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论电视采访中的关键点

2015-09-26 09: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电视采访是新闻采访中的一种基本形式,由于其采访的全过程大多要在电视中展现出来,因此,在选题、策划以及提问方式的选择上面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采访严格一些,笔者针对电视采访中从选题到记者提问全过程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一些误区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采访; 关键点; 误区
电视采访是新闻采访中的一种常见的采访形式,依托与先进的电视技术手段,以实现新闻内容的大众传播为目的的一种素材采集活动。其中最关键的几个环节是:选题、策划、拍摄、记者提问。笔者针对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1 电视采访的选题
不仅是电视采访,任何采访之前,选题都是一个前提条件。只有掌握大众心理,找准题材,才能够吸引电视观众,否则就是一个失败的电视采访。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与记者的工作性质以及新闻的敏感度有关。选择的题材应该与事实相符,绝对不能是虚构出来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并且,选题还要以政策为依托,真实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为载体。
2 电视采访的策划
确定好了题目之后,就知道了努力的方向。这个时候,就应该具体的策划要如何完成电视采访工作。这一环节主要包括节目的定位、角度的表现、采访中重点内容的设定以及采访对象的选择等等。其中,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访方案,力争将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内容挖掘出来,并尽量设计出简洁的采访方式,以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有价值新闻,另外,还要全方位的进行考虑,制定出潜在困难的解决方案。
在策划过程中,切记要以事实为依据,绝对不能凭空进行个人想象,否则就会给观众造成虚假的印象,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质疑。目前,在我国的新闻界内,一些记者为了追求高收视率,而忘记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不惜亲自扮演各种“角色”,自导自演,最后以一场闹剧收尾。这种新闻失实现象屡见不鲜,令人深思。策划过程中,一定要灵活的进行考虑,要充分考虑到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并预先做好应急准备。否则,一旦中途出现问题,而没有提前制定出解决方案,致使现场一片混乱,采访工作也无法按时完成。
3 电视采访的拍摄
拍摄应该是电视采访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因为其拍摄的内容直接呈现给电视观众,现今的电视观众,其欣赏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还经常挑出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因此,一定要认真对待。拍摄不仅要求电视记者要对拍摄现场的周边环境、拍摄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还要对采访的对象的具体活动进行一定的取舍工作。并且在后期的剪辑过程中,有针对的进行截取。
拍摄环境是电视采访工作现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使得被采访的对象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并富含大量的信息在事件当中,从而使得采访对象与周边的拍摄环境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整体。例如:在纪录片《龙脊》中的第一个拍摄镜头,就是由一个远处的小山坡缓缓的移动到连绵不断的梯田上面,并且,伴随着各种动物的叫声以及大自然的声音,人们从沉睡中慢慢醒来。这一景色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宁静优美的小山村,使人展开无尽的想象。细节亦是构造电视银屏上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等各种场景的重要基本单位,能够将表现对象的一些性格特点完美的表现出来,从而使得拍摄的专题片更加有血有肉,感情丰富。因此,专题片不能没有细节,那怕缺少一定的情节。
另外,在拍摄的过程中,还需要拍摄一些看似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的镜头,这也就是电视采访中所讲的空镜头。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镜头,在摄影师的后期编辑过程中,会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拍摄一些花花草草的特写镜头,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一些具体鲜明特色的建筑物等等。
4 电视采访中记者出镜
在电视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出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出镜也是有讲究的,根据采访的内容以及形式选择不同的出镜方式。出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旁观式
在这种出镜方式中,除了执行采访任务的记者外,其他的拍摄组成员原则上不能够主动的参加到新闻事件中来,这是为了保证新闻节目的公平客观性,避免因为记者的主观行为而使得新闻采访现场以及采访对象的扭曲。然而,我们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在荧屏当中会出现一些工作人员,比如说挑着话筒的录音师,出出进进的摄制组成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拍摄工作的不认真所造成的,拍摄人员未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后期的节目制作处理掉的,只是为了尽量保存现场的原生态而不得不保留一些,否则,如果全部删掉的话,就会影响到某些重要内容的丢失。
4.2 声音参与式
这种方式最为简单,记者并不直接出现在镜头面前,只是发出声音就可以了。
4.3 出镜参与式
这种出镜方式比较常见,电视采访记者在采访现场将自己完全展现在镜头前面,并会为此认真的选择出镜现场位置,其所选择的现场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而且,记者出现场的景别至少要中全景往上,并将现场感尽量地展现给电视观众。但是,很多情况下,记者所处的现状已经是在事件发生之后了,所以缺失现场是必然的。这时候,可以接受采访的对象只能是曾经经历过的人,事件发生的环境、地点以及一些可以接触到的历史资料(通常情况下是一些文字、图片以及录像等)。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采用结构过去时空的手法。通过事件的经历者或者是旁观者将发生的事情复述出来,从而将发生的事情呈现在观众面前;或者利用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场环境进行情景式追忆;或者利用资料画面;还有就是真实再现。但是学院派的一些权威人士不提倡这种方式。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宜虚不宜实。在电视采访中,选择的访问对象应该是与报道事实直接有关的当事人,事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或者虽然不是当事人,但却最了解有关情况的人。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多采访一些与新闻事实有关的人,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各自的看法,如果听到一点就报道,容易造成报道的片面性甚至失实。
4 电视采访中的提问
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到整个片子的质量。成功的现场采访应该是双向交流、探讨式的,不仅能够让电视观众随着采访中情感的波动而改变心情,并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双方交流过程中的真实情感流露。他的优点是互为传者,信息反馈及时迅速。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尽量调 动对方的主动性,否则,如果只是单纯的一问一答的话,会令观众感到生硬,而且不自然。这样既不利于记者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更不会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从而导致采访任务功亏一篑。如果采访对象因种种原因不能积极合作时,记者要以既定目标和对方交谈,慢慢引出对方谈话的兴趣,启发他的思路。这种现场采访能让观众感受到记者的水平,它让观众也经历了探寻事实和人物心灵的过程,有亲切感,也增强了观众的现场参与意识,画面形象甚至能调动观众边看、边听、边思考。我们在采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这些人在性格、表现上都会大有不同,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就要采取不同的采访方法。对于不善言谈的人,你不问,他也不说话,很难直接获取到你需要的信息,我们就要谈及他本人的生活,从他的生活中引出话题。对于平时我们所说的张嘴就来爱讲过头话、夸夸其谈的人,我们要特别留意,因为他的话的可信度值得怀疑,最好从侧面进行核实。
5 小结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社会上的一些焦点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与电视采访记者的辛苦劳动是分不开的,为了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记者从前期的选题,到后期的编辑制作都做足了工作。但是,目前的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记者,为了追求更高的收视率,不惜伪造各种事实,这是对采访人物的一种精神伤害,是我们提倡的社会道德所不许的,因此,对于这类事件,有关部门应该严肃处理,使人们的眼睛里多一些真实的东西,不要被一些假象所蒙蔽。本文针对当前电视采访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宇,徐国安,李珂,张国振. 《风卷红旗——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广播电视采访报道万里行》直播经验谈. 现代电视技术,2010(2).
[2] 汪宇力. 电视采访型节目的前期拍摄及后期编辑. 新闻传播,2011(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