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实施研究

2016-02-03 10: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企业信息化建设采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内部与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其木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总体来说我国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展开阶段,发展阶段。

 

  进人第四个阶段后,中国制造业大都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引人了各种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由于软件投人的收效缓慢,企业高层认识不足,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知识的了解,导致资金投人不到位。第二:企业的战略支持能力差,制度不健全,缺乏配套的企业管理机制,没有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考虑,指定统一的发展规划。第三:信息技术产品和业务需求之间的背离,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盲目引人并不适合企业木身的信息技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各部门各企业也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信息孤岛,信息集成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第四:对引人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后期维护跟不上,二次开发难度大,极大降低了预期效益,等到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时,前期的建设反而成了阻碍,给后期信息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SunHeeLee(2007)提出了针对于铸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其一级指标分别为信息化基础、信息系统和信息协作。MeinyunZuo(2007)修正了信息化的成熟度模型,提出了新的信息化指标,分别为技术支持水平、资源整合水平、管理优化水平、战略支持水平和持续改进水平。L.S.Iliadis(2008)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部分行业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研究。

 

  1制造企业信息化实施

 

  1.1信息化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有一句老话: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信息系统的实施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而信息系统的成功运行则是基于对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因此,理顺企业的数据流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管理水平进行量化的过程,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信息化的基础,制造企业也不例外。对企业进行深度调研,分析产品类型、客户情况、市场定位及企业现有体制等详细情况,从而得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企业信息化瓶颈,并找到突破口。管理层需要解决优化业务流程,要有信息化的意识。

 

  信息化建设需要组织与制度保障,建立一把手为领导的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建立适合于信息化系统运行的制度保障,包括:卜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安全与监察制度、数据的安全与保密制度、数据的录人制度、项目计划考核制度及各种管理制度。高层管理人员要进行信息化培训,加强信息化建设理念,及现代化管理理念。信息化建设中必须注重整个信息化过程的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每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以及适合的管理手段,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分散的开发一些独立的信息系统是跟不上信息化发展需求的,不能单纯考虑各部门自己的需求,必须在业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商务活动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有统一的规划。

 

  为促进信息化环境下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Zhou,Jian等人提出了一套基于35个产业界和6个省市的3000家工业企业的应用实践,提出了一套针对工业企业信息化和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从生产、管理和价值链的三个维度,从层次、能力评价、有效性和效率评价等方面构建了信息化与产业化评价体系。对相关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结构原理,以及一个通用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值得借鉴。

 

  1.2信息化实施相关技术

 

  分析信息系统集成问题的着眼点应放在基础数据信息流上,通过基础数据信息流集成企业各部门的主要功能,可以建立起稳定、灵活的全企业集成化的信息系统模型,有效地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因此,建设企业信息化平台要以基础数据为根木,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为指导,以领先的技术为辅助。实现企业上下业务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互通互联,共建共享,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与企业管理改革的进程协调发展。采用三层组织,对系统平台建设需要考虑二次开发的可能性及难度。要考虑企业外部网和内部网的有效集成,使客户及时查询订单执行情况,要考虑信息安全策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实施统一的ERP项目,是解决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好方法,整体目标可覆盖生产计划与执行管理业务、质量管理业务、采购管理业务、库存管理业务、销售管理业务、财务管理业务、报表展示、条码管理等各项核心业务,应用SAP系统的各个模块和适当的二次开发,结合业务持续改进,提高整个企业的业务协同管理能力。实现企业的统一信息管理平台。

 

  4数据库与信息管理

 

  搭建系统平台框架,可以采用B/S结构可以使企.I业通过TCP/IP实现跨区域的局域网互联,集成企业不同部门的所有系统形成企业内部网,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共享。B/S三层架构可以将业务管理和统一服务集成到客户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和负载平衡能力。

 

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实施研究


  1.3新技术在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Xiang-taoChen等人针对齿轮企、业有针对性的异构应用系统中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信息集成平台的功能结构,构建网络化制造(IIPGENM)信息集成平台,基于SOAwebservices来实现应用集成和软件架构。ERPPDM实现有效的订单分配,生产调度,工艺调整等,以动态指导制造并实现企业的信息管理和网络化制造。企业内部用户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直接接人平台,外部和合作用户可通过穿越防火墙,远程访问网络平台。

 

  为提高制造企业信息集成水平,张峰,薛惠锋等人分析云的集成逻辑结构及集成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集成平台,加人了SOA服务,作为突破建立云集成架构的一种方法。集成平台封装了SOA技术细节的复杂性,使基于SOA的应用系统构建、操作和维护更容易更高效。

 

  云计算可以有效地降低信息技术的投资和风险,在少投人、短周期内获得信息服务,以提高企业对业务变化的响应能力。周志英提出了综合物流资源服务平台的逻辑模型和功能模块,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综合物流资源服务平台体系结构。建立了云计算架构,包括基础层、应用层和服务提供层。这种模式催生了新的市场和新的服务物流。

 

  由此可见,SOAwebservices等技术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随着云计算应用的逐渐普及,势必会应用到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但是云计算环境下,软件技术及构架都发生了转变,软件开发必须要做出调整,因此,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平台构建还有很多技术需要研究。

 

  2产业集群信息化

 

  当今,产业集群这一突出的经济现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扩大了产品意识,产生了品牌效应。另一方面,激烈竞争使整个集群的优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以合作为基础,功能互补,拓展了单一企业的生存空间。资源整合和服务提供平台,系统资源和知识服务,集群内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木和风险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使集群内的资源得到系统的分配,产业化结构得到全面优化。

 

  在制造业集群中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属共生关系,只有集群实现综合信息战略,才能从整体提升集群竞争力,实现信息技术升级,从而使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制造集群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由制造资源配置系统、企业信息化支撑系统、软件共享系统组成,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企业界、学术界和政府有机地协调起来,建立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服务平台。

 

  3结论

 

  制作企业虽然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缺乏深度也广度,甚至产生了信息孤岛,没有发挥出信息集成的优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评价体系,同时引人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构建信息化平台,平台架构可以米取B/S结构,集成SOAwebservices等技术。云计算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环境和平台,另外,建立产业集群中的新型网络化信息化平台,为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