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在教育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2015-12-14 14: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在教育创新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思维;课程整合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序幕由此拉开。至今,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过了11年历程。虽然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比校短,但它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它对其它学科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原来的计算机课主要是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而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实现终生学习的能力。
  当今世界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要适应未来的信息化社会,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21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极具远见地对基础教育提出了从培养目标到课程内容的信息课程要求。我国也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课教学在实现教育创新过程中,有着绝对重要和其他学科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 信息技术教学与时俱进,课堂上所涉及的内容往住是当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若想激发创造性思维,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的源泉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实,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要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情境预设和教学任务,而引入的内容有时不采用教材上的,教师设计的都是当今社会人们最关心最流行的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前几年太阳能的利用刚刚起步,在word讲解中常常是以“太阳能利用”为例进行讲解,意在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合理利用太阳能的情感教育;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永久关心的话题,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身为新一代的地球公民,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保护地球的重任,从现在开始、从我作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学生主动去改掉以往的坏习惯,爱护地球、保护地球;今年上海在举办世博会,我们在课堂上又可以引入世博会为主题来讲解word的应用,让学生上网去游览世博网站,下载喜欢的场馆,制作成word文档,要求图文混排。这样的任务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既让学生完成了学习word知识的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热爱我们越来越强大的祖国、关心世博会的情操。
  二、 信息技术教学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有重要意义。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也要注重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既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以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创新教学的模式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使他们在提问中产生怀疑,从怀疑中引起反思,再由反思导致探索,又由探索促成创造,从而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实现由教师提出问题到由学生提出问题的逐渐过渡。因此,教师在开始时就必须努力诱导学生开动脑筋、激活思维,以帮助他们克服思维惰性,并摆脱旧思想的束缚。此外,还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只有这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并最终促进创造力的飞速提高。同时,也只有将创新思想纳入到备课中加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才能卓有成效地解决学生在探索或学习中的问题,使他们真正体会创新的意义,并在探索中受到启发,从而获得创新的动力。
  例如:在word教学中对文档的格式修饰——“制作太阳能产品说明书”,教师一般不做统一要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自行创作自己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展示一些有创意的作品,让该学生自己阐述设计理念,供大家参考。学生们在这种不断吸取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增加了自信心和创作欲望。作品最终设计的结果并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同学们的这种相互学习、共同创作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当教师通过大屏幕将一幅幅作品展示出来,同学们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创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创作增强了自信心。
  又如在讲解flash文字动画时,教师不会先演示制作步骤,而是先演示动画成品给学生们——文字是由淡到深从左侧移入舞台中央,停留一会儿后,再由中央由深到淡移出舞台。教师之后提问:“这个动画分为几过程?要完成这几个过程要插入几个关键帧?”同学们争相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最终统一出正确的答案——分为三个过程,需要插入三个关键帧(加上原来就有的第一帧,共四个关键帧)。这时教师再启发学生观察每一关键帧有什么不同?同学们经过观察思考总结出——第一个关键帧时文字是淡的,每二个关键帧时文字是深的,第二关键帧到第三关键帧文字保持不变,第四关键帧又变为淡的。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同学们把制作这个动画的的关键点全部掌握,教师只要点一下如何设置属性为深、淡就可以了。教师让学生制作这个动画不是让学生学会制作这个作品就可以,而是要培养学生动画制作的思考过程,不管以后创作怎样的动画,同学们都知道先思考、分析、再创作,创造思维得到了升华。
  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这种培养学生创造思 维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三、 信息技术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目前,网络和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多,学校每个教室里都装有投影仪、电脑等设备,而且都能上网,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上课会更加精彩。当然学生课前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比如,教师在讲解某一著名作家写的某篇文章前,可以让学生去先了解该作家的生平事迹以及其它作品。学生应用网络搜索做好课前功课,当他真正在课堂学习该作家的文章时,会更好地领悟文章中的真谛,课前应用信息技术的学习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现在信息技术课上也注重与其他学科整合。如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多地应用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其他学科知识作为主题内容,如科学、语文等科目。在信息技术课上应用学生熟悉的学科知识,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其它学科中的困惑,又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信息技术课所要求的知识目标,真是起到了双赢的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在教育创新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可以与时俱进,与社会需求接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与其它学科整合,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高文献.培养创新理念,鼓励大胆探索[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2.
  [3]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