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的几个方法

2015-08-06 08: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激趣:创设直观情境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一直作为中国文学描写的一种极致,被众多的创作者所苦心追求,因为只有将读者引入文学作品所创设的情境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热切的关注与更强烈的共鸣。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学习与欣赏活动,更应如此。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对象还是尚不成熟的学生,如果紧紧地锁住语文教学的功利目标不放,死拉硬拽,就无法引发学生的有效注意,而“注意是教学艺术的光亮,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他的心理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夸美纽斯语) 。”因此,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予以新鲜的刺激对象,使学生始终保有优势的兴奋中心,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直观的教学情境就成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快捷、最基本的途径。
  ⒈音乐渲染,挂图提示
  音乐与挂图是教学中的常用形式。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渴望与追求,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缕缕情思,把他们的思绪带入一个优雅、朦胧、幽静、旷远的世界,让他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悠然神会,加深对课文的了解。此时此地、此情之景会使他们在更加轻松愉悦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诗琴书画和谐统一的语文学习空间,在轻松愉悦、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情感的薰陶、知识的启迪。此时,语文学习就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了。
  挂图提示则在再现形象、导入情境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轻便快捷、简单明了,让学生在画面的转换中受到情绪的感染,将难以捉摸的问题简单化,在描写与想象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如读《林黛玉进贾府》时,学生对贾府错综复杂的院落结构难以明其就里,进而对黛玉的行踪不甚了了,把贾府的院落结构图一挂,学生就了然于胸了。
  ⒉网络传输,视屏引导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多媒体教学日益重要,也日益普及。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综合各种信息、声音、图像、图形、文字、表格、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显得形象直观,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可以说,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一扫过去的沉闷单调的教学氛围,大大地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得教学空间无限地延伸,以一个个动态的画面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一直处于情绪的高度亢奋之中,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学习,特别是当作品中的某些内容远离我们的生活实际,学生难以理解的时候,媒体大大地拉近了作品与生活的距离,这样,不熟悉就不是一种隔阂,而是连通学生理解各种生活场景的一座金桥了。
  当然,多媒体永远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始终无法代替对文本的解读,“夫缀文者以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把媒体作为“披文入情”的一种必要手段,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将是大有裨益的。
  ⒊角色扮演,情境再现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做过才能会”。问题的解决在于“做”,这种“做”是高规则所涉及的概念、法则的综合应用。因为问题解决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绝非简单的解决问题,它涉及各种认识成分与动机成分。角色扮演无疑是“做”的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再现情境、加深体验,还可以诱发学生解读文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仔细地去揣摩人情物态,以形显情。
  二、诱思:创设对话情境
  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而这些东西是慢慢生成的,必须引导学生从对文本的解读之中不断地去培养。从本质意义上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语文课就是这场对话的媒介,语文教师永远只是对话的诱导者,而不是代言人,否则就会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能由别人代替,也无法代替;心理上的内化与生理上的消化一致。”(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实际上就是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供环境、酿造气氛、搭建平台。因此,教师必须循循善诱,不断地去诱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切实营造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对话情境,真正把对话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高明之处应在于巧妙地设置各种各样的对话情境,推波助澜,促进学生的心境与文本所展示的情境的紧密接触,为学生对文的认同或批评找到结合点。
  ⒈亲身体验,促进理解
  所谓亲身体验,就是创设一种让学生身体力行,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情境。“真正的学习行动,应该用整个身体去活动,用全部心灵去体验。体验是发展之源,发展是体验之课。”(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从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升华,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例如学习青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时,要让学生深入地认识课文“为了如此的美丽动人,它必须失去双臂”的基本观点,可以让学生试着用电脑为维纳斯像完形,并找出一些美术家的构思让学生参考,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感受。然后再畅谈他们对各种甚至可以称之为奇思妙想的完形方法不满的原因,从而认识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生命力。也许学生并不认同作者的观点,但从中他们一定会理解作者提出这一命题的原因与依据,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铺平了道路。
  ⒉巧妙迁移,拓宽境界
  有时候,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经验、阅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时虽通皮毛,但终难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里我们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或阅读经验巧作迁移,迂回包抄。有时会峰回路转,别开生面。例如,学生对“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能成为婉约词的代名词了解不透,这里教师如果仅仅围绕概念性的述说作文章,或者按照教参去解说,学生也许会了解,甚至接受,但终究难以圆通,于是我们就可以暂时抛弃它,讲到中国古代的几个文化传统:“折柳送别”“借酒浇愁”“庆团 圆”,让学生真正领悟消愁醒来,入目所见的景物是何等凄凉满目,招引愁思,从而读出两组名词短语中的无限深意,进而深深领悟其含蓄凄惋之至,堪称婉约词的典范。
 ⒊旁敲侧击,援疑质理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善于营造民主、轻松、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他们大胆地去设疑质疑,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把内心深处的不解、困惑、焦虑形之于外。例如教《荷花淀》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在战争描写方面的全新视角与显著特色,我们可以从学生最表层的感受入手,旁敲侧击:抗日战争的残酷人尽皆知,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中国人民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孙犁为什么写得如此充满诗情画意,视战争如儿戏呢?难道他是战争狂人?由此生发开去,让学生深入地思考作者的用意,从而领会描写战争的两大模式:一是以战争的惨烈来展示革命英雄主义,一是以心态的轻松来展示革命乐观主义;一是以对敌人的恨为出发点,一是以对家乡的爱为出发点。也许孙犁的笔法更能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更能激发人们对战争前途充满信心呢!这旁敲侧击的一问,将激起学生思想的涟漪,诱使他们从对文本表层的感受中,挖掘深层的内涵。
  三、明理:创设归纳情境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言文学的学习,就理解方面来说,是得到一种认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为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理解之后必须能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学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到了能‘行’的地步,才算具备了这种生活能力。”(《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谈学习国文》)“行”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老师的任务绝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要点,而是创设若干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去领悟、去生成知识。现代建构主义教学论也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各种资源,通过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自己逐渐建构、生成的,教师的使命就是为学生建构知识创设情境,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⒈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由于阅读经验、阅读水准、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解读文本之后所留下的印记往往是比较零碎的,需要一根红线将它们贯通起来。如果这种贯通太直截了当,由教师全盘包办,不仅将会挫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即便对知识结论本身的识记也会造成障碍。其实,往往只要你轻轻一点,就会柳暗花明,引导学生的认识到达一个全新的天地。例如学过《胡同文化》之后,学生会有些茫然,觉得作者的态度难以体会。这时教师就可以稍加点拔,既然作者在对胡同所代表的文化的描写中,较多地描写了其落后性的一面,那么它的消亡应该是皆大观喜的,文章为什么要写得如此的凄惨而又怅望低绯呢?请参阅作者生平。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去翻阅作者的生平资料,就会对这种复杂的情感心领神会了。
  ⒉由此及彼,因势利导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学语文教学也历来重视文与道的和谐统一,任何对“道”的所谓“微言大义”式的探写,必将违背学生的认知实际,甚至引发学生的反感。如果巧妙地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自主归纳,也许会更与对文本的艺术欣赏水乳交融。如导读《失街亭》时,我们可以先提出浅层次的问题:“街亭之失,谁之过?”学生在批评马谡的同时,定会对诸葛亮的用人之误大加评点。由此,我们再进一步:“既然孔明对街亭之失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读罢全文,我们为何对他尊敬依然呢?”在对孔明的若干优点分析之后,大家定会不忘一点:孔明奖罚分明,勇于自责,毫不文过饰非。毋庸长篇大论,学生自然会受到灵魂深处的深深教益。
  ⒋化平为奇,触类旁通
  朱熹说:“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到思焉,至思焉;到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有时看似特别平淡的地方,却有无尽的韵致,教学时稍加点染,学生定会心有所动,触类旁通,如讲到用字的精到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用时,我们不妨让学生讨论一下:为什么鲁迅先生认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那雪下得正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如果学生读出了“紧”字的境界,也就读出了深思慎取对于写作的意义了,这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教学情境的巧妙设置,是教学智慧的具体体现,对强化语文教学的效能意义深远,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定会带来教与学的“双赢效应”,为语文教学园地增添更加绚烂的色彩。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