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2009年3月我校参加了全国教育的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儿童科学教育模式研究》中关于《教学模式》的子课题的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我校1-2年级的10个班作为实验班级,选用了由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儿童科学教育模式研究”研究成果《玩出智慧丛书》“玩中学科学”1-2年级的科学教材作为实验教材。1-2年级学生的年龄是6-7岁,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在幼儿园中的认知、学习多半都是通过游戏进行的。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系统的教学掌握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如果说,让孩子们在小学的课堂上玩,可能会有很多人露出惊讶的目光。但它是可能的,我们可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连接起孩子与老师,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下学得更好。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效注意的时间很短,随意注意占优势,但他们都喜欢“玩”。“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大,学习的积极性就高,知识就容易掌握。而神奇的自然科学现象本身就能产生兴趣激发点,遗憾的是这种兴趣很难保持长久,我们必须想办法帮助学生保持兴趣。教学时,我们应有针对性的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科学,在玩中获得科学知识。
“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游戏。再难玩的游戏孩子们通过不断反复练习也能玩耍熟练自如。如果有效的把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们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尽量让孩子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很难做到在同一时间里既让孩子们玩又能学习知识,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学生在上他们认为比较难学的课时,会感到非常紧张,局促不安。使孩子很小就感到学习的压力,以至对学习失去信心。我们的课题实验正是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合理的桎酷,让孩子们通过教师指导下的、目的明确的“玩”,了解周围不熟悉的世界,在兴趣的激发下掌握科学知识。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6——12岁是一个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时期。小学生正属于这个时期,其社会任务就是学习。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不致落后于同伴,小学生就必须勤奋学习。小学生的挫折大多来自于学习,他们害怕学习失败。如果儿童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就,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承认和奖励,就会变得越来越勤奋。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利用孩子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呢?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玩和学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一、用游戏导入新课
实验课起始,学生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兴奋阶段,人虽入了课堂,但心中还想着课间的玩乐,此时,用游戏导入新课,可以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刺激,引起学生兴奋中心的转移,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例如我在《变色陀螺》一课的导入中,首先问同学们玩过陀螺么,多数学生回答说玩过。接着我又问:“那你们玩过的陀螺是什么什么样子的”?这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如:电动的、带电子灯的、上发条的、竞技比赛用的等等。这时我问大家,“你们所说的这些陀螺都是哪里来的?”同学们回答大多数都是家长在商店里买的,这时我拿出一个做好的陀螺说:“今天老师就教你们做一个陀螺,来一场陀螺大战怎么样?”三个简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点燃了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创新的意识也随之产生。接着,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物说出制作陀螺所用的材料,然后再试着说出陀螺的制作过程。在这样的引导下,同学们都对这一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让学生有目的地“玩”。
由于小学生喜欢动、喜欢问、也爱玩、注意力不集中,老师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使他们围绕主题有目的地去动、去问、去玩是一个关键。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供机会让学生“玩”,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然而,教师不能只提供机会让学生盲目地“玩”,还必须让学生有目的地“玩”,让学生在“玩”中完成学习内容。
比如在“香甜的水果”一课中,上课前让同学们六个人一组,每个组员都带上一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每人的水果都不同)、酸奶、沙拉等。上课后老师从水果说起,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开始教大家来做一道水果大餐,在做完水果沙拉后,不同的小组可以相互交流品尝。在学生品尝水果的同时,老师教师再穿插一些关于水果味道的问题,让学生边品尝边回答。这样,通过制作水果沙拉、品尝、品味,完成了学生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的全过程,知道了“一看、二闻、三尝”的认识规律。
三、创设竞赛机会,激发学生“玩”的兴趣。
小学生大都有争抢好胜之心,喜欢拿自己与别人比。教师如能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创造竞赛机会,使学生在“玩”中竞赛,在竞赛中学到知识,就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大脑层的高度兴奋,让学生潜在的动力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这样不仅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还能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气球飞上天》这一节课中,教师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比赛,看看那个小组的气球飞得高、飞得快、飞得时间长。在进行分组后,一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也能认真的做气球上天的游戏,到最后分组比赛完后,由最快的一组说一说自己的气球为什么能在这一场比赛中获胜。通过总结失败和胜利的原因,使学生牢牢记住了气球之所以能飞快、飞高的科学道理。比赛,激发了学生“玩”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激发下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了科学知识。
四、指导学生在“玩”中观察科学现象。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要求老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学生能大胆地进行自我探究的活动,并能把探究得来的知识进行应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最好的方法。小学生的“玩”必须要动脑、动眼、动口、动耳等,而观察活动也会用到这些因素。那怎样才能在学生的“玩“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观察呢?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进行观察活动的兴
趣,而正如前述,兴趣是学生学习科学、观察周围事物现象的动力。因而,观察前要让学生产生疑问,这样才能提高他们观察的兴趣。然后要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即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实践。
比如在《镜子魔术师》一课中,针对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两面镜子的夹角变化与成像多少的关系”,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是,让学生们四人分成一组,每组都把自己准备好的两面镜子,用胶带连起来,对着镜子看一看,用什么方法能看到更多的自己。在观察不断变换两个镜子夹角的大小带来变化的同时,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又使学生的眼、脑、耳都随着联动起来。
五、通过“问”让学生把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整理汇报出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此,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发现和结论,这就需要有意识的去点拨和提醒了,老师就是充当这个角色的最好人选。当学生有发现和结论后,老师要抓住时机,及时的、有目的地问一问,并提示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和结论记录下来以便汇报,那么学生就会更加有信心、更积极去“玩”、去观察、去发现了。而且,小学生大都爱发言,爱表现自己,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通过有效的问题启发学生发表意见和见解,从而帮助学生把在“玩”中的所有发现和结论有规律、有条理地整理出来。学生既能获得比较完整的科学知识,又能充分表现自我,得到成功感,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更大、更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豆豆潜水员》一课中,我先把实验做了一遍,学生在观察我做实验的时候,大脑中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这时我让同学们带着疑问再做这个实验,一般学生都会模仿老师的动作记住实验步骤来做实验,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的疑问越来越多,怎样成功和为什么失败都不知道。在这时,老师就要通过“问”和“答”,来解答同学们在实验观察中所产生的疑问。如对“为什么醋加小苏打会有气泡?小豆豆为什么会浮上来”?等一些关于科学知识的问答,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加深记忆。在实验后把实验的过程记录下来,注明什么地方该注意那些问题,这样在以后再看到类似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教师能让学生“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中“玩”,教学上把“玩”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实验、观察、思考、归纳、总结,不断探究,持之以恒,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趣味盎然的气氛中学到和掌握科学知识。
实践证明,许多新的知识、概念、技能,在“玩”和“学”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发展、提高。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巩固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一个无目的的游戏过程,我们应对每一节、每一次实验的全过程设计、指导、管理好,使孩子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在玩和学、学和玩的递进式的循环往复中,成功地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给每一个孩子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