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智能科技论文

高职院校“能力本位”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构建

2015-07-08 09: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2
  摘 要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并创造性的实施这是关键,本文以“能力本位”双师素质对专业团队建设的方法与手段进行阐述,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构建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 能力本位 教学团队 构建
  “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专业建设,加快课程改革,不断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教学团队的建设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供了保障,因此它的建设必须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互相协助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也就是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
  “能力本位”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实际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有发现、分析、解决的能力,以及协作、交往、心理承受等能力,这种以“能力本位”素质就是要通过教师来围绕能力来开展教学活动,突出能力的培养,强调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它最大特点就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能力,因此目标很具体,针对性强。
  一、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团队结构不合理
  具体体现在专业、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不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年龄结构的断层使得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总体偏低;职称结构在正高、副高职称的晋升潜力存在危机,还需有待调整;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较少,存在着学历结构层次偏低的现状。wWW.133229.CoM
  (二)“双师型”教师比例低
  目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新引进的人才方面的状况是青年教师比较多,大部分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不是很熟悉岗位实践,岗位的操作、指导能力相对欠缺,往往理论教学水平高却不能开展实践教学。
  (三)团队教育理念陈旧,缺乏凝聚力
  高职教育强调能力本位,是要求以活动实践带动教学,通过行为引导、技能示范的方式使学生对理论与技能融会贯通。反而教师还是没有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使教学缺乏积极性、创造性,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达到专业教学目标。有些教师只顾个体教学,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使整个教学团队无法形成统一的目标、采取一致的行动,无团队意识,缺乏团队凝聚力。
  二、“能力本位”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特征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强化高职办学特色,体现“能力本位”的高职教学宗旨,一般来说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改革方向清晰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目标是针对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密切联系行业企业,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特色。在教学改革上要凸显开创性和探索性,针对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整个教学团队集体绩效的重要标志。
  (二)合理的教学梯队,鲜明的团队精神
  教学团队有一定数量业务能力互补、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形成以中青年骨干为主体,既要有高水平的教学带头人,又有来自行业企业界的富含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应体现知识技能的互补,凭借团队成员知识能力的互补,来构建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教学团队对任务的完成要负有责任,能充分体验集体智慧带来的优势,享受团队发展取得的成果。
  (三)团队协同配合,管理有效
  高职课程体系已突出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等与实践课程、校内课程、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前后衔接和整合都需要教学团队成员协同配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内部管理是领导权和决策权共享的团队管理模式,教学团队带头人统领团队成员目标明确,协调行动,有效管理。
  三

、“能力本位”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构建
  构建“能力本位”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是要通过每个成员共同努力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促使团队绩效远远大于个体绩效之和。让整个团队由理论与实践技能互补,为共同的远景目标相互分工合作、承担责任,它强调的是需要共同努力完成集体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搭建教学团队成长平台
  专业建设要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针对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建立灵活多样的专业设置,重点培育和打造特色专业,以应用为主旨,不断突出人才定位的课程改革。使专业建设成为“能力本位”教学团队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平台,把课程改革作为培育教学团队的有效载体。
  高职院校推进课程体系建设要以“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内涵发展为依据,专业设置要突出职业性,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发展,重视建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质量影响比较大、覆盖面比较广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建立课程群、更新教学内容为手段,加大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形成有利于专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群。使专业建设结合课程的教学团队是以职业技术为核心,以体现职业技能优先、实践能力优先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二)完善教学团队发展政策和制度,健全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
  教学团队带头人是“能力本位”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骨干和核心。除了要学校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物质支持。教学团队要建设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必须要有一批具有较好的教学经验、教学技巧、实践技能,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团队带头人。充分发挥团队带头人的作用,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对成绩突出的带头人和成员给予物质、职称等方面的倾斜鼓励政策,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性的政策环境。
  在教学团队管理过程中,通过以绩效考评的方式来健全教学团队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将团队集体的绩效考评和成员个人的绩效考评相结合,依据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以业绩为核心,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集体绩效的重要标志,把同行的认可度作为重要指标,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并保证考评体系的公平、公正,实现对团队成员的有效激励,保证团队的高效运转。
  (三)构建技能互补、工学互动的教师团队师资结构
  “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对于整个教学团队师资结构的合理性来说,需要有一定数量、业务能力互补、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组成,既有专任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有来自于高校的、企业的教师,也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师。建设高职“能力本位”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既要有具有高职教育理念的专任教师,又有来自企业、行业界富含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以校企双方工学结合为合作平台,构成学校专职和企业兼职的两支力量,共享教学资源,人才双向互动,凭借团队成员知识和能力的优势互补,构建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达到教师团队师资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胡伏湘.教师团队建设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06.13(4).
  [2] 王旭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m].北京:建筑出版社.2004.
  [3] 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
  [4] 王树庭.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发展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5.2.
  [5] 姚裕群.团队建设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