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助场地器材,创设现实情境
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训练的场地和必要的体育器材,离开了这些设施,体育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运用好课堂教学的硬环境。根据体育训练的任务与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尽量拓展学生活动的时空,创造性地使用一些体育器材。关注体育器材在色彩、外形、功能上的科学搭配,让活动的场地、器材更为有效合理地组合,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中长跑是体育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项目,部分学生感觉运动量较大,常流露出畏难的情绪。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教师应统筹安排,巧妙挖掘、创新运用学校资源,因地制宜,创设出中长跑训练的情境。我把校园小道划分为几个固定的区域,冠上响亮的头衔,鼓励学生连续地进行闯关练习。在“勇士闯关”的情境中,学生不断给自己制订新的目标,并鼓励自己与同伴,逐一、分层突破,逐渐消除了训练时的恐惧感。大部分学生都能举重若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了体能素质。
二、角色模仿体验,再现模拟情境
情境教育理论主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趣、生动可感、让学生乐此不疲的环境。学生置身其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很容易被环境所感染,从而产生积极乐学的心态,这一心理环境对学习活动来说非常的重要。一旦学习者用主动、富有进取精神的态度去学习知识,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就会活跃,学习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设置分角色进行的体育活动,有对抗性比赛的,有合作性任务驱动的,学生对这样的活动形式很感兴趣,训练效果也比较显著。
为了提升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我设计了踩高跷的活动。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逐一让学生沿着宽度约为20厘米的窄木板进行来回地走动表演,只要脚面露出木板就算输。为了公正、公平,又组建了裁判组、运动员组和安全保障组。裁判组负责发号施令,对动作的规范性进行裁决,对比赛的结果进行考核,运动员组的成员都是要上台表演的学生,保障组的同学则2人一组,当别的同学经过窄木板时,他们位列左右,同运动员一同前进,防止发生意外摔倒。许多学生都认为这就是平衡木表演,比赛过程中表现出异常的兴奋。
角色模仿的情境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不同角色下的参与者的心理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各项体育活动任务。在上述活动中,裁判组的学生在今后的体育比赛活动中就能自觉地遵守活动的规章制度,理解了运动场上裁判的误判行为。保障组的同学在今后的运动中,时刻都能把“安全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放在心上。
三、音乐氛围渲染,展示情感情境
情境教育理论主张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科学性,且富有激情。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同时,要让学生心潮澎湃,增强其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是思维不竭的源泉。音乐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综合思维,因此它对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形象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促进想象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激发情感、集中注意力以及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等。”体育教学离不开思维的参与,更离不开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还能让学生精神振奋,身心愉悦。
在长跑活动中,我不仅仅给学生播放一些进行曲,还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曲目,当大多数学生处于运动的极点时,我选择一些舒缓、清新的钢琴曲;当跑步任务将要完成时,学生个个满怀希望冲刺时,我给大家播放节奏明朗、欢快的曲目,如《九九艳阳天》。在韵律操表演活动中,我除了按照规定选用配套的音乐外,还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结合动作的柔韧、刚健程度,恰当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为背景。倘若选择的音乐与韵律动作基本协调,学生在运动中则表现出自豪与满足的表情,反之则会用哄笑、滑稽的动作表示自己的否定。这一举措既考查了学生对韵律动作的理解程度,又满足了学生对音乐的美感追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这就要求体育教学活动的形式应丰富多彩,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发展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广大的体育教师要打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体育情境,进一步挖掘学生运动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生存方式。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