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应用电子技术论文

利用校内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大学生创业技能提升

2015-12-14 14: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技能的普遍现状,以及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特点,讨论了如何以校内电子商务为平台,全方位、全过程的提升学生创业技能,建立与提升创业技能目标相匹配的课程结构、师资结构、活动结构、资源结构等基本框架和操作办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子商务;大学生创业
1.引言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又能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不仅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方法、制度环境等方面深化改革,高职院校还要营造鼓励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提供学生创业的商务平台,构建大学生创业技能提升的支撑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创业教育在国外早已蔚然成风,在很多国家,大学设置有独立的创业课程,出台创业培训和创业促进法,营造创业文化和氛围,对学生帮助很大。目前,各高职院校相对会重视创业知识、技术,但普遍存在忽略创业精神、创业实践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构建校内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的问题。
2.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技能现状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权威教育数据咨询研究公司麦可思对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调查结果近日出炉,调查显示,2010届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了1.5%,比2009届(1.2%)高0.3个百分点。其中,2010届本科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0.9%,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2%。而另外有数据表明,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则高达20%-30%。
  另调查还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绝对人数少,创业项目科技含量低,而且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显得落差较大。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低,并不能简单归咎为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高校的创业教育严重滞后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在于通过大学生创业拉动就业率,而在于营造一种浓厚的创业氛围。
3.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
  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折射出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尴尬处境。我国也早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在国外,英、美等很多国家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始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如白森院于1967年最开始进行创业教育,1979年设立了创业专业和创业教育中心,麻省理工大学从1990年来已经举办了多次创业计划竞赛等等。而作为创业教育活动开展最成熟的英国来说,不仅其大学培训教师多有实际管理经验、创立过自己的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创业活动使学生获得"近似的创业经验",同时学校还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创业指导,如拉夫堡大学规定该校"学生创新和创业奖学金的获得者将享受一揽子创业指导。
  相比较这些,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少部分高校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而且基本上仍属于辅助课程,其中大多又是引进国外的教育课程,很少针对中国文化、学校特色进行系统研究和修订。调查发现,有12.54%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几乎没有任何创业教育,有8.07%的学生不了解自己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高达39.5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的创业教育"很一般",只有12.23%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的创业教育还不错。
4.如何利用校内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大学生创业技能提升的支撑体系
4.1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内容
  创业课程设置是创业教育系统工程的枢纽和核心,决定着创业人才的生存空间与发展价值。一个合理、优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业教育的整体功能,从而有效地实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近十年来,我国高校的专业种类和数量大幅减少,然而反映在教学计划上,专业课程仍然占了学生的60%,有的学校甚至超过这个比例。所以高职院校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强调和尊重学生参与课程设置的权利,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使学生尽可以的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修课程,相应增加创业课程。
4.2调整师资结构,引进企业人才
  为全面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引入企业理念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的作用。企业人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同教师、企业员工、创业实践专家等之间进行个体与个体的交流,注重于挑战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师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等方面的思维成见。
4.3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点燃大学生创业激情
  激情不仅是大学生创业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与积极的大学生创业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后现代课程学者小威廉姆.多尔教授说过:"我们需要将科学得理性与逻辑、故事的想象力与文化,以及精神的活力与创造力结合起来的课程"。
  创业精神可以激发一个人去追求、去学习、去掌握创业本领,实施创业行为,产生创业效果。然而,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的恰恰是全方位的能力、素质及创新创业精神,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过程中,培育良好的创业精神是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另外同时要引导大学生保持一份理性与冷静,要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困难、勇于面对困难的意志品质,在保持激情的同时不断地磨炼自己,增进创业技巧,积累创业经验,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才有可能真正走向成功的彼岸。
4.4利用校内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大学生真实创业学习环境
  我们把创业能力培养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导向,而目前大多高校的电子商务软件多是模拟某一商业运作模式,是对现有企业流程的简单粗略仿真练习,难以反映真实的企业运营环境,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院投入了1400万建设国家级的全国一流的示范性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这是一个基于校园网实验管理系统,集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共享性、产学研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工程。形成了以专项能力培养为特征的连锁经营、物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商务策划、会计与投资、旅游与会展等七个实训中心。此外,在实训与创业体系化方面我院还投入120万元,建成了以综合经营能力培养为特征的拥有22间学 生门店、1000平米经营面积的实践创业型大学生创业园。由学校、教师共同投资30万元,建成了以实战经营能力为特征的产学结合的Youngo(雅购)校园超市,由4名学生主管、40名左右的学生员工负责经营,已经形成规范的经营体系。
  其中,电子商务专业构建了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创建大学生网上创业平台,以中国热淘网为主展开,该网与南京迪软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的电子商务B2C、C2C网络真实交易平台,可供学生从事网上真实创业,打造了真实的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训平台。
  热淘网相关项目的开发以及开发成功后平台的运行,均依托电子商务实训中心,相关前后台服务器与"电子商务实训室"、"网上创业实训室"融为一体,进一步拓展其实验实训课程范围和实践深度。目前,已经有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网上创业实训室进行创业实训,网上开店,并进行前、后台管理实训,其中03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李海艳、04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徐继平、韩伟通过网上创业实训的实战,在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大赛的比赛中取得江苏赛区第一名至第三名、全国总决赛两个银奖一个优秀奖的优异成绩,他们开设的网店参加全国网络营销决赛取得销售额和总成绩全国第12、13、14名的好成绩,带动了大学生创业的浪潮。
5.结束语
  我国高职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还处在探索试点阶段,各高职院校相对重视创业知识、技术,但普遍存在忽略创业精神、创业实践的问题,还需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先进教育理念,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探索、创建符合中国国情、校情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模式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的规范、机制、政策等等。
  
参考文献:
[1]黄淑兰.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M].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0.
[2]李青.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探索[M].教育与职业.2010
[3]陈向华、王克富.基于创业教育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M].电子商务.2008. 
[4]王兆明.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校内方案支撑材料.20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