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人教育视角下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能丰富成人教育内容,促进国学健康发展,有利于建构学习型社会。研究是在心理学、学习理论与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上进行的。还原时代是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的关键,学习经历对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产生重要影响,生活经历影响个体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的方向,注的内容是学员理解的难点。在解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无效解读与教学媒体的不恰当使用。
《论语》记载的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11 705个汉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
在成人教育视角下开放式有效解读国学经典《论语》,有利于提高成人职业修养,实现学员的继续社会化,建构学习型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开放式有效解读方式的界定
开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张开、释放、解除限制。
解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三:一是指阅读解释,二是指分析、研究,三是指理解、体会。
中山大学的刘俊杰在2009年的硕士学位论文《英国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开放式解读》一文中提出了“开放式解读”这一概念。“在通读杂志之后,笔者引述了部分杂志作者的观点,给予简要评论,在此基础上,谈论了自己对相关论题的认识和理解。”
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有效学习: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引自百度)。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有效”前面需加上一个对于时间的界定。教师对成人学员的学习时间要有一个预设值,不能占用学员过多的课余时间。
综上所述,成人教育视角下的“开放式有效解读”界定为:学员在教师的预设时间内,阅读语言文字,分析综合其他研究者的观点,从而阐释自己对相关论题的理解与体会,由此学员产生了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教师实现预期教学目的。
二、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的意义
当今的国学学习已成为一种热潮,随之也出现了人们对于国学的误解。提到国学,许多人往往想到的就是儒家经典,觉得想学《国学》就插班去上课,这些认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国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学生的学习具有严格的顺序性。元代学者、教育家程端礼编撰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具有代表性。简单列举其中部分内容:学生八岁未入学之前读《性理字训》《字训》《蒙求》《干字文》最佳;八岁后读《小学书》,而后读《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孝经刊误》《易》等典籍的正文;而后读《书》《诗》《仪礼》《礼记》《周礼》《春秋》《三传》等典籍的正文;自十五志学之年,即当“尚志”(为学以道为志,为人以圣为志),自此依朱子法读《四书注》《大学章句》《或问》,仍兼补《小学书》。从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能看出古代的学习是非常讲求循序渐进的。而现在的国学讲堂则经常会出现本末倒置、泛泛而讲的状况。
针对这样的现状,在成人教育中,将《论语》作为专题讲座的对象,促使学员将《论语》中的哲理与现实生活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对国学的误读,促进国学的健康发展;重点篇目深入解读,引入历史上其他大家们对相关内容的批注与解读,引导学员寻求中国儒家文化的根源,这具有学术与社会的双重价值。
三、研究内容确定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依据
人的一切活动都可以说是心理活动,解读文本也不例外。想象与联想是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的基础。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想象的解释是: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的解释是: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从联想与想象的心理学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对成人学员实施开放式有效解读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联想与想象奠定了研究实施的基石。
(二)学习理论依据
教育体系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因而从学习理论角度论述开放式的有效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理论有很多,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理论比较符合这一研究内容。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辅相成。接受学习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发现学习强调探究过程;接受学习中,教师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则只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而不直接呈现学习内容;在接受学习中,学生直接把现成的知识加以内化,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在发现学习中,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从事实中归纳出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纳入到认知结构之中;在接受学习中,教师起主导、控制作用,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而不控制具体的学习过程[1]。
从以上论述能够看出,成人教育视角下的《论语》开放式有效解读,是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结合,符合学习规律。
(三)接受美学依据
语言文字的意义在于读者的解读,这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的可操作性。
接受美学作为美学理论的一个派别,强调“意义空白”。文本与读者的交流过程中,“意义空白”始终处于中心位置。空白在于联系文本的不同部分。大多数叙述中,线索突然中断,又从另一视角或预料之外的方向继续下去,其结果造成意义的空白,有待于读者补充完成。文本的意义就在于读者对于“空白点”的不断补充与丰富[2]。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暗合了接受美学理论,具有科学性。
四、研究过程
《论语》的开放式有效解读研究在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分院进行。成人教育分院开设了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论语》是先秦文学中一个专题讲座内容。此次参与研究的学员既有中文专业本、专科学员,也有非中文专业的本、专科学员。非中文本科学员依自愿原则可旁听中文专业的课程,如有兴趣并做好了准备,和教师申请后,还能直接参与课堂解读环节中来。
在研究的初始阶段,为了解成人教育学员的国学基础和需求,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采用了书面问卷的方法。问卷调查的时间放在了2012年12月。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记名或不记名皆可两种,问卷调查对象有三类:中文本科三个年级的学员28人,中文专科学员10人,非中文专业的本、专科学员8人。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员状况,于2013年的1月,又组织了10名成教分院中文本科学员进行了访谈实录,主要由学员们提出他们认为困惑的问题,由笔者进行指导和解答,学员问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将《论语》生活化?”这一问题上。
2013年6月,针对学员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感到的困惑,初步制订了研究的主要步骤:教师从《论语》中精选出一定篇目——将篇目课前布置给学员——教师介绍有关篇目的文化、历史、社会及习俗内容——教师讲解字词——引入其他大家对此内容的注(主要引儒家或经史大家的注)——界定时间思考——学员开放式解读——教师开放式解读——其他学员评论——学员交流总结——教师做教学反思。
2013年7月,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学员现状和需求开设了专题指导课和专题讲座,注重对学员“开放性”“有效性”的引导。以此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研究的有效度和实用价值。
2013年8月,因成人教育分院各位领导与同仁的大力支持,使得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横向比照与纵向比照:将中文本科三个年级的学员做纵向比较,将中文本科学员与中文专科学员做横向比较,将中文专业学员与非中文专业学员做横向比较。中文三个年级本科班的学员通过解读《论语》,发展了专业水平,增强了道德修养;中文专科的学员通过这种方式解读《论语》,将《论语》与生活结合起来,获得生活智慧,体现了接受美学理念;非中文专业的成人学员在此项研究中激发了对古典文化的热情,提升了文化水平。这项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时效性及现实意义。
五、研究结果
(一)《论语》开放式有效解读研究的成果
1还原时代是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的关键
春秋时代距离现在2 500年,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习俗等诸方面渗透在《论语》中。要体会《论语》的精华,必须要将其所处的时代还原。不仅仅解读《论语》如此,学习古代文学都需要了解当时社会的诸方因素。中文本科班的一位高姓学员原本是语文教师,就格外强调了社会背景及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他由《论语·阳货》中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开始,从人们对这句话的断章取义而展开,说明了文化因素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性。他举的例子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第一句“大江东去”,“为什么偏偏是‘东去’呢”?他谈到特级教师刘大勇的课堂实录。
刘老师在解读时,提出在我们中国古代的诗词里面,有很多描写江河的诗句都写它向东流,如大家所熟悉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还有“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什么要写它向东流去呢?这就是由于我国西高东低这样一个阶梯形的地形所决定的[3]。高姓学员谈到独特的文化表征与记忆就是中国人的“根”,所以无论走到世界各地,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文化才是我们中国人隐性的“黄皮肤、黑头发”,文化才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标签。
许多学员在听了他的解读与内容延伸后对中华文化深有感触,纷纷发表看法。这次开放式解读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其取材于人们熟悉的内容,让人们领悟文化就是国家与社会的浓缩,真正地将艺术生活化。还原时代,能够大大增加课堂解读的有效性。
2学习经历对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产生重要影响
这是从横向比较中得出的结论。中文本科学员中,有几位是在职教师,他们对《论语》解读的水准远高于非教师职业的学员。杨老师是哈尔滨某中学教师。她重读《论语》,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强调了孔子的“以水喻德”。
《论语·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孟子的《离娄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山川颂》、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中均有相关的注。
杨老师从原文与注中得出孔子“以水喻德”的结论,并横向列举老子的“上善若水”也是以水喻德,由此阐释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德”的认识。学员们对此次解读反应热烈。“水”,这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代表的意义是“德”。这是许多学员都不了解的内容。杨老师的开放式解读是其他学员暂时还达不到的高度,这深刻体现了学习经历与水准对有效解读《论语》的重要影响。
3生活经历影响个体开放式有效解读《论语》的方向
个体的生活经历影响着解读《论语》的方向与侧重点。许多非中文专业的成人学员对出自《论语》的成语与典故充满兴趣。如出现在《论语·雍也》中的“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记·表记》、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中均有相关的注。
学员解读指出,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孔子提出了“文质彬彬”的说法,这为后人普遍接受,文采和质朴恰当配合是后来文论家们对诗文写作的要求[4]。非中文专业的学员对于在生活中为我们所熟悉并会经常运用的成语与典故表现出了异常的热衷,表示听了如此解读《论语》后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之感。《论语》走进百姓生活,这成为学员们解读《论语》的最大动力。
的内容成为学员理解的难点
学员在解读《论语》时,必然要了解典籍大家及其他儒学大家对相关内容的注。但若注的内容否定了原文,或者注的内容之间充满了矛盾,往往会成为学员解读的难点,产生认识差距。学员在解读“思无邪”时,就产生了这种困惑。
《论语·为政第二》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朱熹《集注》、朱熹的《朱子语类》、刘宝楠的《正义》中均有相关的注。但朱熹的注是对孔子的“思无邪”表示出了不同理解[5]。类似这样的情况出现时,学员往往就会出现无所适从感。注的内容本是帮助理解用的,但在这里却使学员产生了困惑。新的有效内容就在困惑与矛盾中产生,这更能体现解读开放式的优势。
(二)《论语》开放式有效解读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1“无效解读”的出现
学员在解读的过程中出现了“无效解读”。“无效解读”在这里的界定是:脱离了时代背景与语言文字的解读就是无效解读。文本具有一定的确定性。接受美学强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同时也强调“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教师在强调学员作为解读主体的同时,必须注意文本给予读者的暗示或者提示对解读自由度的限制,给予学员适当的指导,引导其合理解读。有的学员在解读《论语·里仁》时只谈“父母在,不远游”,不说后面的“游必有方”;解读《论语·子张》时只谈“学而优则仕”,不谈前面的“仕而优则学”。离开了整体语言环境,离开了时代背景,就会出现这种“无效解读”。
2教学媒体的不恰当使用
有的学员在了解了时代文化背景,读了其他大家的注解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认真地利用课后时间在班级做了开放式的解读,并运用了教学媒体,放了影像短片辅助解读。这里就出现了对教学媒体恰当使用的理解。教学媒体使用不当,联想的空间将极大萎缩。对于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进行自行联想与想象之处,教学媒体的使用可能是“画蛇添足”。
六、总结
在成人教育体系中,提倡国学,重读《论语》,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学员通过开放式解读《论语》,提升了文化修养,完善了道德体系,增强了生活智慧。
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员的层次还可以更加细化,如从事与文字有关职业的学员和从事与文字无关职业的学员的区分,教师职业的成人学员与非教师职业的成人学员的区分等等,这里体现得不够明显;二是学员差异性对开放式有效解读的影响非常之大,学员的差异性促使教师反思,如何才能使教学有效性放至最大;三是如何将此次的研究延伸扩大至社区教育等领域,这样就可以在更宽阔的平台上构建完整有效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些问题将会在后续进程中继续研究。
作者:高艳魁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