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重要课程,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他们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的兴趣,所以,科学教师必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科学教学只有设计开放性的作业,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学习的“研究后研究”,才能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科学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利于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活动上,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那么,科学学科中可以有哪些开放性作业呢?
一、延续课堂实验,激发探究欲
对于农村小学,受场地、器材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我们农村小学课堂里很难看到人人动手实验的现象,因此更多还是以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实验为主。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强调创造能力培养的今天,应该大力倡导学生结合课余进行探究性实验,鼓励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做拱桥》一课,由于材料准备的是西瓜皮、水果刀、垫片。又刚好是秋天,要每组都有西瓜皮或者其他材料难度很大,并处于安全与场地的考虑,教师选择了演示实验。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的体验拱桥受力特点,让每位学生都能经历实验过程。因此,笔者布置同学们回家与家长做一下“瓜皮拱”,从课堂延续到周末的探究活动,这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实了学生周末生活,更好的调节了学生心理的疲惫。在实验中,很多学生还主动的写了实验日记,可见,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作业的过程中,是一种享受,一种兴趣支配他们的行动。
二、参观、统计、调查活动,走进社会与自然
伽利略说过:“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伟大的书里面,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人们必须去读她。”参观、统计调查,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向社会,带向大自然,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为他们的认识对象。它为学生亲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如:鲜花有多少种颜色?蚂蚁爱吃什么食物?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植物存在?一天中什么时候空气最好?水稻能否在山地里生长?学生学习《电能》后,我要求学生参观家乡三星热力发电站,请发电站专业人员作介绍,了解热力发电的原理;学习工具和机械这一单元时,我请同学们调查我们生活中,哪些机械用到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的原理。学习《环境与保护》后,我布置学生回家调查家乡的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学生在课外时间接触到家乡各种各样的野生动植物,他们不仅可以认识这些动植物,了解这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而且可以知道这些野生动植物的用途、蕴藏量等,大大丰富知识面,树立了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情感。
这样丰富的活动大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其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同时在丰富多样的信息中汲取营养,积累知识,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调查等各种实践活动,必然会获取大量的信息。如何引导学生处理这些知识显然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对这些纷繁的信息系统化,才更好地为科学探究所用。
三、科学观察活动,培养观察能力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启蒙,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是认识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观察是积累知识的起点,是科学发现的开端。任何学习活动、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都始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精细观察。在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而科学探究活动离不开观察,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小学的科学教学过程中。
学会观察是学好科学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掌握观察方法,就要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有意注意身边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位置、状态变化。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结合科学课上的内容进行主题观察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凤仙花的一生的观察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播种、施肥、浇水、除草、间苗、除虫等自觉管理行动,亲历凤仙花的生根、发芽、出苗、长叶、拔节、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写观察记录、小论文等,收集凤仙花果实、种子。在种植凤仙花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种植多种自选植物,如:毛豆、罗汉豆、青菜、马铃薯、兰花等,在种植管理中,观察它们的生命周期,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又如:组织养蚕活动,亲历生命过程,体验生命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亲历蚕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完全变态过程,使学生感悟生命的短暂和存在的意义,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意识。
四、科技制作活动作业,培养动手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与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只有大脑左右半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个半脑的活动密切配合,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中国传统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基本上都是“左脑化”了,而那些被忽视的内容,恰好是创新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其中重要的便是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训练。手工制作活动作业正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长知识,“做”中长能力的一种活动。它可以使学生保持浓厚的科学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创造以及动手的能力。学生养成了做的习惯,“手脑并用,才会有创造”(陶行知语)。
如在学习完《垃圾》一课后学生利用易拉罐制作小花篮;用纸板和电子表的机芯等制作出小电风扇。采用校内校外采集到各种各样的树叶,经过压制,用来制作叶画,制作叶脉标本。在对镜子进行研究时,做一个潜望镜或万花筒。利用一张纸可以做很多很多的实验,利用废旧的可乐瓶、胶卷盒、易拉罐等可以做许许多多的玩具、学具。开发创新意识,促进互助与合作,组织学生进行鸡蛋撞地球竞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综
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了鸡蛋撞地球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气球、棉花、海绵等,完成了“鸡蛋撞地球”的伟大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的感受可谓丰富多彩,从他们的科学日记中可见一斑。
五、亲身经历成长过程,热爱生命科学
种植与饲养活动,是小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性活动,它可以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思想,提高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研究科学的意识和兴趣。所以,科学课应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种植饲养活动,让孩子们课后回家种种如花生、向日葵、萝卜、牵牛花、玉米……,养养小白兔、蚕、蟋蟀、金鱼、鸽子……,发展、培养学生对种植饲养的兴趣,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两栖动物》时,许多学生都对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表示不可理解。因此,我布置学生课外饲养小蝌蚪,仔细观察蝌蚪发育成为青蛙的过程。结果,学生不仅全面具体地了解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还发现了许多新问题,获得了许多新知识:他们发现在温暖的水中,小蝌蚪的卵会孵化得更好;如果不及时换水,蝌蚪会死掉;蝌蚪只能生活在浅水中,水深了不行;蝌蚪成活率很低;蝌蚪最初是植食性的,后来逐渐变成肉食性……,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在课堂上绝对无法学到的,而且比课堂学习更真切、更具体、更全面。
六、布置阅读作业,开阔视野
书本的知识是有限,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在科学知识海洋中畅游,就必须阅读大量的科普读物。科普读物全称科学普及读物,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读物,它包括文字读物、音像读物等等。通过科普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他们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经常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各种报刊杂志、科普节目,推荐阅读《少儿百科全书》、《祖国上下五千年》、《我们爱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观看《天下》、《探索奥秘》、《人与自然》、《动物故事》等电视科普节目,让学生到“大课本”中去获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通过科普阅读,孩子们学会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雨后彩虹”;用光照时间长短解释“树叶北面稀、南面密”的现象;用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行规律解释“日蚀”、“月蚀”……有一次,有个学生上街看见街上有人自称神仙,表演“仙术”,围观群众深信不疑。这位学生刚好曾经从科普读物看到这方面的知识,便上前揭穿了“仙人”的鬼把戏。江湖骗术在科学面前现了形,骗子也只好灰溜溜的逃走了。在学校“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活动中,这位同学将这件事写成文章进行宣传,人们深受启发。
科学学习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应该是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作为科学教育的实施者,我们的老师必须把学生看作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赋于孩子自由发挥和大胆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是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实践创新的天地。科学开放性作业的实践,可以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让孩子从小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学会创新、善于创新,这是科学教育的真正生命活力所在,这也正是科学教育的本质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