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浅谈在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2015-12-13 11: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小学生可从中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和掌握传统强体健身方法,同时对发展灵敏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相互协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重大的意义。小学武术课是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笔者认为在武术的实际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在生理学方面要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
    小学生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小学生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所以小学生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容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
小学生的肌肉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和上肢的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和下肢的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中应注意:对各种动作正确的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但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而且对小学生的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武术礼仪教育不够重视造成武术学生礼仪观念淡薄   
   武术文化的教育不能忽视,单纯的武术动作是不能完全承载武术文化的内涵。武术礼仪教育能教会学生做人,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有重大的意义,因而对于小学武术课上礼仪观念淡薄现象应高度重视。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启发,武术礼仪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礼仪的规范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团队建设、品德教育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在武术课上通过“礼”的规范,使学生“知德而答礼”,通过这种反复的“礼”行为,养成“知德”讲 “礼”的好习惯,使“知行合一”在武术课上规范礼仪是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打下基础,也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了良好的契机。
  (二)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在武术教学中,要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应善于及时发现小学生优点给予表扬。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例如:在教学中,可让表现好的同学在其他同学面前进行演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而另外有些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小学生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
  (三)使小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小学生在武术教学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师或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的良性循环。实验证明:知道效果,会使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指出优点和问题,能使有关的神经得到阳性的刺激,而使另外的神经中枢的联系受到阴性的强化。加强分化过程,使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更加精确,促使正确技能的形成。特别是当小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情绪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
  (四)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目前许多小学在武术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注入式”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又称“三段式”,即准备部分(队列队形和准备活动) 基本部分(主教材的教与练) 结束部分(放松整理活动)为顺序进行的,运动技术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种模式教学过程是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的,它缺乏学生自我目标提出和追求的动力机制,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不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阻碍了小学生个性发展,提不起学生的学习武术兴趣。武术的动作路线和方向本来就复杂难记,在加上千遍一律反复练习法,往往导致了小学生学习兴趣减少、甚至厌学。所以在小学生武术教学中我们,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小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利用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的游戏;变换教学的项目和形式等,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师或教练员在制定教学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小学生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生武术教学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在小学生武术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切合小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不断加强身体、心理训练,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