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迈上了历史发展新台阶,大部分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不少大学生在毕业时却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困难。在高投入与优产出之间,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微观层面上看,是高校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表现,更是高校力争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就业技能的本真要求;从宏观层面上看,这也是我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政策要求之一。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大量缓解就业压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开辟绿色通道的优惠就业政策,不少大学生在严峻就业压力和创业成功者的示范下,开始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并开始投身于创业实践活动中。然而,由于大学生自身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因素,不少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甚至屡屡失败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大学生创业受挫的原因需及时进行理性分析,及时指导,以免挫败情绪在大学生之间相互传染、暗示,并逐渐弥漫于整个校园,进而导致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激情的衰退,最终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受挫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受挫的内部原因
1.大学生人格矛盾。当代青年大学生往往都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和自我实现的愿望,同时还带有稍微浓郁的幻想色彩。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扩招后,大学生为社会所认可的“天之骄子”耀眼光环逐渐退去,然而大学生这一潜在的心里愿望却往往为自我或社会上的某种“定位”压抑着,在强烈的自尊感与自卑感之间,在二者复杂心情的交集中比较容易形成某种“小人物”式的矛盾人格。这种矛盾人格往往使大学生在创业时比较容易受挫。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的自尊感和自豪感较强,大学生对现实缺乏理性的自我认识,在创业时也比较容易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创业时一旦遭遇挫折,往往比较容易跌入低谷而一蹶不振;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卑的心理受到压抑时,往往比较容易形成一种异常的自尊感,他们对社会和社会人际关系往往特别敏感和脆弱,有时过于在乎社会、他人的看法。正是大学生这些尚未得到修炼的人格特征以及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等错误,使他们在创业中遭受挫折乃至失败。
2.大学生创业动机偏误。十年寒窗苦读,大学生终于可以告别紧张的学习生活,迈入社会,在心理上他们就极力想摆脱家长的管束和老师的监督。在这一心理动力的推动下,大学生逐渐开始追求一种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的人生,他们急功近利,崇拜名人和成功人士,过分渴望能一夜成名、一成伟业。在现实生活中,甚至不少大学生将“出名要趁早”作为自我立志的座右铭,作为自己创业的座右铭。然而,不少大学生却往往只看到了成功者荣耀的光芒,却对创业成功者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和经历过的磨难思考不多、理解不深。还有不少大学生简单地将成功与创业赚大钱、找美女等同,他们要么不愿意从小事业开始创业,开始锻炼自己,要么对创业、成功急于求成,甚至利欲熏心、不折手段,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创业动机偏误,对大学生创业而言往往很容易导致受挫和失败。
(二)大学生创业受挫的外部原因
1.高校创业教育不足。当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教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的创业教育观念陈旧、创业教学模式落后,创业教学方法相对呆板,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启发式、探究式等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当前不少高校所开设的各种创业教育课,其教育内容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那种对创业意义的解读和对创业意识的培养上,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更不用说大学生创业教育所应涉及的挫折教育。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的创业受挫。
2.大学生所处社会创业环境比较艰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逐渐确立,劳动力市场也在逐渐开放,但是我国制度性分隔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如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行业垄断与封闭制度、人事制度等,对我国个体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还不是很理想,甚至在某种程度而言还不是很有利。在众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大学生创业风险承担机制空前,信用以及融资渠道也较为狭窄。虽然创业需要承担风险,但是由于制度的缺失而把主要风险都压在大学生身上,这势必不利于大学生职业的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也势将影响到家长、学校、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与支持。同时,信用与融资渠道的狭窄,更会使大学生创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停留在空想阶段,这是源于我国不少大学生家长还没有能力在经费上为大学生提供支持,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经费也相对紧张,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经费。以上这些因素都给大学生的创业造成了比较艰辛的创业环境。
三、对策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升创业素质
大学生创业受挫,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方式方法以及模式有关,这需要高校不断创新创业教育,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一方面,高校需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如高校可充分利用宣传栏、学生社团、校园刊物等校园宣传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宣传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创业教育。在宣传内容方面,可宣传本校优秀毕业生或社会上成功创业人士艰辛创业的历程、精神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榜样,从而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另一方面,高校还需不断深化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潜能以及创业的素质。在创业课程体系方面,高校需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方面,高校需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最后还需不断加强创业实践教学,突出实践在创业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综合实践能力。
(二)加强创业心理辅导,提高健康创业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
创业的必备素质之一,包括健康的心理以及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和持之以恒的坚定意志,才能为创业提供很好的保护器。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改革。为达此目的,高校需切实将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在转化的具体落脚点上不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一方面,高校需不断对传统的创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式方法等进行革新,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不断拓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领域,从而开发出符合大学生创业实际,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规律的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高校需不断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育活动,通过咨询活动解决大学生在创业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惑,并帮助大学生消除其在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行为障碍,使大学生在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得到很好的改变,缓解大学生创业中的各种压力,疏导大学生创业中的各种情感,进而改进大学生创业时各种不良的心理认知模式,完善大学生创业人格,推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三)构建成功的创业保障机制
历观全国大学生的创业历史轨迹,很多大学生往往具有创业的精神,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具有成功的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更不代表他们就能够成功创业,这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在很多时候并不具有将想法、精神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他们往往创业经验不足,或者是融资渠道狭窄导致创业资金链断裂而导致创业失败。因此,高校应主动积极地和政府、社会、企业搭建良好的大学生创业平台,为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构建良好的制度机制。一方面,高校应为大学生创业潜能的激发提供良好的机会,为大学生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和谐的、允许失败的创业环境氛围,在制度、政策上向大学生创业倾斜,从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很好的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进一步与国家沟通,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创业贷款制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鼓励企业为大学生创业进行风险投资,从而不断为大学生创业分担风险,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对当代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前景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大学生创业往往容易遭受挫折。高校需不断对大学生创业挫败进行内外部归因,找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俭,李国宇. 创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就业[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李炳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策略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杨涌滨.论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培养[J].河南社会科学,2013(4)
[4]金雄伟.大学生创业:如何让成功率更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实践和探索[J].人民论坛,2010(15)
[5]崔扬,朱芙蓉.大学生从就业到创业[J].人民论坛,2009(9)
[6]朱业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5)
[7]张涛.论高校创业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6)
[8]陈君芳.积极发展适应研究型大学特点的本科教育[J].求是,2002(5)
[9]赵治中.青海大学《创业管理》课程开设模式探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1)
[10]王春玲.高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2(17)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立项项目(SK13LX582);2013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作者简介】黄 莉,女,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就业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