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限娱令”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受到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电视娱乐节目和道德建设类节目。笔者从青年亚文化角度出发,为“限娱”后的电视娱乐节目和道德建设节目在青少年教育和社会公德传扬等方面的突破性发展探路,提出两个类型的节目今后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的建议。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 电视娱乐节目; 电视道德建设类节目
近年来,在全民娱乐的大背景下,一波又一波的娱乐节目席卷而来。一方面,这些节目确实丰富了电视荧屏,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然而,另一方面,这些节目质量良莠不齐,良少莠多,大部分节目形态雷同、品位低俗,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整改这些问题,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通称“限娱令”,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控制娱乐节目数量,并要求各大卫视须开办道德建设类栏目。
“限娱令”下发后,机遇与挑战并存。数量众多的电视娱乐节目何去何从、道德建设类节目会不会形同虚设成为人们最关注的内容。这两种类型的节目虽然一个偏重“乐”,一个偏重“教”,但是有一个共同特点:青年是他们主要的目标受众。娱乐节目要得到青年的关注获得收视率,道德建设节目的教育内容要被这一群体认同和接受才有意义。那么,它们就不得不重视青年群体的代表文化—青年亚文化。因此,笔者谨从青年亚文化视角探路“限娱”后电视娱乐节目和道德建设类节目。
1 当前中国的青年亚文化
据美国学者戴维·波普诺对亚文化的界定,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当这一界定中的“某一群体”指的是青年群体时,这种群体文化就是青年亚文化。在不同的主流文化背景、不同的时期中,青年亚文化也各有自身的特点。从文化背景看,英国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年亚文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阶级对立下的仪式抵抗,主要特性是阶级性。然而在中国,社会阶级早已不存在,对于青年而言与父辈的代际矛盾才是主要矛盾。从时期看,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强大,使青年亚文化那种“披头士列侬式”“充满愤怒”的抗争意识弱化,即反叛阶级、种族、性别主流文化的意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父辈文化。
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特点表现为“青春性”、“娱乐性”和“消费性”。青春性是指青年亚群体成长在不同价值观主导的环境下,与父辈有不同的理想、价值判断和人生追求,他们希望彰显青春个性,表达自我存在,其行为模式带有反传统、叛逆的色彩。娱乐性是指亚文化青年用一种诙谐搞怪、玩世不恭的态度解读一切社会事件,将严肃的事件用轻松甚至嘲弄的态度对待,以标榜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同时,由于急于标榜自己的“亚群体”身份他们往往放弃深层理性思考,为了获得娱乐效果容易对事件做极端、片面的判断。由于没有深入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他们对狂欢的、感性的活动更为热衷。这可以看作是狂热的全民娱乐现象诞生的原因之一。消费性是指亚文化青年通过不同于父辈群体的消费对象和消费习惯来获得团体认同。
青年亚文化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难以计数的。“粉丝”、“狂欢”、“表现主义”、“吸毒”、“恶搞”、“摇滚”、“玩耍”、“哈韩”……显然,青年亚文化对青年的影响有利有弊,需要通过教育对其进行引导,以完成和主流文化的对接整合。否则,正如有学者所言:“如果没有一个被青年广泛认同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没有一个对社会所有成员具有高度包容性的价值观系统,就不能将青年亚文化中蕴藏的多元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形成有机协调的统一整体,就会造成社会的分化与不和谐”。
事实上,当前中国的青年亚文化是青年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对主流文化的一种防范性适应,它本身不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本质上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的,最终也会像主流文化妥协。然而,在主流群体强势的话语权面前,缺乏话语权的他们往往对此带有抵触情绪。这使得对青年亚文化的引导要用青年亚文化的方式,隐性教育的效果远远会比居高临下的说教式的教育要好。
据此,可以看出电视娱乐节目就是引导青年亚文化很好的载体。而道德建设类节目也要特别注意寓教于乐的艺术和技巧。如何通过这两个类型的节目引导青年亚文化完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接整合,正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2 探路“限娱”后的电视娱乐节目
“限娱”其实并不是对当前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打击,而且一种整改和重建。“限娱令”中明确要求:省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均须建立专门收听收看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重点跟踪检查广播电视过度娱乐化和低俗问题。这和引导青年亚文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是一致的。那么,在这次大规模限额之后还有幸生存的节目,就必须要重视提高节目品位、增强节目的社会功能。
在大量质量不高的娱乐节目高强度的轰炸下,青年亚文化群体已经开始产生审美疲劳。不管节目自身发展要求还是客观环境要求,电视娱乐节目都必须要开始注重对青年亚文化有积极的反馈。事实上,真正能够比较长久地受到青年观众欢迎的娱乐节目,不仅懂得巧妙利用青年亚文化元素使节目受到青年的喜爱,还懂得用同样的方式使观众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价值观的内容。这种既能娱乐身心,又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节目是不会因为“限娱”而被淘汰的。这也是“限娱”后娱乐节目想要兼得收视率和社会功能的必由之路。
在其民族主义情绪较浓的大背景下,韩国大型的娱乐节目都很重视社会功能,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在韩国最热的综艺节目《两天一夜》中,其节目官方介绍开篇为:“我们美丽的祖国——韩国!三千里锦绣江山,既有我们熟悉的地方也有不为人知的乐土”!不难看出渗透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而艺人在节目里也不是唱歌跳舞,而是到韩国的偏远乡村或无人岛屿度过极为艰难甚至危险的两天一夜。但是为了得到善款捐赠给公益事业,这些艺人都展现出言出必行、不畏艰难的品格,感动和激励了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说是娱乐节目“寓教于乐”的成功代表。
放眼国内,湖南卫视的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在对青年亚文化的利用和引导上是先行一步的。节目采取的就是隐形教育的形
式,用娱乐的方式普及礼仪公德的内容。
在节目主持人方面,《天天向上》采用主持群的方式,主持人相互玩耍打闹,还有来自韩国的帅哥小五,这是运用了青年亚文化的“哈韩”、“玩耍”元素。而占据主持人中心地位的是汪涵,兼有资历与内涵的他却是主流文化的代表,倡导的是主流的价值观。为什么青年亚群体对他不但不排斥而且敬爱有加?正是因为汪涵懂得引导青年亚文化的技巧。一方面,他不但不用俯视的视角对话青年亚群体,而且经常假装什么都不懂,“虚心”向年轻人学习最潮流的知识。缺乏社会认同感的亚群体正是需要获得这种和主流群体平等交流、被其认同的机会。另一方面,汪涵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也迎合了青年亚文化的娱乐性。由他来普及社会礼仪公德,很容易获得青年亚群体的认同。
在嘉宾构成方面,不仅有迎合粉丝文化的明星,更创造性地推出了“新时代榜样”,大都是在某方面有所作为的80后、90后甚至00后。被父辈成人社会边缘化的青年渴望群体认同感,因此属于同一群体的嘉宾能更好地发挥榜样的力量。主持人也摒弃了喊口号、歌颂等为强调个性的青年亚群体所不满的传统形式,取而代之以形式多样的访谈,让这一群体的观众了解这些嘉宾,从而达到为他们喝彩,在潜移默化中激励自我的效果。
在节目设计方面,不仅有欧美风的开场、时尚动感的串场舞蹈等潮流元素吸引青年亚群体观众,也设计了搞笑的小剧情宣扬社会公德礼仪。剧中的小男孩并不是好学生好孩子的代表,具有反叛性,搞怪可爱,有个性更真实,具有青年亚群体的行为模式特点。
《天天向上》自开播以来一直备受青年群体的青睐,早在09年就拿到全国收视冠军,至今也依然热度不减。受其娱乐节目性质的制约,《天天向上》在实践中并不能完全符合其“礼仪公德脱口秀”的定位。然而,它毕竟在对青年亚文化的利用和引导上开创了一种模式,值得其他娱乐节目借鉴。但是借鉴的不应该是节目的形式,而是这种强调“寓教于乐”的节目制作理念、这种利用和引导青年亚文化的艺术技巧。
3 探路“限娱”后的道德建设类节目
笔者认为,父辈文化和青年亚文化在情感接受形式、价值观、行为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对父辈群体的道德建设和对青年亚群体的道德建设不能搞“一刀切”,要“因材施教”。这里指的道德建设类节目专指以青年亚群体为主要建设对象的节目。
不同于娱乐节目在乐中辅助于“教”,道德建设类节目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育功能。从现实的需要看,这类节目是合乎时宜的。由于缺乏对青年亚文化的利用和引导意识,一方面导致中国电视节目制作出现了“低俗=收视率”的错误观念,其粗俗的内容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最终使得广电总局不得不下发“限娱令”;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宣扬主流价值观的节目不受青年亚群体的欢迎。
青年亚群体有其不同于父辈文化的情感形式,若一味地用父辈的情感形式去打动、教化这一群体不仅很难产生效果甚至可以还会引来青年亚群体的反感。我们可以预见即将有一批道德建设类节目搬上荧屏,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若不做出改变,不仅不能一扫此前电视荧屏的低俗风气,对卫视和观众来说还增加了一大批累赘。尤其是“道德建设”这一主流色彩极强的词本身就属于青年亚群体排斥的范围之内,因此在节目制作中要特别注意有技巧地对青年亚文化进行引导,找出此前此类节目失败的症结,对症下药。
首先,要摒弃“主流”与“非主流”、“长辈”与“晚辈”的观念,以平视的视角对话青年亚群体。对父辈文化的抵抗以及强烈的自我身份认同需求,使他们难以接受主流群体的俯视视角,由此对主流文化也产生抵触情绪。前面也提到,青年亚群体本身并不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只是反感主流群体的倡导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若还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居高临下地说教,只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在节目制作中,主持人以及其他发言人不宜选择主流行为模式的典型代表,宜用像汪涵这样拥有主流价值观但又以平视的视角看待这一群体的主持人,或任用拥有积极价值观的青年亚群体成员,降低青年亚群体对这类节目的排斥心理。
其次,正确对待青年亚文化和青年亚群体,不要把“道德建设”误认为是“道德拯救”。“颓废”、“无知”是很多父辈群体对青年亚群体的片面认识。事实上,青年亚文化中有很多积极的成分,给社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对社会发展也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因此,一方面,节目制作的理念不能是“普渡众生”的道德拯救,而是要充分肯定、倡导、宣扬青年亚文化中积极的因素,客观剖析其消极因素的危害,用贴合这一群体实际的案例和符合这一群体审美习惯的艺术形式,强化这一群体对真、善、美的尊重和追求,引导青年亚文化抛弃其消极的成分。另一方面,不能排斥在节目中运用积极的青年亚文化因素。个性榜样、时尚元素等都是可取的。
再者,深入了解青年亚群体的需求,尊重他们无害于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切忌把父辈文化的价值评判和经验强硬地灌输给他们。父辈群体以其多年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对现实具有较充分的认识,因此在青年亚群体的价值选择上确实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青年亚群体成长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中,加上涉世未深,很难对父辈的经验产生兴趣或认同感。因此在节目制作时要充分考虑到青年亚群体涉世未深经历尚浅的特点,“纸上得来终觉浅”,最好用代表成员模拟体验的方式让他们更真实地去感受,才能理解到主流文化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深刻内涵。
最后,要特别注意用积极的,同时又为青年亚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作为道德建设的载体。能够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的必要前提是青年亚群体愿意接受节目传达的价值观念,这就需要节目获得青年亚群体的认可。要抛开道德建设节目严肃的、不容娱乐的观念,适度引入娱乐成分,只要不要变成娱乐节目即可。对于青年亚文化,要“取之于青年,用之于青年”,运用其中积极的元素作为教育的载体。青年亚群体的娱乐特性使得他们更愿意在快乐中主动学习,而不愿又上一节课外的思想政治课。
如果主流群体定位的道德建设类节目能够获得青年亚群体的喜爱和认同,其现实意义远不仅仅在于帮助青年亚群体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在弱化青年亚群体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增强主亚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完成青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价值整合等方面都能产生积极的、不容小觑的影响。
我们应当看到,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应该用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内容,即讲究“乐”,然而,它同时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忽视“教”。尤其当目标受众为青年亚群体时,对电视节目“乐”与“教”相结合的要求就更高。寓教于乐,抵制低俗,是“限娱”后电视娱乐节目和道德建设节目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