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成人教育论文

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SWOT分析的因素研讨

2015-07-22 08: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民航院校是培养面向生产、运营、服务、管理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努力提升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实现民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阶段,由于民航院校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等构成就业竞争力的一些要素较本科生存在明显的偏差和不足,严重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的形成。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能纠正和弥补以上偏差和不足,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四个方面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依据矩阵形式排列,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一 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SWOT分析
  1.优势
  第一,学校培养模式能够紧跟市场需求。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相关院校在学生培养模式上更应该考虑市场需求。如中国民航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充分考虑到了市场需求,在保证教学连贯性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并根据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大背景,及时增设了现场运行指挥、通航综合航务管理和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直升机方向)三个通用航空专业,培养出了与市场岗位需求相匹配的毕业生。
  第二,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强。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在就业时有其自身特点,他们一般都在民航一线岗位从事生产运营,除了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企业更看重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灵活熟练处理生产一线问题的人才。民航高职院校除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实操能力。如中国民航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每年7月至9月安排学生到民航生产一线进行两个月的岗位实习,使学生真正能做到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了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2013年以来,我院与多个用人单位陆续建立实习基地,进一步巩固、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长效机制,实现变“输血式”投入为“造血式”发展的新模式。
  第三,民航高职学生生源情况较好。另外,由于民航行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社会定位、良好的工作环境等行业特征,民航院校高职学生素质在专科学生里普遍较好,高考录取分数较高,这些学生进入职业学习后,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此外,学生以较高的成绩,甚至是超过二本线、一本线的成绩进入专科学习,具有比较高的心气,又有不服输的劲头,有利于职业生涯的准确规划。
  2.劣势
  第一,文凭弱势。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入,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风险。用人单位出于各种考虑,提高了招聘门槛。
  第二,就业主动性不强。民航院校高职毕业生大部分还处在“等、靠、要”状态,主动走出校园寻找就业机会的很少。另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型人才招聘中心应聘经验和体会,缺乏竞争意识,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容易丧失信心。
  3.机遇
  第一,民航行业环境的向好变化。民航行业环境的向好变化,为民航院校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如民航强国战略的提出、实施、实现,为民航院校高职毕业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遇;另外,随着我国对通用航空的日益重视和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为民航院校高职毕业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舞台。
  第二,民航院校的就业相关课程指导。为了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民航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就业礼仪课程等课程,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观、择业技巧、择业心理与指导等多方面为毕业生服务。此外,民航院校还开展了就业指导讲座、就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活动帮助毕业生就业。
  4.威胁
  第一,就业形势严峻。目前,国家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带来教育结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目前,人才培养结构的重心向高学历转移,高职毕业生的“弱势文凭”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难有立足之地。
  第二,高校扩招的压力。近年来,高校的持续扩招,外加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三重压力,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第三,企业人才高消费。由于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过于求的时期,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的就业门槛为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和压力。
  第四,供需不平衡矛盾显现。地区之间和单位之间的供需不平衡,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为了提高员工的职业稳定性,倾向于要生源地是单位所在地的学生或附近地区的学生,这也给学生就业带来一定困难。
  二 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民航院校、社会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
  1.民航院校方面
  第一,关注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合理确定招生人数。要培养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首先要掌握市场需求信息,灵活适应市场。在专业设置上,要以社会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要对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进行调研,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据此设置新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出发,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招生数量上,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招生人数。
  第二,加强校企合作,重视实践能力。民航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把课堂教学环境与获取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了全面锻炼和提高。
  第三,采用项目式管理,突出学生管理重点和特色。针对民航院校高职学生 特点,通过对专业相关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自考、岗位实习、就业等几个方面有效整合资源,采用项目式管理,突出学生管理重点和特色,提升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如根据每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签派证、安检证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
  2.学生方面
  作为就业的主体,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在就业能力的培养中,更要发挥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自我修炼,自我提升,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不断调适就业心态。
  3.社会方面
  用人单位能够真正给予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发展空间或发展机会,努力实现企业和学生的“双赢”,而不是像个别企业仅仅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希望用人单位能够改变用人观念和招聘标准,不是唯毕业院校、唯学历化,而是以能选人,以才用人、留人。
  三 结束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民航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其毕业生就业情况直接反映了民航院校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笔者相信,通过SWOT分析法对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并提出了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一定程度上对提升民航院校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有所帮助,对民航高职院校理清学生培养思路,探索新的学生培养模式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科技广场,2011(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