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早在1919年由徐宝璜撰写的、我国第一本国人自著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徐宝璜就论及过新闻标题的作用。他认为,冠题目于新闻之前,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便利阅者”;其二,是“引人注意”。在传播过程中,新闻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起着画龙点睛,提示和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的作用。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往往首先要求一个好的标题,而好的标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那就做到了标题的艺术。
关键词:新闻评论; 标题新闻; 标题的作用; 新闻标题的艺术
早在1919年由徐宝璜撰写的、我国第一本国人自著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徐宝璜就论及过新闻标题的作用。他认为,冠题目于新闻之前,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便利阅者”,其二,是“引人注意”。 在传播过程中,新闻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起着画龙点睛,提示和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的作用。一篇好的新闻往往首先要求一个好的标题,而好的标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那就做到了标题的艺术。
新闻的题目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标题制作贵在醒目、得体、生动形象,能够吸引读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汤姆森在他所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采的标题。”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有的报纸一天的版面高达百版,电视、广播更是全天无数次播出,信息到了几乎快要爆炸的时候。再加上,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根本没有时间去仔细看完每个版面的新闻或是每个时间段的新闻,许多人的阅读习惯已经变成了仅仅浏览题目。那么一个好的新闻标题,一个有创新性的新闻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新闻评论而言,好的标题要更加“一针见血”。
那新闻评论标题如何创新呢?这就涉及一个新闻评论标题创新艺术的问题。 第一个是新闻评论标题的生动性,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起来,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例如农民怕政策变化而不敢下力长远致富,对当前农村的一大思想障碍的评论,标题可以想出很多。《致富要有长远打算》、《兼顾当前和长远》、《当前和长远》、《农民致富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等等,这些标题都可以据以成篇,但未免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作者却干脆把群众的语言直接用作定题:《致富不能“鸡啄米”》,这样既形象地说出了不敢下力长远致富就像“鸡啄米”一样,又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并给人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为分数“拧水分”好 》(《光明日报》2005年06月10日)、《为健康“颁奖”》(载《人民日报》2004年8月5日第一版)、《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取妻》(江苏如皋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7月15日播出)、《莫把“衙门”抬下乡》(湖南益阳县广播站1986年2月10日播出)等等,这些标题都具有生动性,能够使新闻评论鲜活起来,吸引大家阅读。第二个是新闻评论标题要具有幽默性。要把评论写好,讲究语言文字的幽默性是高招之一,其中制作富有幽默性的标题,就会一下子抓住读者和听众。比如对一些成语、俗语、谚语巧妙地做一些细微变化,既表达了独特认识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如《西安当代女报》于2006年3月1日D3版刊发的《恋爱是件费力讨好的事》这篇文章,题目中将“费力不讨好”这个俗语去掉了一个“不”字,让人觉得与众不同,特别是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会产生共鸣,第三个就是新闻评论标题要具有哲理。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哲理,比如听到的一些故事、一些名言警句等许多都有一定的哲理;有时候,看似简单浅显的一句话,却充满着大智慧。2004年5月24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的题为《忠言何须逆耳》。这篇评论评述了领导者要注意批评的方法和批评的态度,教育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否定了“忠言”一定逆耳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指出非逆耳的忠言更易于人接受。这种评论标题,更富有哲理性,更给人深深的启迪。 最后还有新闻标题的文采性,标题的文采,是新闻评论标题成功的秘诀之一。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修辞方法,都可运用于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中。比如:2005年6月21日《人民日报》“今日谈”的题为《“考后消费热”该降温了》。又如《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一个动词“走”,让整个题目都活起来。
新闻评论标题其实是灵活多变的,没有拘泥,无论是感性的,理性的,严肃的,幽默的,怪异的,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做出好的标题。但是一篇优秀的新闻评论标题,它的制作过程是一个艰苦的思考过程,从构思到遣词造句都需要反复斟酌,需要拿出“吟安一个字,捻断几根须”的精神,才会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志君,徐建华. 新闻标题的艺术. 语文出版社,1998(9).
[2] 赵刚健. 平中求曲———新闻标题艺术的精髓.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