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以劳动技术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

2015-07-28 18: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劳动技术与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以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合实践课程的整体,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江苏应该充分重视这种关系,即以劳动技术教育为平台,深入挖掘其中包含的实践性课程资源,把综合实践课程的几个层面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更加切合学生实际,课程设计更便于操作,更有利于学生接受,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一、挖掘课程中包含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挖掘劳动技术课程中包含的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学做家常菜后,可以组织学生探讨菜肴与科学、健康、疾病、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其中,可以着重研究食品安全,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染色馒头到毒豆芽,这些事情和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点无论是眼前还是长远,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2.挖掘劳动技术课程中包含的创新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教学六年级的“让我们的让制作件亮起来”,上完课,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自己设计新年贺卡,能否运用所学电子知识来制作?现在的贺卡都是文件夹的形式,能否制作出其他形式?就以上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果很快出来了:加上发光二极管,加上音乐芯片,就成为一个既能亮又能播放音乐的新贺卡,至于形式,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提出许多种样式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示学生,封面设计要注意创新,贺卡一般是在节日才用的。因此,应该注意凸显节日文化,引导学生从音乐、诗歌、美术等传统文化方面加以运用。这样一来,一个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电子技术的新颖贺卡就制作出来了。
  3.挖掘劳动技术课程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努力发展学生的多方面实践能力。例如:教完六年级的灯会资料后,组织学生讨论对于灯会有哪些问题,进而引入春节文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春节文化提出自己[第一论文网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www.dylw.net]的看法,然后组织学生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之后围绕整合后的问题进行分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完成计划表。下面是“走进家乡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分组制定计划。(1)通过起始课,学生讨论得出研究的总课题《走近家乡春节 感受民风民俗》以及研究的子课题。a.抄写春联:参与贴春联,调查贴春联的学问。了解有关春联的知识。b.祭祀祖先:跟随家人诚心祭拜。c.拜年:向长辈拜年问好,拱手祝贺。d.做风筝:自制风筝,学会放飞。e.搜集与春节有关的民谣、谚语、故事。f.学剪纸:动手剪出花、鸟、虫、鱼等形象。g.听长辈讲过去的事情,对比春节三十年,感受社会的进步和祖国的发展。h.包饺子:人人学会包饺子。(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问题自由组合,分工,选好小组长。然后由组长带领,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1)按小组开展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考察,对活动资料认真做好记录。(2)集中交流,阶段指导。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体会和遇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法。(3)整理信息,形成观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在教师指导下,小组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师生共同评价这次的活动。
  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及对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加深了对家乡的情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体验到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快乐,也培养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挖掘课程中的家庭教育资源,使之与学校教育像结合,增强教育效果
  教学完“种瓜种豆”一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向家长请教有关种瓜种豆的知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得到父母、家人的指导,从而让劳动技术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教学“钉纽扣”一课,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就自己的问题向家长请教,回到课堂再组织汇报。
  三、挖掘课程中包含的社区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我校的蔬菜园艺中心和敬老院的资源,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慰问,不断提升他们的各方面能力。比如:教学六年级的“菊花”一课,可以就花卉种植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重阳节,还可以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去看望、慰问老人,表演节目。
  四、挖掘课程中的信息技术资源,让信息技术助力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各种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具体的实践内容为载体,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得以锻炼,无论是资料的搜集还是整理,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的展示,都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挖掘。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要注意多引导,多鼓励,让学生由生到熟,又外行到内行,再由“爱用”到“擅用”。
  总之,教师要以劳动技术教育作为操作平台,将研究性学习贯彻其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学习资源,使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更丰富,更具实用性和拓展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