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困生转化工作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整体先进教学理念的重点所在。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师应该落实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新课改提出的整体性发展思路,更是对学困生转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本文就学困生转化中学习兴趣的提高方法,从四个方面做了论述。
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就如同人一只手上的五个指头一样,有长有短。
构建学指出,学困生是学习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整体架构体系的重要分支。学困生一方面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缺乏扎实的学习根基,其思维能力、解析能力、推理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生之间存在差距。
教育学指出,教学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要将教学的阳光照向学生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树立“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整体性教学要求。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强化和重视学困生群体的教育引导,侧重对学困生群体的学习指导,点面结合,实现面上的整体并进。我现就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兴趣的方法进行阐述。
一、交流促动法,在交心谈心中提升学习兴趣
心理学指出,人类是具有丰富情感、复杂内心世界的客观存在社会个体,在交往、谈心中能够形成观念认同、情感共鸣,拉近之间距离。
初中生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段——青春期,既有主动开放的积极一面,又有畏惧闭关的矜持一面。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在情感、能动意识未能得到“刺激”。教学实践证明,深入的谈话交流,能够洞悉内心世界,引发内心共振。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秉承“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箴言,要把内心对学困生的尊重、关爱,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的方式展现出来,走进他们的心灵,与学困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使学困生与教师之间的友情从师生之情提升到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有效调动起学困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由“困”学为“乐”学的有效转变。需要指出的是,此方法的运用,前提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二、情景渲染法,在形象氛围中增强学习兴趣
外部生活环境、外在学习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推动和促使学习群体深入、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而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相对薄弱,主动性相对欠缺。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学教材的生活应用特性,案例生动形象特点,借助现代化的影音器材和软件,为全体学习对象,特别是学困生群体,设置生动、真实、具体的教学案例,以此展示数学学科的魅力,从而增强学困生的主动学习情感。
如“轴对称图形”一节课,单就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方面直接讲解,学困生在认知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内容及特征方面有一定难处,容易导致学困生对轴对称图形一节课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讲解导入环节,教者借助于电子白板这一现代化教学课件,把现实生活中具有轴对称图形特征的事物在电子白板上进行展示,从而创设出“接”现实生活及日常事物“地气”的生动教学场景和氛围,有效消除学困生认知轴对称图形上的“盲点”,在现实案例、生动场景和轻松氛围中,树立和增强主动学习探知的能动情感。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设置教学场景内容时,要抓住学困生认知的实际情况,设置的情景与他们的认知水平“相当”,体现适应性。
三、动手探究法,在感受成功中提高学习兴趣
“劳动最有滋味”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一句名言。只有在亲身实践探索中前行,才能感受和享受到实践的乐趣和魅力。笔者发现,有不少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相信学生,不放手让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学生个体“劳动”,导致学困生游离在学习活动之外,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动手探究、动脑思维,提供一方学生深入动手探究的“沃土”,回味和感受学习实践的乐趣,从而在增长才干中,学习欲望得到显著增强。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节课“如图所示,在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它的一个边CD上有一点P,此时连接BP,并延长BP,使得它的延长线和AD边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试求证:△DQP∽△CBP。如果已知△DQP与△CBP全等,并且知道AB的长为8,试求出DP的长度”案例解答环节,教师要求学困生参与设置问题案例的解答实践,学困生此时在“以优带差”的协作学习探究中,合作探究、积极思维、深入交流,对该题的解题思路有了一定的掌握。教师有意识地让学困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肯定和赞扬学困生,从而让学困生享受到亲身参与探究解析数学问题所获得的成功感和喜悦感,提高自身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学困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不能听由任之,放手不管,而要放管结合,不脱离教师所控范围。
四、评价激励法,在积极评判中提振学习兴趣
正面的积极评判,能够对学习实施者、实践探究者产生强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推进学教活动的进程,保证学教互动的效能。学困生相对于其他学生群体,对于教师的积极、肯定评判来得更强烈。积极评价,是保护学生自尊心、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学困生面对数学教师的积极评判,能够从内心形成“认同感”,外化于行,与教师的要求和步调相一致。教师提振学困生的学习情感,应注重对评价激励法的有效运用,对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解析数学案例等实践进程中的表现及成效,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多看他们的优点,并适当放大,让学困生保持学习信心,从而主动配合和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
总之,提高初中阶段学困生群体的学习情感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其具体运用中有其针对性和灵活性强的特点,要精准识别、精当实用。
作者:陈姗 来源:考试周刊 2016年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