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

2015-12-16 15: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实现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变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帮助者、关注者和引导者,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不断自主探究中得到最优发展。

关键词:生物; 探究; 学习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与我国开展的素质教育遥相呼应。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实现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呢?现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一些认识展现给大家。

  一、更新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改方案都是从新教育理念中生发出来的。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就无从谈起。因此,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是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但形式的变化的迹象还很不明显。例如,说是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师却还不放心,凡事都要交待得面面俱到,小组合作时间太短,一些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等等。很明显这些教师依然保留着旧的教育理念,他们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即教育思想观念还没有统一到新课标上来。

  所以,只有教师真正理解了探究的含义,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行为上很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实践,而不是将探究性学习实践流于形式。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扮演一个帮助者、关注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作为帮助者,教师要帮助学习寻找、搜集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  内化: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探究材料,解释阅读材料中的问题等。

  作为关注者,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变化,关注学生的行为与表现,关注探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等。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探究方法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并鼓励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当然,并不是一讲探究,教师就三缄其口,说不得,讲不得。因为要启发,教师就要说话。教师只有扮演好自己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角色,才能为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键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因为新的教学方式是对新的教育理念的体现。这就是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牢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探究性学习环境。

  因此,老师要根据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的不同而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四、精心组织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包括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两个方面。而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性学习,教师只有花大力气来组织,才能保证探究性学习得以顺利实施。

  教师的精心组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探究过程的设计,若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还是学生自主、独立地探究;(2)对探究材料的准备,准备什么,准备多少等;(3)对合作探究进行分组,要兼顾不同成员的能力与基础,进行合理、明确地分工,让他们在不同的探究活动中进行操作、设计、记录、完成报告等角色的互换;(4)对探究过程进行正确的方法指导,如实验操作、测量等;(5)对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定等方法;(6)对探究活动的结果进行展示,可从组织一般的课堂讨论交流到举办小型报告会,从出墙报、办展览到向家长、校友的展示。

  五、集中精力做好几个高质量的探究性实验

  课例1:“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该课要注重学生探究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整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生长迅速的植物幼根——用绿豆、花生、米、黄豆等进行实验,发现绿豆生长得最快,最适用实验。

  掌握根的分区——复习旧知识,明确根尖的结构,会分区。

  对根生长情况进行标记——对各区进行标记,以便记录生长情况。学生用不同的笔进行尝试,发现用油性笔进行标记效果好;有的小组用小绳绑住根来进行标记,但绳的松紧要适度。

  观察记录——小组设计好记录表,每天测量和记录数据。

  得出结果——将数据进行统计,得出各区生长速度的平均值,并以柱形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交流讨论——汇报本组的结果,说出自己小组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将全班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出“根的伸长区生长最快”的结论。

  本次探究性实验的特点:学生全员参与,主动探究,与教师有密切的交流。教师深入每个小组,与他们共同完成实验。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提示和点拨,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整个探究性学习没有了课内、课外的区别。在实验完成后,专设一节交流课进行小结。

  本次探究性实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都得到落实,较好地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能够完整地、高质量地完成一个探究性实验,对于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保守估计也得花三四节课(还不包括课后辅导)。在一个学期里,选择一个代表性强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参与进去,从提出问题开始,每一个步骤都反复斟酌,仔细推敲,互相讨论,共同协作,教师作为合作者给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充分与每个小组进行交流,鼓励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最后的实验报告也规范要求,让学生认真完成。这样的实验过程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课程理念。

  传统教学在我国毕竟沿袭了几十年,几百年,有它的舞台,有它的“势力”,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是比我们相象大的多的困难。因此,我们除了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决心外,还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完整,实施探究性学习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