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资源共享课的实践路径建设

2015-07-29 09: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 前言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兼备,互动交流,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2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资源共享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我学院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已成功转型为资源共享课程,该课程立足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网络辅教课堂教学、个性化网站展示三个主要功能,为校内外学生提供了一条高效便捷的学习通道,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习惯。
  2.1 将安全防护技术策略话,科学设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课程内容
  打破了网络安全类课程从攻击方法入手,局限于攻防工具使用的传统做法。与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中心华中测评中心等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开发设计课程,严格依据安全等级保护、安全测评规范、安全管理和安全监控的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定,从应用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入手,评估信息资产面临的风险(识别威胁与脆弱性分析),制定安全策略(包括应用安全理论、实施安全技术、配置安全产品)。充分发挥信息安全企业的技术优势,校企合作制定基于网络安全工程师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序化,形成适宜教学的3大学习情境,将实施安全策略所需的安全理论与安全技能融入至3大学习情境的12个教学任务中,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2.2 以网络防护任务为载体,构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课程教学紧紧围绕3大学习情境的12个教学任务,每个情境中的教学任务按规划、实施、检测和维护的工程管理方式组织,强调“教学做”一体,教学实施根据任务不同,分别在校内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实施案例分析、师生互动讨论与分组实施法、角色扮演、虚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作用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实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内容的一致性;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会职业技能,理解专业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
  2.3 整合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用人标准,设计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所开发的三级测评系统提供理论测试、职业认证模拟和实操训练的环境,支持在线反复练习和操作、逐步熟悉直至完全掌握所学技能。本课程从自评环节、职业认证到能力测评,以发展的角度设计课程的评价环节,宜于学生在学习成长的各阶段进行自我评价。
  3 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是一项投入时间长、任务量大、参与人数多的工作,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这项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受技术、观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建设资源共享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显现出来。
  ⑴受技术瓶颈的制约,资源共享课程的负责人通常比较注重课程内容的建设,而忽略了网站的风格和表现形式的统一、美观。有些教师没有使用学院的课程制作系统和统一模板,发布的栏目菜单凌乱而繁琐,难以形成独立的模块。还有的教师上传的很多资源的格式和网站系统不兼容,在网页上显示不出来,极大底降低了课程网站的实际功能。
  ⑵内容繁琐,不易维护。课程网站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如果在建设初期没有将所有资源和目录进行整理,弄清楚逻辑关系。在上传资源的时候就会出现目录繁琐,内容重复等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使用网站时无法快速找到想要学习的内容,降低了学习兴趣,同时后期的资源管理和维护也很困难。
  ⑶更新不及时,实用性差。建设资源共享课程网站的初衷是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和老师互动交流,共享课程学习资源。但是目前已经建设好的课程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比如答疑区根本就没有老师解答问题,作业批改不及时等,这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至于辛辛苦苦做出的课程网站,没有几个学生使用。
  4 改善共享资源课程建设的建议
  为了突出资源共享课程的形式美观性、内容实用性、管理科学性,我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
  ⑴制定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在课程建设初期,课程负责人应当制定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必须结合课程实际教学的推进速度,从资源共享与立体化教学相融合的角度促发,给出网络共享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框架、分阶段任务地实施计划。切忌没有计划,仓促上马。
  ⑵完善课程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的课程监督检查机制是提高共享资源课程建设质量的根本。这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要对共享资源课程有足够的重视,另外学院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激励支持共享资源课程的建设。从大学院到二级学院到教研室到教师到学生,人人都要参与共享资源课程的监督和评价,不定时的将评价信息公布,奖惩分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
  [2]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2012]2号).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