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教授面较广,一个学生班级同时开设的各个课程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每个课程的教学活动均是这个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各课程的任课老师之间建立联系、采用刚柔并济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消除强灌式教学的弊端,也有利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收效。在此理念指导下的成人教育函授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说明了实行该教学方法的利端,及其实践可行性。
一、教学过程中的强灌不可避免
成人教育,面授时间有限,强行灌输不可避免。强行,指不容商量;按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达不到则不符合及格的基本要求。灌输,是指所授知识点无论理解与否都必须牢记,后续的教学将以此作支点;不可以在这个知识点上怀疑停留,以免延误教学进度。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许多方面决定了学生将要学什么[1],进而也就影响了学生某时段的目的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尤其是必须完成的刚性作业,给学生施加了必要的压力。若完全取消压力,学生是很难学好的。人有惰性,使学生没有压力并失去目的任务的教学活动,效果值得怀疑,至少是要影响进度的。思而不学则怠。如果所有的作业均为愿做则做、可做可不做的柔性作业要求,书则是可看可不看,课堂上也没有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学生的目的任务将会模糊,其学习过程也极易松懈、中断。
例如,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首先,牛顿第二定律的记忆理解是强制性的要求。如果不知牛顿第二定律是何物,或心存怀疑故不敢用,则谈不上如何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事情。当然,我们也安排有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课。但那是验证性的实验,是为了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记忆与理解,而不是为了启发学生们自己悟出牛顿第二定律。如果事先没有要求预习,没有任何预设前题,希望学生自己在实验中悟出什么科学道理,那情况会怎样呢?实践的结果是这样的:一部分学生因为实验内容太简单而觉得枯燥。“为什么一定要写实验报告呢?一定要交吗?”“我在初三就已经清楚牛顿第二定律了,这实验没什么可做的。”“实验课非上不可吗?我要请假。”……还有另一部分学生也不会自己悟出牛顿第二定律,倒是可能会悟出其他东西。“气孔喷出的气吹在脸上很舒服。
办公桌上若设计成这样的装置则是一种很好的空调。”“砝码盘拉着滑块跑,俩人步调一致,又远远离开着,像朋友心心相印且默契。”……甚至有的学生干脆暗自玩手机打游戏或发短信,消磨时间。即使个别人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悟出了什么东西(如转轮转动惯量的忽略对计算的影响),并得到老师的肯定,则是那几个少数人悟出的,不是大家悟出的,对大家来说,还是强灌(要求强记其他同学悟出来的东西),这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强行灌输。
可见,某些短时间范围内将某些局部内容强灌给成人学生是正常教学所免不了的。上例的实验中,牛顿第二定律不容怀疑,目的只是验证。较大的数据差别要分析误差来源,而不能得出牛顿第二定律不成立的结论。并要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欲彻底杜绝强灌,将影响课程进度,且还会夹杂另一种形式的强灌。
众所周知,强灌式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害处的。既然不可杜绝,那就应该分析一下这些害处是如何产生的。
二、强灌式教学弊病产生的原因
我在《建筑力学》的教学中曾经有这样的经历:学生没有完成规定必做的作业。经向学生了解后发现,学生的许多课外时间被用于做高数作业了;这是因为高数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更多,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也更严、催得也更紧。我当然心有不甘,于是也加大加重作业要求,以免课外时间都被高数挤占而影响力学的学习。几个星期之后,我发现学生对作业内容的掌握更差了,抄作业是普遍现象。通常一个班只有三四个学生在努力做作业。听学生反映,他们对高数的掌握也更吃力了,也在抄。我的努力适得其反了。是何原因?
一个成人学生,其生理状况符合一定的医学规律,其大脑的工作情况也符合一定的科学规律。故而在一天内,其有效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超过该时限的“学习行为”收效极小,甚至会对其之前的学习收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当大脑疲惫时,尚未完成的“必做工作”,会因其困难被放大而对学习积极性造成错伤,从而造成情绪消极。而消极的情绪是会延展的,会对后续学习造成妨碍。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对某一门课程的要求来说,确实是绰绰有余的。因而就某一个教师来说,其要求并不会产生强灌的害处;但同时几门课、几个任课教师要求的迭加,则通常会远远超出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允许,因而就剥夺了学生“思”的空间。学而不思则惘。更谈不上快乐学习的高效。这就形成了任课教师之间的竞争与不协调,极易造成学生的不堪重负,像是恶性竞争。这是造成强灌法害处的一个原因。
有句俗话:世上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这里的不称职,除了责任心不强等等之外,还包括了不得法。而这不得法,也包括不能做到尽力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而对学生身负的压力、处境、困难的不了解则是对学生的另一种不了解。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一个学生班级来说,各个课程的开设都是这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某课教师与其他课程争抢学生有效学习时间,则与培养学生的中长期目标不完全合拍。各课程所布置的作业,应当有刚性的“必做题”与柔性的“选做题”之分。不做作业是难以学好的,但是刚性的“必做题”布置得太多,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同学生个体之间,不仅是聪慧程度、基础厚薄、学习自理能力等等有所区别之外,而且在感兴趣的学习方向上也是有差异的。高强度的训练不可能完全消除这种差异。因而在某一课程中对学生布置的“必做题”如果量太大,则对不同学生的压力会有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完全是前面一阶段学得好不好所决定的。对于柔性作业,同一个学生班的各个任课老师需建立联系。对于所有柔性作业均不完成,或均不感兴趣的学生,各任课老师应心中有数,并及时向班主任反应。
当学生大脑疲惫时,需要自己及时调节。若此时转向既非困难又非“必做”,尤其是还符合自身兴趣的其他功课,则将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当今社会,多才多能的大学生有更多被认可的机会[2]。也就是说,即使学生对某一门课程没有投入全力,只要他将主要精力用到了其他课程的学习上,就基本符合我们培养的方向。因此,任课老师之间建立联系,减少争抢课余时间的不和谐竞争,采用刚柔并济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课程的教学,有利于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有利与学生的发展。与其他课程教师之间联系、打交道,是较为复杂的任务。但为了培养学生,不应故意回避,这才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三、教学应用举例
上面的观点,我们应用到了本校函授长建本12等四个班的合班课“建筑力学”的教学过程中。
该课程为60课时集中面授课,根据在职函授学生的特点,课程中所布置的刚性作业仅仅是限于两课时内肯定可以完成的。分量均不重,例如:
1.截面上的全应力的方向( )
A.平行于截面 B.垂直于截面
C.可以与截面任意夹角 D.与截面无关
2.脆性材料的延伸率( )
A.小于5% B.小于等于5%
C.大于5% D.大于等于5%
3.塑性材料的名义屈服应力使用( )
A.σS表示 B.σb表示
C.σp表示 D.σ0.2表示
……
再比如一些跟课堂讲授概念相关的简单计算题,只要上课认真听,就肯定可以做出的。
此外布置了大量的柔性(自由选做的)作业,包括传动主轴设计的相关计算,力学模型的有限元分析,运动干涉,建筑构件实际承载力分析及计算,还可以利用软件进行构件受力、变形、破坏等动画仿真。
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了解了班里其他课程作业情况及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班上哪些学生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经常需解决的力学问题有哪些、哪些人对电脑、网络很有兴趣、哪些人数学基础比较好等等。另外,我们在整个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还频繁与各班班干部保持沟通,了解各个班级其他课程的作业情况以及班里各个同学完成其他课程作业的情况。
虽然是柔性作业,但因为能够与所从事的工程实践密切结合,或对继续学习、研究有所帮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抓紧大量的课外时间积极完成作业,并很富创造性。
这是一次对教学方法与理念的积极探索。在针对成人基础理论教学的教改研究中可供参考。
作者:周萍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