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智能科技论文

智能手机在高校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2016-06-22 14: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当前高校教学中,利用智能科技手机开展教学已进入初步研究阶段。智能手机在高校教学中的表现维度有五个方面:1.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于教育信息化改革。2.智能手机软、硬件发展成熟,为参与教学提供技术支持。3.学校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阵地,直接关系改革的成败。4.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始著民,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开发适应智能手机的学习方法。5.教师要坚定改革信心,把创新与实践放在首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校教学中智能手机所处的地位与角色,明确智能手机在高校信息化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和实践意义。

 

  智能手机自问世以来,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内容倍受青年人尤其是高校学生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高校在校生的智能手机持有率已接近百分百。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一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智能手机深受学生喜爱,能否利用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为学习服务呢?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教育部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明确的政策促进教育信息化改革,教育工作者要跟紧时代潮流勇于创新,投身于教育信息化改革中去。

 

  (1)当前,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掀起了信息化改革的大潮,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可见,国家从政策层面大力提倡和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这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制度的保障,清楚地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避免了盲目性和混沌状态。

 

  (2)教育信息化改革在我国属发展阶段,需要花大力度加以推进和完善。教育部20123月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其中提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明确指明,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为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起步阶段,由于人们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多观念需要转变,很多做法需要尝试,很多传统需要颠覆……在历史发展的转折阶段,作为教育者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机遇,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遗余力地投身于改革中去。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软件与硬件的发展升级,为智能手机应用于教学提供了充分条件。

 

  (1)硬件上,智能手机的内存强大,并支持内存扩展,可以存储更大容量的数据文件;它小巧的体积,方便随身携带,为随时随地使用提供便利;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不再受限:一是拥有足够大的电容量,二是产生了移动电源。

 

  (2)软件上,网络接入速度加快,尤其4G手机的问世,可以迅速访问互联网,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无线网络信号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覆盖率增加,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省高校基本都达到这一目标;智能手机相关软件的开发为实现学习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如即时通讯,语音功能的开发等。

 

智能手机在高校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3.学校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阵地,应为改革者提供充足的濡养。

 

  (1)在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下,政府部门以下发通知和评估检查等方式,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实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都纷纷按照国家和政府的规定,增加资金投入,加强自身的硬件建成。如设立独立的信息中心,设立信息中心专业负责人,建设校园网络和信息化教室,进行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的培训,参加信息化项目比赛,在教改中侧重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立项比重,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及网络办公等等。

 

  (2)学校硬件建设上基本满足了信息化评估的指标要求,但思想认识还需提高。比如以上我们提到的无纸化办公、开视频会议、用微信群和QQ群发送通知,电子成绩单,学生成绩系统等信息化范例,我们通过智能手机几乎都可以操作。但事实是,如果我们在工作的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操作手机查询以上信息,人们就会以他在玩手机而论之。

 

  4.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始著民,他们对智能手机的态度非我们所能理解,教师应该采取大禹治水的办法因势利导,顺应之,利用之,因为疏通永远比拦堵更有效。

 

  手机的通讯功能已不十分重要,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的其它功能,如资讯功能、学习功能、娱乐功能等,笔者调查,近98%的学生把手机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几乎是离不开智能手机的。在他们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无论是学习方面问题还是生活方面的问题,学生们第一反应就是拿出手机上网查询。

 

  基于以上方面,再用传统的教学标准来衡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者要另辟蹊径,重新审视教学环境,制定教学规范,提高课堂活力。

 

  (1)教育者首先要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手机是娱乐工具,与学习无关。

 

  第二,上课看手机是不听课的表现。

 

  第三,好的课堂是专心听讲。

 

  第四,听讲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第五,每节课从头讲到尾才是负责任的老师。

 

  (2)面对信息时代,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掌握教学新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最大化。

 

  a.启发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已知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授之以渔的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b.探究式。学生独立研究,以开放性的课堂,团队合作的方式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学类型。

 

  c.讨论式。学生围绕题目,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d.参与式。让所有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参与,都是有均等的发展的机会。

 

  (3)教育者应大力开发智能手机的学习功能助力教学,大量国家精品课、资源共享课、微课的推出为学科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提供了基础。

 

  a.学生课前通过智能手机登陆知识界面学习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测试和答疑,实施颠倒课堂的教学方法。

 

  b.学生在课前或课上观看(学习)教学视频,掌握某知识点的学习方式,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方法。

 

  c.学生在课前或课上观看(学习)在线教学视频,掌握某些知识点或某项系统知识的学习方式,利用Moocs开展教学的方法。

 

  (4)教育者利用智能手机的辅助功能参与教学,即顺应了时代的特点,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有些时候,无声的交流更能贴近心与心的距离,更便于师生情感的沟通。

 

  a.利用QQ群或讨论组功能点名

 

  教师按学号以10人为一组,40人班级为四组,然后分四次下达命令,每次命令一组成员将本人学号以文字信息的方式发送至对话框,教师通过快速浏览每组学号,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点名工作。

 

  b.利用QQ群或讨论组等软件互动功能与学生实时交流,比如学生可将自己思考的答案或讨论结果以信息形式发送给教师,教师进行个别或全体点评。或者教师在课后作业环节给学生即时答疑解惑,即时反馈信息等。

 

  c.利用录像、播放功能生成视频案例,即时动态点评。如《教师口语》课中关于教育教学口语的内容,为便于点评案例,在学生表演时录像,然后通过大屏幕播放,实施动态点评。

 

  d.利用录音功能做听说辨音练习。如《普通话》语音教学、《英语口语》语音教学中,学生可以反复进行听说训练,不限时间和次数反复做听说练习。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又打消了学生的顾虑。

 

  e.利用照像或录像功能进行课堂记录。据观察,课堂上学生已经自觉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的照相和录像功能进行教学内容的记录和存贮。

 

  5.教师要坚定改革信心,把创新与实践放在首位。

 

  (1)信息化教学改革中,上有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教师进行信息化改革的信心倍增。

 

  从近年的信息化大赛参赛情况可见一斑,仅以我省教育厅举办的信息化大赛为例,近三年来,参赛选手逐年稳定增加,参赛作品数量和种类激增。自愿接受信息化培训的教师人数连年增加。从每年的参会、研讨、培训会来看,不但是年轻教师积极参加,中年以上教师也充满热情。这些充分说明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魔力,正期盼它越来越成熟、壮大。

 

  (2)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进程中也遇到一些困惑。

 

  第一,目前高校教学环境中智能手机处于尴尬的境况。处在夹缝中畏手畏脚的改革是难以获得收效的。

 

  第二,要转变学生的观念。一部分学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上课如果不从始至终地讲个不停,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的这一态度急需扭转。

 

  信息化时代,知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教师永远不要想着把自己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要想着从教师这学到以后会用到的全部知识。

 

  总而言之,智能手机将以灵活的姿态呈现在教学领域,这是勿庸置疑的。伴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不应取其精华,本着正视的态度,让智能手机助力教育的发展,必大有可为。

 

  作者:金延旭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6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