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县级电视台更应在贴近性上下功夫

2015-10-07 10: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县级电视台处于基层,天地小,覆盖面小,影响力小。但县级电视台也有自身的优势,能密切联系本地实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针对性强。作为县级电视台,应该把贴近性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来研究。

关键词:基层; 密切联系; 针对性; 贴近性

所谓贴近性,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受众。有人说,大的电视传媒强调贴近性很有必要,因为大的电视传媒时空距离小,接受政策、解读政策快,受众的层面高等方面的优势是县级电视台无法比拟的。对于大的电视传媒来说很可能认为县级电视台只是当地县级党委、政府上情下达的一个载体,对县级电视台过多的强调贴近性没有必要。其实不然,县级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传媒,无论在区位优势,还是心理距离都是与受众最接近的,所以强调贴近性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作为县级电视台,更应该把贴近性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来研究。忽视贴近性,就像鱼儿离开水,就不能继续生存下去,更谈不上办出特色。
县级电视台要增强贴近性,就必须在3个方面下功夫。
1 贴近实际,在增强引导性上下功夫
县级电视台由于处于基层,受众是广大老百姓,如何把中央、省、市、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转变为群众语言,让群众乐于接受,并转化成实际行动?这就要求县级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不仅要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还要熟悉县情,了解县委、县政府各个阶段的工作中心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上级的决策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贯彻落实,让群众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基于这样的一个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的研究好如何配合好党委、政府使“上头”的精神更好地贯彻下去,“下面”的东西迅速反映上去,如何更好的把两者的认识统一起来,正确地引导干群的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推动全县工作的开展。就拿地处黄海之滨的射阳县来说,是个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如何扭转乾坤,把射阳转变为工业强县,县委、县政府根据射阳已具雏形的纺织、机械电子、新型能源、农产品深加工、海滨湿地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奋战四年达小康,全面建设新射阳”的奋斗目标和“项目立县、港海兴县、特色强县、创业富县”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使“两大目标”和“四大战略”顺利实施,射阳电视台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办法,针对干部群众思想倾向,在新闻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开办了《解读》栏目,先后邀请40位嘉宾走进演播室,就政策方面进行解剖,并就栏目话题对近百名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采访,形成良好的互动,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例如,我们射阳港虽是国家级二类开放口岸,但是由于拦门沙问题,港口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提出“港海兴县”的战略后,《解读》栏目就这个战略请嘉宾和干群为港口开发出谋划策,栏目播出后,反响强烈,栏目组共收到20多条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县委、县政府在对所有意见和建议筛选后,选用了将海堤向大海延伸的方案,解决了困扰我们射阳港海建设的难题。
所以,县级电视台要做到贴近实际,加强指导性:(1)要选准结合点,把中央精神和本县的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2)要瞄准聚焦点,根据县委、县政府某有时期工作重点,组织战役性报道;(3)要找准交叉点,在群众反映强烈,县委、县政府下决心解决的重大问题上加大宣传力度。可以这样说,越是贴近实际的报道,就越有引导性。
2 贴近生活,在增强接近性上下功夫
与众多的大的电视传媒相比,县级电视台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作为最低一个层次的电视台,更加接近基层,更加接近实际,更加接近群众,具有较强的接近性。在环境、生活、心里各方面,都有着与受众加强联系的更广泛的可能性。所以县级电视台要想贴近生活,增强接近性,就要熟悉基层,熟悉群众,了解人民群众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把握住群众的思想脉搏。这样,在进行宣传时,才能把话说到群众的心里,才能入耳入脑,到嘴到肚,引起共鸣,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才能在如今的传媒大战中占有一席之地。射阳电视台在《射阳新闻》中先后开辟了“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天南地北射阳人”、“射阳一家人”“街头巷尾”等专栏,都因其贴近生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周末卫生》是射阳电视台开辟的一档满足射阳百姓对卫生知识需求的栏目,栏目开播后,由于多次解决了百姓们在卫生知识上的难题,从而深受群众的喜爱,群众的参与度非常高,每到周末,群众就早早的静候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观看节目。为满足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需要,射阳电视台开辟《现代农业》专栏,正常组织适合时宜的实用技术,及时解决农民群众生产技术上的难题,很受群众的欢迎。实践证明,受众不要看哪些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的新闻,而要看反映普通老百姓所需、所想,适合时宜的报道。可以说,搞好与多数群众有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度报道是增强县级电视台接近性的最有效手段。此类报道搞得不好,往往会引起负面效应,影响社会稳定,但是只要坚持正面引导,发稿适合时宜,定会引起轰动效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射阳县是全国有名的“大蒜之乡”,2009年,射阳的蒜薹每市斤价格一路飙升为4元多,蒜农得到前所未有的收益,在为蒜农高兴的同时,射阳电视台冷静的思考了这一奇特现象,通过多方调研,邀请专家访谈等形式,制作了“天价蒜薹的背后”系列报道,对这热现象进行了冷处理,为来年的大蒜生产作了指导,结果2010年蒜薹的价格一落千丈。射阳因为调整有力,避免了蒜农损失。
3 贴近受众,在增强可视性上下功夫
有人认为,县级电视台绝大部分受众是农民,只应为农民服务,这不尽然。县级电视台的主要受众确实在农村,但从射阳县的实际情况看,工业已相当的基础,文教事业也比较发达,县台如果把受众的对象只局限于农民范围,那就不仅会失去20多万城镇居民和近10万学校师生这两支宏大的受众队伍,而且也很难办出鹤乡射阳的特色。所以射阳电视台确定的服务对象是农工商学兵各业并举,县城区乡镇各级兼顾。当然,农业报道占相当大的篇幅,除为农业专门开辟了《现代农业》外,射阳电视台还专门开辟了适合中小学师生的《教育天地》,适合法纪宣传的《射阳警视》,反映民生的栏目《百姓视线》,适合经济宣传的专栏《金海岸》,以及纯属政策性、知识性的《政风热线》。这样,以电视内容的多样性来适应各 个层次受众的不同的需要,从而最大限度的赢得了受众,增加收视率。《政风热线》专栏定期的邀请县委、政府及政府组成部门的领导到演播室就有关政策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话题进行解读,接受群众的现场咨询,解答群众的疑点,大得受众的好评。广大受众说:“我们在想的你们也想到了;我们急需的,你们也及时送来了。你们真是我们的知心人。”所以县级电视台要想赢得受众,办活、办精、办特,就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的需求多准备新鲜的原料——多报道身边事、身边人,把电视这桌“菜”烹饪好,做到内容寓教于乐,语言生动活泼,面孔平易近人,形式丰富多彩,让受众觉得有看头。另外,县级电视台更贴近受众,更易增加可视性另一优势是县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本地人,长期生活在本地区,有常来常往的“根据地”,有亲如兄弟的知心朋友,得到的多是第一手材料,拎出来的是“活鱼”,群众感到新鲜、亲切,这也是大的传媒单位无法具有的。
县级电视台增强贴近性,大有文章可做。这样追求的效果是“可信、可用、可亲、可读”,能更好地为本县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