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

2016-06-12 09: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教学中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形,从小注意培养幼儿坚实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幼儿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

 

从现在标准来看,培养幼儿成为现代文明人,将来成为国家的有教养的人才,养成教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一定意义上分析看,社会越是进步,科学越是发展,就越需要重视养成教育。曾有一名人这样说过:良好习惯的养成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巨额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会享受他的无穷的利息。

 

可见,养成教育是提高幼儿素质的关键。那么,作为幼教工作者该如何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养成教育

 

  1. 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卫生影响人类的全部生活,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常规教育方法和制度规范影响方法为主。

 

2.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也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要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

 

幼儿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宿舍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生活习惯教育一般以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

 

  二、榜样示范,积极进取

 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

1. 以师为表,动之以情。由于幼儿模仿力强,思维具体形象,因而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成为幼儿的表率。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老师也要按照要求做到。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幼儿。

 

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如,见面有礼貌的问候,吃完饭打扫卫生,别人有需要帮助的事情主动帮忙等等。让幼儿知道良好的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2. 树立身边榜样,寻找现实闪光点。在集体生活中,群体之间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把优秀学生作为典范在全校宣传,这样典型、生动、具体、实在,更富有激励性和教育性。所以,我经常在班上表扬能按照要求做好的幼儿,针对每个幼儿某一方面的特点选择榜样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

 

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地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做,就会马上改正。

 

如,有的幼儿随地吐痰不讲卫生,我就请爱讲卫生的幼儿为他及全班小朋友做榜样,互相比较,让他们知道讲卫生的好处,经过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不断教育和训练,逐步在幼儿的思想上树立起讲卫生的观念。

 

  三、营造氛围,巩固养成教育

 

任何规范和要求都仅仅是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外因,激发、培养幼儿进行自我教育、集体教育才是根本。幼儿园的孩子最崇拜老师,期望当小老师、小干部,因此,老师要给幼儿创造一些自我管理的机会。

 

建立值日班长、值日组长制,每个小组长都不是固定的,而是每天或每周由幼儿自己评选出各方面都表现很好的幼儿来担任,担任小组长的幼儿可以帮助老师给小朋友分玩具、发餐具,这样让每位小朋友轮流尝试角色体验,既培养了责任心,又锻炼了幼儿的能力。

 

  幼儿年龄小,学得快也忘得快,容易出现反复。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集体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这样也能让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巩固。

 

  四、家园配合,形成家园教育一致性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离开家长的配合是不行的。因为现在的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小太阳小皇帝,很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视其良好的养成教育培养。

 

为了使孩子的养成教育不流于形式,克服幼儿在幼儿园习惯好,回家又是老样子的问题,我园首先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其次,各班建立了家园联系栏家长园地,每周布置养成教育的要求,并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教育方法。

 

最后,各班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园观看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以便及时地配合教育。

 

  作者:仲安义 来源:甘肃教育 2016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