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浅谈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

2015-12-13 11: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口说,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不仅促发学生的思维,还发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那么怎样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抓好专项训练,夯实口算基础
    授新课前,可坚持用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基本训练。这种课堂口算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的计算出结果。这种训练要有的放矢,有计划、有安排。比如讲“整数加减法”,可安排100以内加减法的内容进行训练,先练整十整百的,再练错位、进位的。讲“乘法是两三位数的乘法”时,可安排乘加的口算内容;讲“除法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可安排乘法的口算内容的练习题。这样开始时比较费时间,但只要堂堂练、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口算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好胜的心情特点,教师要精心设计口算练习,注意安排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和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口算练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与积极状态。为了提高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试算、听算、抢答口算、逆向口算、选择练习、判断练习、口算游戏等训练形式。特别是运用竞赛和自我竞赛形式,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赛的形式有个人赛、集体赛、接力赛、夺红旗赛。这样,在口算练习中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训练,可以提高口算效率,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三、加强直观操作,掌握口算算理。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直观动作思维形式。因此,在低年级口算教学中,通过教具、学具的直观操作,以及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化静为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形成“操作—感性—理性”的过程。这样既能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加快口算的速度,又能加深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深刻性。如:教“20以内的凑十过程”,通过教师直观教具的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教具,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逐步的理解,掌握“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的思维过程。
  四、进行重点训练,确保口算准确率。
  抓口算训练的重点关键是练。如:表内乘除法是最基本的口算,它是低年级学生口算的重点,应要多训练。容易混淆的口算要有对比练习,在表内乘除法口算练习中,可选低年级学生最容易混淆的进行集中对比练习。如7×8=56,6×9=54,8×8=64,48÷6=8,42÷7=6,7×9=63,4×9=36,9×8=72,81÷9=9。这种练习,不仅巩固低年级学生口算的技能,而且培养了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在20以内加法中,低年级学生有关“8”的计算经常会错。如4+8,8-5,8-3等,其原因是初入学的儿童在生活中对数量8的物体接触较少,除丰富认识外,应加强口算训练,另外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容易错。如2+9,4+7等,相邻的数相加,如:7+8,6+7等。
  五、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些习惯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日就养成的,要从低年级学生学写数开始,教师就必须有目的地培养这些好的习惯,为今后打下牢固的基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口算练习题过多,或口算内容机械重复,这都不利于低年级学生口算的训练,会影响到口算的正确率,更不利于良好的口算习惯的养成。培养口算能力,重在平时,贵在坚持。也就是说要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无论是大数目还是具有某些特征的数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尽量用口算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判断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熟练巩固口算方法,并进一步转化为技能。
  总之,加强低年级的口算能力的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师长期、仔细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教师必须掌握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大大提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