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加快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迫切性

2016-08-03 10: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高职院校经历了十余年的迅速发展阶段,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高职院校初等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相对高职较多专业,步伐较为缓慢,当务之急,需要查清阻碍其发展的原因,正确认识师资队伍建设的迫切性。

 

  截止2015年,四川省开设了初等教育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有12所,其中属于高职类的有5(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这5所高职院校的初等教育专业大多是由原来的中师、教师进修校升格而成。现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为例,简要说明高职院校师初等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迫切性。

 

  一、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1.学校转型后身份尴尬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的前身是原眉山师范校,拥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曾由教育部认定为标准化建设优秀的师范学校。20024月原眉山师范校与原眉山农校合并组建为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从而由中师升格为大专,转型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

 

  由中师、中专到高职的转变,是身份的转变。身份的转变背后,却面临着身份的尴尬。一说职业教育,师范类教师不愿意承认自己姓,姓似乎降低了自己的档次。师范教育,培养的是人民教师,是育人的职业,神圣而崇高。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及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承认自己姓,就和培养生产线上的技工、熟练工同一层次。一说高等教育、高师教育,师范类教师很愿意姓,但不论是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招生就业等方面,同高师教育、精英化教育的差距太大,不上去。因此,高职院校师范类教师处于一种不上不小的尴尬地位。

 

  2.传统教学观念难以转变

 

  师范类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是毕业于本科师范院校或综合类大学师范专业,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接受了传统的高等师范教育,一般具有较为完备、丰富的学科知识。相对于理工类专业、管理类专业、农林类专业而言,师范类教师要转变观念,理解高职教育理论,并借鉴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很不容易。许多教师固守传统的教育观念,反对高职教育理念,诸如工学结合适度、够用对师范教育理念的侵蚀,坚持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应该教授给师范生更多的、全面的学科知识,才能实现由师范生到教师的转变。

 

加快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迫切性


  3.部分教师缺乏对专业与课程相互关系的深度把握

 

  为什么要开设你所教的这门课程?这个问题很多教师根本没有去思考过,认为这和自己无关,安排上什么课那就上什么课,自己需要关心的是如何把课上好。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只要把课上好,就是优秀的教师。但是随着对教育研究的越来越深入,作为职业院校教师,仅仅把目光放在如何教好某门课程上,这已经不适应当前的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要求与中小学对教师的要求不同。全国中小学各年级开设什么课程,教育部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同时各课程各年级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作出了统一的规定;各门课程均使用统一的教材(只有少数地区中小学校选用了其它教材),因此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的环节一般情况下包括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及课程考核。

 

  反观高职院校则完全不同,首先,长期以来没有国家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直到201211月教育部才出台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司函[2012]217号文件),涉及了410个专业教学标准,但是在师范教育方面涉及的专业仅英语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而初等教育专业仍没有国家职业标准、课程标准。因此,专业决定了教师对课程的参与,必须是全程性。从专业课程的确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或把握、选择或自编教材、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及课程考核,均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师范类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被完全认可,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水平还很低。

 

  二、居安思危,正确认识师范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目前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学生人数在学校占据了半壁河山,生源火爆,初等教育专业2010级有学生722人,2011级有643 人,2012573人,2013666人,2014623人。在招生形式喜人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未雨绸缪,冷静地分析生源众多的原因。客观地说,这是由于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初等教育专业总体招生形式较好的大环境下,加之录取分数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的。

 

  但是也应正视本专业的发展,必将存在激烈的竞争:(1)全国范围内大批本科院校的转型,开始争夺高职生源;(2)城区小学教师需求量逐步趋于饱和;(3)教师公招考试制度实行,师范生就业面临挑战;(4)城区小学对教师本科学历要求逐渐提高,专科师范生就业面临困境。除此之外,高职师范类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教师资格证改革于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不管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才可申请教师资格证。所以,2016年以后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证的代价更大,这对师范类专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因此,初等教育专业如果缺乏核心竞争力,要在未来必然的、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定是异常艰辛。提高核心竞争力,教师是关键,是根本;初等教育专业必须要打造一支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重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培养出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保障学生好就业,就好业,才能在生源的竞争中游刃有余。

 

  作者:伍成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6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