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5-11-16 12: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中学的一门重要的科目,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以往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只注重单一的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而现在教育中却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就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分析。从创新教育模式入手展开论述,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 创新能力;教学

我国当代最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培养大量的一线创新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站在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在制定新的国家未来12年教育规划纲要中将这个问题充分考虑进去。
  新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创新性人才,因此学校教师就应该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中学的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 中学计算机教学概述
  中学计算机教学是一科新型的学科,而且计算机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速度在不断的加快,相对于那些传统的学科来说,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也不是很彻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而不是去被动的接受。
  而目前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方面,很多教师的观念还是比较落后,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一个辅助教学或者是辅助学习的工具,学生最主要的就是能够对计算机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而对于计算机的创造以及研发,应该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责任,而跟学生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观念就很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对计算机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及有一种创新意识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的。其次是教学手段。一些教师的教学手段还是比较传统,还是只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讲义、一本教科书,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式与灌输式的方式也很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当时有可能会大概听懂,但过后就有可能会忘记,在操作时无从下手。再次就是教学经费问题,这涉及到教育体制以及国家体制,办学不仅仅是体现在教与学的方面,还应该兼顾到教师以及学生的生活,不仅仅要保证教师与学生的工作条件与学习条件,还要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保障,所以说,学校承担的社会功能很多,但是教育经费也很不足,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比例,因此,中学里学生的学习实施以及实验实施都不足,所以学生进行实践的环节一直在被压缩,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矛盾。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2.1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将文字、音频、图像、图形等多种信息进行有机合成,构成一种视听的学习环境,即在日常性的生活中视觉与听觉并用,通过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以及动口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心理活动,增强学生的认知性效果,这样,学生就在多种感官强烈的刺激下进行认真听课,这样就会较之以前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2.2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机教学中,应该发挥出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将学生的不良性习惯进行纠正,保证计算机教学的质量。第一,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这就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对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时,应该先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以及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性了解,然后就会自觉看书,并且在看书的过程中将问题解决,另外,还应该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注,为课堂的学习做好准备。第二,要加强学生的上机操作,进行实践。计算机并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性学科,其实践性很强,所以说,上机操作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初中生还处于未成年,有着爱玩的天性,因此,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性特点,在实践中要结合着教学内容,适当为学生增加一些小游戏,这些有趣味性的小游戏就提高了中学生的兴趣,此外,在游戏中,让中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计算机操作技术进行分析,这样就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3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指的是创新主体的行为以及动作技能等,包括动手能力、掌握创新技法的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另外还有信息加工的能力等。计算机动手能力要求要有创新技能,创新意识,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就应该注意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该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的方法以及思想,这样就会使学生有了创新的钥匙,去将每一扇问题之门进行开启。所谓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要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要鼓励学生形成一种探究性精神,而不仅仅是将结果简单的告诉他们。因为这正是处于一个知识与信息迅速增长的时代,要想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就应该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的教育,只有这样,才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这样才能够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怎么样去解决问题。在学生将学习方法掌握之后,学习的主动性肯定会提高,另外,在以后遇到相类似的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他们不再把学习知识当做是学习的唯一目的,而是将学习方法当做认识科学的本质,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以及训练自己的思维的一种手段。
  其次,还应该开展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实验。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对生创新能力尽心培养的重要性措施。在中学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是离不开实践的,在这种实践教学中,确定实验内容起着主导性作用,比如说,在网络世界中,网页是各不相同的,这样,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进行网页的制作,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性空间,可以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调动起来,还能够将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得到了实践锻炼。所以,这种方法就增加了学生的动脑以及动手能力,并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3. 总结: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就决定了其带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机会。作为计算机教师,就应该树立一种创新性观念,积极培养创新性人才,让学生 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量的创新人才和能否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因而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教学方法改革的氛围和热潮,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 冯博琴. 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07.(09)
[2]. 范翠香. 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山西科技. 2008.(04)
[3]. 方奇敏. 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4]. 叶银兰.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材[J]. 呼兰师专学报. 2008.(01)
[5]. 卢皓. 浅谈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0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