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如何有效管理在校入睡困难学生”个案研究

2015-11-10 09: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本课题是以具有代表性的小成同学作为个案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学校、个人、家长的多网络、多层次的调查研究,摸索了一套解决儿童在校入睡困难的有效方法。
  
  一、 课题研究由来
    我校体恤家长的困难,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在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之余,还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息场所,从而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了短暂的午间休息。午休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全程参与了学校的午休管理。我校学生中午作息时间如下:
  11:45  上午放学;
  11:45——12:15  午饭时间,分班进餐,由各班班主任及副班主任负责管理;
  12:15——12:30  饭后休息;
  12:30——2:00   午休时间,一个年级一个卧室,每个年级每天统筹安排两名教师看管。
  经过接近半个学期的观察摸索,我发现09届的一年级午休情况良好,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养成了良好的午休习惯。我大致做了一个估算,从12:30孩子进入卧室算起,能在10至15分钟内入睡的学生占了30%;能在30分钟内睡着的有80%;又有10%的孩子在1:30前进入梦乡;只剩下10%的孩子,睡眠时间少于30分钟。我称这群辗转难眠的孩子为入睡困难的儿童。像这样的孩子,基本上每个班都存在着。他们往往迟迟不能入睡,即使睡着了也属于浅睡,很快就会醒来。加上孩子年纪又少,睡不着自然而然就不会踏踏实实地躺着,要不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磨席子,要不就交头接耳,更有甚者会吃东西、玩玩具、频繁上厕所。这些“小老鼠”的一系列小动作不仅破坏了学校的午休纪律,还严重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休息,更影响到同学下午上课的质量。碰上这样的情况,老师又不能毫无顾忌地做声批评,顶多用眼神或是口头警告,通常收效甚微。为此,这群“小老鼠们”就更是无忌惮了,慢慢地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何有效且高效地管理这群“小老鼠们”,既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关乎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为此,我把“如何管理在校入睡困难学生”作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 “入睡困难”的定义
   入睡困难是指超过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仍久久不能入睡,即使采用种种方法也无济于事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少年儿童身上,同样也会发生在大人身上。大多数入睡困难的问题与心理负担过重、焦虑、抑郁情绪等密切相关;也有的与生活习惯不规律及不良习惯养成有关,如睡前喝浓茶或咖啡,看刺激性强的书籍、影视节目,玩的过度、时间过久等。

  三、 把握入睡困难学生的特征
    课题确立了之后,我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对一年级9个具有入睡障碍的孩子进行了观察研究,概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征:
  1、 睡前活动过度:睡前多大声喧闹,追逐打闹,以发泄他们充沛的体力,从而弄得自己精神亢奋,满头大汗。
  2、 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有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3、 注意力集中困难:入睡时精神难以集中,或思前想后,或东张西望。
  4、 有效睡眠时间短:较难入睡,入睡后浅睡较多,熟睡较少;早醒为主,醒后无法或难以再度入睡。
  5、 睡眠质量低。睡眠姿势不当,伴随着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喉头哽咽、打呼噜、磨牙、梦话、多汗等症状;且容易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光线敏感。

  四、 个案调查研究对象的确定
  经过观察记录,我发现了一年(4)班的小成同学很具有代表性,于是确定对其实施个案调查研究。
  6岁的小成,男,聪明开朗,活泼好动。在开学之初就因父母双方都是双职工,中午家里缺乏大人照顾,于是向学校申请了午休托管,并获批。小成与其他同学一样,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的午休生活,这多得益于他在幼儿园时,同样参与了当时的午休托管。但渐渐地,小成的表现就不尽人意了,问题主要集中在:当准备睡觉时,他常常借故拖延时间进卧室,造成一定的秩序混乱;好不容易等他睡下了,他又在床上翻来覆去,偶尔发出怪声或与其他同学聊天;经常性地上厕所,甚至在外面自由溜达、玩耍;即使入睡了,睡眠时间也很短,睡姿也较怪异,深睡时会发出较响的鼻鼾声。小成的这些行为已经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不满,更引来了其他学生家长的反映和投诉。我多次约谈小成和他的妈妈,更前后两次要求孩子写下检讨书。教育后的小成刚开始还有了悔改的意思,在午休时也进步了,但往往好景不长,很快他就固态复燃了。可以说,在小成的身上集中了入睡困难儿童的所有特征,具有明显的代表性。这说明,对小成实施个案研究是可行的。

  五、 浅析原因及订立目标
   儿童失眠可能是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所造成的。有专家提示,儿童如果出现自身适应不良情况,如健康、生活习惯的改变、心理因素等,或在成长期遭遇外部环境刺激,如学校、家庭、社会暴力等,很容易出现入睡困难的困扰。
  为此,鉴于长时间的有针对性的观察研究,我对造成小成入睡困难的障碍从内因和外因上做了浅显的分析:首先,由于教师管理不当,给小成在思想上造成了过度的精神压力和不正确的认识,小成认为睡午觉是为了老师,睡不着觉就会挨批受罚,所以睡午觉对于他来说是一件痛苦事。其次,小成在饭后与午休这段期间没有做好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衔接。每当饭后,小成总是进行一些激烈的游戏,到了睡觉时,精神已经达到了最兴奋点,生理机能活跃,所以他就有了入睡困难。最后,学校的睡眠环境与家里睡眠环境不一致也造成了小成的不适应。小成是家里的独子,得到了爸爸妈妈的溺爱,即使已经是6岁的孩子了,但是每晚还是由妈妈陪他入睡。当环境由家庭的个体生活转变为学校的集体生活时,孩子就相应地缺乏了安全感。此外,由于一周内看管午休的老师都有所更替,而每个老师存在管理差异,小成的适应性可能又有所下降,未免也是造成小成难以入睡的原因之一。
    经原因分析后,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小成的个案研究,制定了以下预期的目标:
  1、 自行认识到午休的好处;
  2、 培养孩子适当的愧疚感;
  3、 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
  4、 习得简易的睡眠方法。

  六、 教育措施及实 施
    1、开展主题班会,引导正向认识
    我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设计了一个名为“科学午休,健康相伴”的主题班会。事前两个星期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书籍、网络查阅关于午休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手抄报,在班会课上进行展示、交流以及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认识到午休的好处,从而提高孩子对午休的重视程度。此外,我重点围绕入睡困难进行讲解,帮助孩子了解自身难以入睡的原因。最后我还通过动画短片来介绍如何进行合理的健康的午休,并提出共同帮助入睡困难同学的倡议和希望。
   
    2、二次角色互换,体验多重感悟
  为了加速小成对自身行为的认识,在与其他老师协商之后,我们决定让小成进行两次角色互换,第一次是他与午休小伙伴互换角色,第二次是他与午休管理老师转变角色。
  在第一次角色互换中,我故意挑选了小成感觉特别累的一天,安排了一位同样是入睡困难的学生X睡在小成的身边,并暗示小成要与X比赛,看看谁才是午休乖宝宝。果然不出我所料,小成由于前一天晚上没睡好,所以躺下没多久,就已经有了睡意了。而学生X则仍像往常一样难以安静入睡,严重影响到了小成的美梦。午休后,小成主动找到了我,怪不好意思地:“刘老师,我不想和X一起睡了。”听到了这话,我心里乐,并抓紧时间引导小成认识影响他人休息是不好的道理。小成听了之后,愧疚地低下了头。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我的步子就迈得更开了,我让小成当一回午休管理老师。他听到后,为不用睡觉高兴得不得了。刚开始,我让小成先在我身旁学习学习,等大部分孩子都安顿下来后,我才退居到二线,让小成全权管理,我从旁协助。小成刚开始还挺威风的,慢慢地,被那群“小老鼠们”弄得焦头烂额,毫无办法,最后还是要我出马。一个中午下来,小成都没有得到休息,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午休管理老师的辛苦以及要珍惜老师的劳动,而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希望他能牢牢地记住这两次深刻的体验。
   
    3、订立行为契约书,规范行为习惯
  小成在思想上,加深了对午休概念的认识,并开始顾虑到了他人的感受,午休上的表现在逐渐变化。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进步,我与他的妈妈商榷是否有必要给孩子订立一个行为契约书。这个决定得到了小成妈妈的大力支持,在他妈妈的见证下,我很正式地与小成签下了这份《行为契约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