论文摘要:我自1959年以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致力于二者的结合。1983年筹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校让我负责。
从筹建开始,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学科的争论就很大。何东昌、彭佩云等前教育部领导,从一开始就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并认为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需要从硕士研究生层次办起。但因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工作而不是学科或不需要研究生层次,最后只能从学士学位办起,一直到1988年后才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申办博士点的过程更是艰难,理由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像社会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一样,是工作不是研究型学科,不需要高层次研究人才。当时,思政司率领几位专家反复论证,仍然难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合为一个学科,建立博士点,我是很积极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就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建立已经9年了,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人才,出了一批优秀成果,但是仍然有人讥讽:“这叫什么学科?”
环境保护是工作也是学科,新闻传媒是工作也是学科;经济、行政、教育、乃至图书管理是工作也是学科;在西方高校“家政”也是学科,为什么对人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不能是学科呢?我校环境保护系的同志称他们的学科是“社会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内切园”,是一种综合性的横向学科;建筑学、包括城市规划也是社会学、艺术、技术科学相互融合的综合性横向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兼具理论性、意识形态性、教育性的综合性横向学科。wWw.lw881.com综合性的横向学科确实与只研究某一方面规律的学科不同,但这种不同只是学科类型不同,学科建设的特色有所不同而已。是因为西方没有这个学科而怀疑它的学科属性吗?其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正是因为它具有中国特色,才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才对中国和世界有更大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参见“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因为我们对这方面的规律研究得比较多,比较深,我们才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科进行建设,从而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也为世界做出一份独到的贡献。
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新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科,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对它的规律进行不断的探讨,以使我们的认识更加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桂子山论坛”正是这样一次会议。下面我想仅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色谈三点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
有的人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中,已经有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专业,为什么还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单独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呢?其实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除了需要分别对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专业研究之外,还需要有人从整体上对它进行教学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分析当代社会的社会矛盾、社会思潮,从而为人们排疑解惑。江泽民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四个如何认识”的根本任务,其中就包括对当代社会主义、当代资本主义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变化的科学分析。对这些问题,譬如对为什么在落后国家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革命后所面临的矛盾的分析,不是单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综合运用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知识,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科学地分析,才能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所以,我们不但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和科学社会主义专家,而且还需要能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学说,分析现实社会矛盾、社会思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学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奠基人或发展者,但又不是单纯地只是哲学家、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者,而是将这三者统一于一身的革命家兼学者。现在,我们需要不需要培养这样的人,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层次人才中就应当有一批这样的思想家和学者。这不是空想而是现实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我自己也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我一直教马克思主义哲学或唯物史观方面的课程,同时不断注意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某一方面专家的论述中汲取营养,用来研究当代社会思想和大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样做需要涉猎比较宽的领域,有一定难度,但它能更好地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完整的思想体系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包括它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不像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社、党史、党建等学科主要侧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一个方面(如果说有重点,应更着重于历史唯物主义,因为这一学科主要是回答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生价值方面的问题。)重要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应当更突出对当代社会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突出对当代社会思潮及人们思想难点、疑点的研究,而不是纯学术的研究,以培养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地分析思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建设上,我对单独搞一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一直不太积极,因为编来编去,还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应当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好了,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阵地,又是党和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因此,它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思想、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但是政治思想教育,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教育,在现时代,包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主旋律的教育,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重大路线方针的教育,总是第一位的,因此它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的属性。有些人之所以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科,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它是意识形态,是宣传而不是学术研究,不是科学。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是能够统一的,但是在党的政治路线出现失误的时候,譬如在改革开放以前“左”的思想影响比较大的一段时间,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搞了很多不科学的大批判,这是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成见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我自己就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有的学生反映,在人民公社运动中,他们家乡饿死了不少人。
我相信这些同学的反映,没有对他们进行批判,但是我的解释却是“大和尚的经被小和尚念歪了”,“三面红旗”的方针是正确的,但是被下面的干部搞歪了。20年以后进行历史的反思,我不得不承认,尽管我当时用心良苦,但我当时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因为问题恰恰出在中央的路线、方针上。正是因此,我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并且希望把它真正建设成一门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学科。我之所以把“当代社会思潮”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希望通过严肃的科学研究,能够对人们存在困惑的重大社会思潮,作出真理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科学分析;希望我们讲课、文章的基本观点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尽量避免理论联系实际简单化的失误。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才有生命力,才能吸引人和说服人。
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的社会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我们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纠“左”防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根本保障。但是,党的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江泽民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也强调:“我们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规律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还需要全党同志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胡锦涛在2003年7月1日讲话中也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并且提出了14个“如何”,要求全党深入研究。所以,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地回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提出的问题,回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问题,仍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艰苦的科学探索。但是,我们应当坚信,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是可以统一的,但这种统一是对立的统一,有条件的统一,不是无矛盾的统一,是需要经过艰苦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才能够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当把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统一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既不能重复只讲意识形态性,不讲科学性的历史失误,又不能走向淡化意识形态,思想理论教育中性化的偏颇。这是我们这个学科光荣而艰难的任务。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做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点,并且把意识形态有关的一些课程做为自己的专业基础课。譬如:要学中外思想史,使学生能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历史渊源上观察和研究现实的思想问题;要研究当代西方哲学、政治、文化思想,帮助学生了解和科学地分析对当代中国和青年影响较大的西方哲学、政治、文化思想,帮助学生了解和科学地分析对当代中国和青年影响较大的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流派。在改革开放时期,这对于作好思想理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学些伦理学、心理学,这有助于作好人生理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引导教育工作。当然,对每一个人来说,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有所侧重,有所选择,但是对于整个学科建设,这方面的课程是不可或缺的。
三、教育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因此必须研究人们(特别是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按照这种规律进行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依据这方面的要求,这个学科建立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和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等专业课程建设上,花费了很大的气力,写出了质量很不错的系列教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轨迹,以及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原则、途径、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更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有的人承认教育是科学,但是不承认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思想教育是科学,这是我不能理解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政治学科还是教育学科?从这个学科以上三方面特性来看,它兼具政治学科和教育学科的属性。从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意识形态属性,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的属性来看,现在把它放在政治学学科中是完全合适的。但是,有的学校,如果把学科建设的侧重点放在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及其教育的规律方面,做为教育学科的德育学来建设,也是从不同方面对这一学科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只能使这一学科建设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