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用问题来组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常用的方法。课堂上,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不要随便式提问
学习《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一夜’指的是多长时间?”“‘工作’是什么意思?”“‘工作’一词的反义词是什么?”“你见过哪些工作?”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又提问:“你们见过周总理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完课文,教师小结时再提问:“谁来说说《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了什么?”……课堂40分钟,学生在回答毫无思考价值的问题中占去了大量的时间,真正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的时间太少了。这无疑是受到教师随意提问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提问随便,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没有思考所提问题的价值,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案例中教师解释课题后的提问,问得肤浅;初读课文后的提问,问得狭窄;课后小结时教师随便把《飞机遇险的时候》和《一夜的工作》放在一块儿来比较,浪费了学生不少时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不如根据学情,精心设计一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二、提问要有开放性,不要牵引式提问
有位教师上《草原》一文。课伊始,教师组织学生观赏一段描写草原风光的课件后,提问:“同学们,草原的景色美不美?”“你们喜欢草原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又提问:“草原上空气怎样?天空怎样?天底下怎样?”“课文把‘羊群’比作‘大花’,把‘草原’比作‘绿毯’,对不对?”“‘流入云际’一词中的‘际’是不是边的意思?”“课文把‘骏马’和‘大牛’当作什么来写的?”……不要说课件中草原景色美,即使课件中草原景色不美,学生也会闭着眼睛说美的。什么喜欢吗?对不对?是不是?答案都是肯定的。因为这类提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学生肯定会迎合着说的。另一种是半截话提问,如“草原上空气怎样?”“天空怎样?”“天底下怎样?”教师说前半句,让学生接答后半句,使学生养成了“挤牙膏式”的回答问题的习惯。案例中教师的提问,学生闭着眼睛跟着回答,完全用不着认真读书,仔细思考。这样提问,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思维的惰性就会逐渐形成,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如改为开放性提问:“你看了后有什么感受?”“你学了第一自然段,草原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三、提问要有精要性,不要笼统式提问
有位教师在教二年级课文《坐井观天》一课时,当学生初读一遍课文后,教师便提出:“读了课文,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学生再读课文后,教师又提出:“你读懂了什么?”结尾小结课文时教师又提出;“你学到了什么?”以上教师的提问,表面上看,具有开放性,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可是仔细一想,便会发现,这些问题没有针对学生实际,问题提得太笼统,太宽泛了,让学生摸不着边际,只好泛泛而谈一些皮毛肤浅、答非所问、是似而非的问题。作为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精心设计出如“青蛙和小鸟看到的天有什么不同?”“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等问题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四、提问要有概括性,不要轰炸式提问
有位教师在上三年级课文《李时珍》,课一开始,教师便提出:“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他是什么时候立下行医的志愿的?他为什么要立下行医的志愿?他是怎样行医的?他是怎样编写《本草纲目》的?《本草纲目》有什么价值”等八个问题。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不知所措。读书时只得一会儿在这儿找答案,一会儿在那儿找答案。对三年级学生、对于还未读课文的学生,本应该让他们自由轻松地阅读课文,让孩子走进课文,与课文对话。可经教师一连串的八个问题的轰炸,学生一片茫然。繁琐的提问,把课文肢解了,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而且学生被动应付教师的提问——找答案,没有过多的时间认真读书,深入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只得用“厌学”来对付。所以把轰炸式提问改为概括性提问:“李时珍小的时候立下了什么志向?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志向的?”
五、提问要有民主性,不要命令式提问
教学《五彩池》第一自然段时,教师提问:“谁站起来给我说说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教师直奔某学生,用手指着学生:“你!站起来回答,五彩池有哪些特点?”教师本身的动机、兴趣、态度、情绪和情感、意志、性格等非认知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提问时持积极亲切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促进作用,学生从教师愉悦的态度中,得到鼓励,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果就是提问时表现出严肃、急躁、训斥等姿态,采用命令式提问,会使学生产生紧张、恐惧、回避、抵制等不良情绪,阻碍学习的发展。案例中教师的提问,造成了学生的紧张,产生了畏惧心理,学生个个躲避都来不及,谁还敢来回答教师的提问。学生不能“亲其师”,还奢谈什么“信其道”呢?
六、提问要有准确性,不要模糊式提问
有位教师在上《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拿着地球仪走进教室,有学校校长一班人来听他的课。这位教师想拿实物来营造情境,于是问学生;“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什么东西?”同学们个个看看校长,不敢回答,教师硬抽一位学生回答,一个学生站起来小声说:“多了校长”。老师一听,急了,生气地说:“乱说,校长是东西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校长不是东西。”由于问题情景的目标不明确,学生听了后不知该说什么,造成师生不着边际的在“流连往返”的情景中对白,影响了课堂效率。指向不明的提问,学生在没有明白问题的指向之前,不知所措,所以学生的回答游离学习重点很远,甚至产生歧义,闹出笑话,愚弄学生。不如改为:“讲台上多了一样什么东西?”直接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