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如何指导幼儿园的区域活动

2015-09-15 08: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落实培养目标的途径,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使幼儿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促进了《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贯彻与落实。然而,区域活动并不是摆摆样子,凑凑热闹,供人欣赏的,它也同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一样,只有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逐步开放,逐步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五年来,我园开展活动区有建构区、益智区、科学探索区、美工区、自然角、角色表演区:娃娃家、超市、医院、理发店、麦当劳等近二十余种,科学的管理与指导,把区域活动与其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更富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流于形式。
  一、充分利用废旧材料,不断更新区域内容。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随着幼儿兴趣需要,能力和教育目的的要求及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开辟新的活动区,不断投放新游戏材料。但是,游戏材料的添置不可能像购置玩具一样大量的买进,只能依靠师生不断地收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长久积累。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又能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获得来之不易的成就感。
  在无数的废旧物品中,我们收集各种酒类包装盒,作为建筑类材料,这样搭建起来的建筑物色彩斑斓,鲜艳夺目;收集各类食品袋,经过加工作为超级市场的游戏材料;不同的布料经过加工作为生活区的材料;利用破丝袜、纱布加工成水饺、汤圆、包子;彩色海绵加工成糕点;把旧挂图加工成智力拼图;泥工用的盒子又可以成为娃娃家的餐具;娃哈哈的吸管制成体温计,幼儿各捐赠一本旧图书又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图书角,乐百氏钙奶可制成飞碟、拉力器;旺旺牛奶瓶可制成踩高跷、轮子,体育彩票在这里成为小朋友通用的货币,由于老师、幼儿的不断努力,活动区材料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品种繁多,物尽其用。
幼儿爱模仿,喜欢新奇,随着各活动区域操作游戏的娴熟及教育目的要求的不断变化,应及时更新游戏内容,这样,幼儿才能在老师的精心计划下各方面均衡发展。如大班阶段,我园教研活动分为研究及常识两大类,因此应及时增补语言区和科学实验区材料。其中,科学实验区每两星期更换一次实验内容,活动内容知识性、操作性强,深受孩子的喜爱。又如,近年来超市是人们购物需求的场所,更是孩子们喜爱的场所,在活动角增设“小超市”,深受小朋友的关注,“生意”也兴旺,幼儿百玩不厌。
  二、建立合理游戏规则,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任何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才不会造成混乱,区域活动当然也不例外,记得中班第一次开展活动时,幼儿兴趣及高,争先恐后加入各种活动,你争我抢,你争我霸,教室里叫声、笑声、哭声、吵闹声乱成一团,最后活动在一片混乱中草草收场,第一次活动宣告失败。反思才悟出失败的原因:中班初期幼儿情绪控制极差,行为控制能力还处于较低级状态,活动目的动机尚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好奇、兴奋,当第一次接触这么“开放”自由的活动时,他们欣喜若狂,而作为组织者,一开始就放手难免会发生混乱,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是使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
  1.制定规则,凭卡入区。
  幼儿入区卡可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也可由教师协助设计。大、中班幼儿可用名字和号码区别,小班可贴上自己的照片。如果把入区卡与一定的情节组合起来,插在固定的位置,又是一片很好的墙饰。比如:入区卡设计成小树叶形,教师再准备一棵大树干,树叶与树干便可构成一幅“美丽的秋天”的画面,在不进行区域活动时作墙饰用,开展活动时,树叶又变成了“入区卡”。入区卡设计成小星星状,教师再准备一弯“月亮”,又可构成一幅“神秘夜空”的画面。
  2.依照兴趣,分组游戏。
  幼儿初次接触此类活动,兴致很高,他们对任何一种活动或多或少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由于他们对行为正确与否的认识还不深刻,自我评价能力差,自控能力也差,他们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想什么,做什么,如果没有一定的活动制度制约他们,极易造成混乱。因此,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应向幼儿清楚地介绍今天开放的活动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调配,使幼儿有秩序、有纪律地进行游戏。游戏数次后再进行第二次调整、对换,这样长期坚持,幼儿便能按此常规进行分组游戏。
  3.学会整理,收拾用具。
   收拾整理活动用具是结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品质。活动前先用专门的时间教幼儿学习如何整理,怎么分类,让幼儿看清楚,记得每样玩具固定放置的位置,有意让幼儿练习收拾、整理,游戏结束时,让每组幼儿进行比赛,看看哪组收拾的整齐,并及时给予评价。为了使幼儿较有序地进行各组的活动,时常提醒幼儿做到“三轻”,既说话轻、走路轻、拿东西轻,对于在活动中想交换活动内容的幼儿则要求他们先整理用过的材料,在进行新活动,这样,经过老师一段时间的帮助、监督,这些活动常规习惯的养成保证了游戏活动能井然有序的进行。
  三、教师深入指导游戏,确立幼儿主体地位。
   《纲要》中说,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活动区域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活动区的指导是根据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表现,随时给予帮助,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幼儿通过感知、体验、探索去获得新经验,促进幼儿积极有效地学习,这就要求老师要深入观察,通过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的特点,了解全班幼儿整体发展水平,观察幼儿不同领域的学习过程,注意发现幼儿学习中的规律,以便制定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活动内容,这样,活动区才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否则将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如智力拼图,在中班阶段,可把一张完整的挂图分割成24份、30份,让幼儿拼接,到大班,就可以把它平分成40份,或更多,同时,不同难度的拼图,也分别适合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这样,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棋类区,也准备各种棋:跳跳棋、象棋、飞行棋、动物棋等。就跳跳棋而言,又有难易玩法之分,适合每个幼儿;实验区的 活动指导是幼儿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如凸透镜的聚焦实验,有的幼儿在实验中背对光源,有的不会调节焦点。医院游戏也有简单的看病、吃药过渡到挂号、分科、把脉诊断等教复杂的环节;角色游戏区,由简单、独立角色发展为与其它角色融为一体,再现生活。建筑区由以个体为单位进行搭建进而与部分幼儿一起搭建,可有意识的将几个小朋友的建筑连成一片,最后有目的要求地将幼儿编成几组,让他们商量搭建内容,这样从易到难,逐步升级。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好奇好问的能力,幼儿的表现力在活动中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指导中,只有细致地观察幼儿的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合的材料,提出适宜的要求,掌握好指导的程度和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形成。
   综上所述,教师在区域活动的组织领导过程中应引导幼儿利用过去已有的经验和环境相互作用,在活动方式、认知策略,难易程度上允许幼儿有限度地去选择,允许幼儿多角度地操作使幼儿能在自己的认识水平、操作水平上进行学习,把环境中潜在的价值转化成真正的现实价值。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