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应用电子技术论文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物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与破产风险关系研究

2023-12-09 15: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企业应如何把控供应链管理中的破产风险开展了积极探索,其中风险管理问题作为稳定公司绩效的主要手段一向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企业绩效涉及到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其理论基础在研究深入中不断更新,开拓了企业绩效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也为我们研究企业绩效与破产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奠定基础。是以本文运用我国物流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探究物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与破产风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就企业绩效在社会责任与破产风险关系的内在机制上的中介效应展开探讨,以期有助于防范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文献综述 
  现代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更受关注,对物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也成为了热点话题。对比物流企业社会责任和其他企业,其中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归纳总结现有研究文献,多数是以物流企业的功能要素为中心。Maignanet.al(2002)表明物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時必须注重采购方面的社会责任。Carter(2004)提出以人为本的物流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较高水平的采购责任,主要表现在善于循环利用企业设施设备,高效节约能源资源。SheuJB(2005)等学者选取物流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废旧品回收率、组织和政府补贴等指标,构建了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得出物流企业积极履行对社区、环境的责任,构建闭环供应链系统能显著提高供应链净利润。总结现有文献对物流企业社会责任范畴的理论研究,主要立足于物流企业经营活动的功能要素,而其研究对象多涉及到供应链的利益相关者,例如政府、社区、供应商、顾客等。 
  在物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和绩效的关系研究中,Fried-man(1962)提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增加其成本,减少利润,并且承担社会责任不利于企业提高竞争优势,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沈洪涛(2005)通过实证结果证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刘琪(2010)将研究企业限定为交通运输业及其相关辅助业,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交通运输类的上市公司履行对股东及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与其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但对其员工和政府履行社会责任与其企业绩效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对于社会责任和风险的研究,Spicer(1978)最早开始进行此项研究,他将环境保护控制报告数据作为变量度量企业社会责任,分析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总体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是最早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能降低企业风险的论证。Heinkeletal(2001)认为如果资本市场能够获取与企业社会责任效率相关的信息,就能推断这些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将能补偿其相关的风险,从而对风险进行调整使股票收益保持在均衡水平。可见直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如何影响企业风险的文献较少,特别是国内,大多数研究都是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能否提高企业价值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角度出发。 
  根据上述研究,本文针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第四季度-2015第三季度跨度十六期的季度数据进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和破产风险三者的内在联系。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综合前文国内外学者对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上市物流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员工、股东)和外部社会责任(政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是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责任的综合表现,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上市物流企业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的履行都对破产风险有正向影响。 
  上市物流企业履行内部责任及对员工和股东履行社会责任,分别通过员工工资和基本每股收益率来衡量。当企业履行内部社会责任时,有利于提高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工作积极性,帮助物流企业提升盈利能力。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上市物流企业绩效在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与破产风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上市物流企业履行外部责任即对政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时,通过良好的信用记录、企业形象等不仅能获得政府、债权人、供应商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保证物流企业的供应链有效运行,还有利于刺激消费,提高购买率,提升企业绩效或者抗风险能力。同时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对抗风险能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影响程度、如何影响都需要进一步分析。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3:上市物流企业社会绩效在企业外部社会责任与破产风险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四、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根据中国证监会2015最新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选取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板块中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股票市场71(剔除连续三年亏损有退市风险的*ST凤凰)家上市物流企业为样本,该板块一般流通股企业集中典型反映了我国上市物流业企业的运营情况,并运用其2011第四季度-2015第三季度跨度十六期的季度数据。上市物流企业的各类指标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数据分析处理采用了Eviews7.软件。

      2.变量选取 
  根据以上研究,各变量的指标选择如下: 
  (1)社会责任履行(X)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1):基本每股收益率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2):员工工资/主营业务收入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3):实际纳税/主营业务收入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4):长期资产负债率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5):应付账款比重 
  对股东履行社会责任(x6):销售增长率 
  (2)破产风险(Y) 
  Z-score破产指数=1.2*(营运资金/总资产)+1.4*(留存收益/总资产)+3.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0.6*(股權市价总值/总负债)+0.999*(销售额/总资产) 
  (3)企业绩效(M) 
  ROE(净资产收益率:m1)=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 
  TobinQ值(m2)=(权益的市场价值+总负债账面价值)/总资产的账面价值 
  3.模型构建 
  本文借鉴温忠麟等学者(2004)在系统分析Baron和Kenny(1986)提出的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得出一种可以做完全中介检验及部分中介检验的方法,构建以下模型验证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 
  假设H1的检验:用物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对破产风险进行回归看回归系数是否显著。 
  通过构建如下的模型,将2012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使用以下方程进行回归,以验证假设H1: 
  Ynit=α0+α1x1it+α2x2it+α3x3it+α4x4it+α5x5it+α6x6it+εit(1) 
  同理进行假设H2的检验:用物流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进行回归看回归系数是否显著来验证假设H2: 
  Mnit=β0+β1x1it+β2x2it+εit(2) 
  Ynit=χ0+χ1x1it+χ2x2it+χ3m1it+χ4m2it+εit(3) 
  同理进行假设H3的检验: 
  Mnit=δ0+δ1x3it+δ2x4it+δ3x5it+δ4x6it+εit(4) 
  Ynit=λ0+λ1x3it+λ2x4it+λ3x5it+λ4x6it+λ5m1it+λ6m2it+εit(5) 
  Ynit为被解释变量,代表运用物流业上市企业Z-score破产指数。x1it~x6it为解释变量,代表第i个物流上市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季度期间第t期履行的社会责任程度,αi~λi是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对应的参数估计,通过前述分析,认为物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破产风险有相同的边际影响,所以参数不变。εit为模型的随机误差项。 
  五、实证研究 
  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表1的Hausman检验结果判断,更适合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拒绝了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因此,我们最终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作为回归模型。 
  表2列示了样本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的方程回归结果。对方程(1)的回归结果显示:将破产风险的Z-score指数设为因变量,将自变量企业社会责任放入层次回归方程,得出层次回归的结果(模型5)。 
  从模型5中可以看出,对股东、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破产风险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对政府、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对破产风险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弱,假设1得到了充分认证。 
  采用Baron和Kenny(1986)对中介效应的分析步骤,通过层次回归分析法检验企业绩效在履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员工、股东)和破产风险之间起的中介作用。根据表4假设检验结果,履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破产风险有显著影响(模型5)。同时履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m1、m2)也有显著影响(模型1、模型3)。当加入中介变量企业绩效后,履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破产风险的影响变为不显著,而企业绩效对破产风险有显著影响(模型6)。因此,根据结果可以得出:物流企业绩效在履行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与抗风险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支持了假设2。 
  根据假设2的分析步骤同理可得,物流企业绩效在履行企业外部社会责任与抗风险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支持了假设3。 
  六、结论 
  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物流上市企业2011第四季度-2015第三季度跨度十六期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现代经济背景下,基于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破产风险的内在关系机制。本文实证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预期:若企业弱化对各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的履行将导致企业绩效的贬损,从而影响其对抗来自企业运营等各方面风险的能力。因此,本文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物流上市企业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带动整个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国家大力支持物流行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物流行业发展,可以采用媒体宣传和线上网络等平台引导物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应推动物流企业与政府之间、与其它物流企业间、供应链节点间的合作,帮助物流上市企业满足政府、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第二,物流上市企业应转变发展观念,将履行社会责任摆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根据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充分验证了物流上市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因此物流企业首先应该转变对社会责任的传统观点,真正将社会责任内化为企业的发展战略。 
  第三,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来看,物流上市企业绩效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抗风险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是同盈同损的关系,这就要求物流上市企业能切实维护各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减少利益受损害的事情发生,把眼光放长远,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以提高企业“软实力”。

       本文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未来还能继续开展如下研究:对于第三方物流行业,其面对的风险包含经营风险、法律风险、信贷风险等,因此对物流上市企业风险的研究应是全面的,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需要下一步再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温宏伟.物流企业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2]Maignan I,Ferrell O 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arketing: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4,32(1):3-19. 
  [3]Carter C R,Jennings M M.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02, 38(1):37-52. 
  [4]Sheu J B, Chou Y H,Hu C C. An integrated logistics operational model for green-supply chain manage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5,41(4):287-313. 
  [5]Friedman M. A Friedman Doctrin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J].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970, 32-33. 
  [6]沈洪濤.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5. 
  [7]刘琪.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交通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J].江苏商论,2010(6):146-148. 
  [8]Spicer B H. Investors,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 Empirical Study[J].Accounting Review, 1978, 53(1):94-111. 
  [9]Shane P B, Spicer B H. Market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duced outside the Firm[J]. Accounting Review, 1983, 58(3):521-538. 
  作者简介:王煜丹(1991.12- ),女,汉族,籍贯:江苏无锡,江南大学商学院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在读,指导教师:李峰副教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