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创新元素的挖掘的方式创新

2015-11-11 09: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学校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更注重的是知识、操作的讲授,但在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方面却很不足。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两个培养”,即培养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准确把握,积极研究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发展个性,提供创新土壤,培养创新习惯,综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创新的源动力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必须牢抓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才能收获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
  例如在教授指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联网玩《金山打字通》中的“警察抓小偷”,然后选出全班打字最快的学生和教师比赛。比赛中学生大喊:“老师打得好快!”“老师,能教教我吗?”“我也想学!”教室里顿时一片沸腾。这时候,教师再讲解指法,学生就不觉得枯燥了,反而学得很认真。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激活了学生的创新细胞,有了这份自信心,一定会使他们迸发出更多、更亮的创造思维的火花。
  二、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创新创造环境
  现代教学新理念要求教师应走近学生,俯下身与学生平等对话与沟通。试想教师始终占领着讲台,学生敢想而不敢言,那优化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将会变成纸上谈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协助探索的姿态尊重学生的个体表现,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思考等机会,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创新潜力,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展开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鼓励和评价,如“你可以的”、“差一点就做得更完美了”、“相信你下一次会做得更好”等,切忌讽刺、挖苦、冷笑和训斥,允许学生有别于常规的想法、做法和回答,给他们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创新的种子在肥沃的土壤中尽快生根、发芽。
  三、鼓励“标新立异”,让学生动手创新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要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丰富多彩、生动的教学形式,适配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天性,全程诱导学生进行创新,久之将强化为一种固有的内在思维习惯。因此教师讲课要有艺术性,语言要风趣幽默,活用肢体语言感染学生;采用计算机从各个角度展示现代教育技术的无穷魅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在课堂中开展独特的群体创造性学习活动并使学生有机配合,进一步培养他们合作互学、团结共进的习惯,以达众木成林之效。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PowerPoint”知识的时候,先展示一些往届学生制作的精美PPT,让学生感受多媒体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魅力,萌生动手操作的愿望。适时再激励学生:“这些作品都是往届学生制作的,只要你们稍微动动脑筋,就一定比他们做得更好、更炫。”学生开始按照自己的设想大胆摸索、创新,对文稿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修饰,教师在巡视中,仔细观察每名学生作品中创新的闪光点,即便很少也应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方式进行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淡化失败的感觉,体会到大胆尝试就能成功的道理,从而在不断的动态活动中能动地接受了创新思维,强化了创造习惯。
  四、构建科学的教学策略,提高创新能力
  1.优化课堂问题
  问题往往蕴涵创造,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辨析讨论,对于激发学生求异思维,提高动手、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理解层次等因素,其难度应在学生努努力就可以解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此外问题设置的方向应具有新颖性且答案尽可能开放,单一答案的训练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阻碍。所以在新课改的课堂中要优化课堂问题,充分调动和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提倡怀疑与批判的精神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教师应在保证学生学好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引导学生探索思考,鼓励学生对教师质疑、对教材质疑,力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方法、思维、技能的突破和创新。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陶行知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殿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策略[J].人民教育,2002,(9).
  [2]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