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互联网上的名校教育

2016-07-19 17: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哈佛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千多名大学生在台下等待课程开始。主讲人迈克尔·桑德尔(MichaeI Sandel)走上台来。他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为在场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

 

  假设你是一个电车司机,你的电车在轨道上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驰前行。在轨道的尽头,你发现5个工人在轨道上工作。你尝试刹车,但力不从心:刹车失灵了。你感到绝望,因为你知道,如果你冲向这5个工人,他们必死无疑。你感到很无助,直到你看到在轨道的右侧上有一条侧轨,在该轨道的尽头,只有1个工人在那条轨道上工作。你的方向盘还能用,所以你可以把车转向,如果你愿意,转到岔道,撞死这名工人,但挽救了那边5个人。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究竟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选择?”

 

  这个故事就是课程《公平与正义》的开场白。现在,想要体验这门最受哈佛学生欢迎的公共课程,并不需要远赴大洋彼岸——《公平与正义》全程12次课的视频都可以在网上获得。轻轻点击鼠标即可体验名校教育,已经不再是神话。

 

  名校课程:从高校到计算机网络

 

  《公平与正义》的主讲人迈克尔·桑德尔是哈佛大学的哲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知名作家。他善于从一个简单的情景切入,一步步推进思考的深度,让听课者在思索的过程中体会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洛克等哲学家的思想,进而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思辨地分析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从“9·11”恐怖袭击到同性婚姻,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都出现在课程之中。

 

  富有感染力的主讲人,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深入浅出的讲述,以及富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内容……种种因素让这门课的视频甫一发布就成为网民讨论的焦点。

 

  以《公平与正义》为首,一批美国名校的公开课程视频在网络上正火速升温。自2000年开始,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高校陆续将一批课程的视频放在网上。而最近5年,这种资源的公开渐渐形成了稳定的模式。除了登录这些高校自己的公开课程专门页面收看,人们还可以在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搜索到感兴趣的课程,并且能够通过iTunes U端口下载。

 

  网络上公开的名校课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像《公平与正义》这样的公共课。这一类大学生入学的必修教育,与其说是传授知识,不如说是培养一种习惯,让学生在课程的推进中提高思考的能力。另一种则是本科生的专业课程。这一类课程可供选择的范围非常广,从人文到科学再到基础医学,几乎横跨了所有的专业。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麻省理工学院的《线性代数》都是网上的热点课程,并且一同跻身网友评选出的十大热门网络公开课。一些公开课程的教授也在网上受到了粉丝的追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授《人体解剖学总论》的83岁教授玛丽安C.戴尔蒙特(Marian C.Diamond)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所有这些美国高校中,耶鲁大学以课程种类多、品质高而著称。耶鲁的公开课程计划从2006年开始正式施行。进入到耶鲁官方网站的专门页面,就可以看到所有课程的介绍,从教学计划到授课教师简介一应俱全。基本上每个院系都有少则一两门,多则数门课程在网络上公开。

 

  耶鲁大学一再强调,经过校方的精挑细选,放在网上的公开视频本身就是校内广受好评的课程。在所有的耶鲁公开课中,最火热的当属《死亡与哲学》。这门课程的视频拍摄于2007年春季,上网两年多以来一直保持居高不下的人气。项目实行两年后,在200810月,耶鲁大学新增了8门网络公开课程。而到今天秋天,耶鲁预计放在网上的公开课程将会达到36门,这也是几所高校中最多的。

 

学实施中的教师作为


  免费课程:从美国到世界

 

  这些课程对公众通通免费,但却并不是免费得来。每门课程的制作费用大约在3万到4万美金。以耶鲁为例,所有的视频拍摄、后期混音、剪辑都由耶鲁校内的媒体与教学革新中心一手完成。制作的费用,则来自休利特(Helwett)基金会的捐款。

 

  根据校方理事会的决策,每个高校都有不同的OCW(Open Course Ware)公开课程计划。绝大部分的网络公开课程,都是通过基金会集资进行拍摄。休利特基金会是当前最主要的资金支持之一。除了这个基金会,一些致力于公共教育与开放课程的社会团体和其他财团,在这个领域也有所作为。

 

  这些美国大学的公开课程,造成的影响却是全球性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为这些课程的公开而欢欣鼓舞。一个斯洛文尼亚的网站,将所有名校的公开课视频搜集整理,以方便人们寻找到自己想要的课程。

 

  美国高校公开课进入中国的路程显得一波三折。最初关注这些公开课的绝大部分是在美的中国留学生。随着这些学校网络公开课的声势越来越大,身在国内的人们也开始关注。哈佛的《公平与正义》曾多次荣登国内下载网站的首页,在各个社区网站、论坛中引发的讨论帖更是不计其数。考虑到很多人无法访问youtube,一些热心网友将视频上传到国内的视频分享网站。在优酷网上,有多个公开课的专辑。最受欢迎的还是哈佛的《公平与正义》,而耶鲁大学的《死亡与哲学》,点击播放次数也已经达到了18万次之多。

 

  很多中国网友最初是抱着学英语的心态收看这些课程的。在开始进入中国时,这些全英文讲授的课程都没有配备字幕,堪称绝佳的听力教材。网友Lobbat坦言开始看《公平与正义》,也是出于练听力的目的,但精彩的内容让他对更多的课程产生了兴趣。在所有看过的课程中,他最喜欢耶鲁的《金融市场》、《经济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弈论》。从事IT行业的他自言从这些课程中收获颇多,不仅达到了原先提高英语的目的,还打下了一定的经济学基础。

 

  这些公共课程的中国粉丝,以在校大学生居多。不过随着翻译、推广的有条不紊进行,越来越多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人也加入收看队伍中来。20102月,国内译言网公平与正义项目小组成立,旨在将这门课程全部翻译成中文。时至今日,已经有多个字幕组为总共12集视频制作过全套的字幕。麻省理工学院一些主要理科课程也正陆续译成中文,这对于广大网友来说无疑是又一个福音。

 

  没有围墙的大学

 

  哈佛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老师在课上都讲些什么?看过《公平与正义》,这些猜测与好奇都迎刃而解。对无法亲身体验这些世界级名校课堂的人来说,网络公开课程视频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美国第一公立学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外,其他几所率先推出网络公开课程的高校都是私立学校。这些学校一直以准入门槛高、学费高昂著称。而现在,一些课程在网络上就可以分享到,着实让很多人兴奋。

 

  实际上,对很多美国名牌大学来说,公开教育资源已经不是新鲜事。作为免费开放教育课件的先驱,麻省理工学院早在几年前就将绝大多数课程的大纲和课件放在网上,今年更是计划所有1800门课程全面上线。但是,与平面的文字相比,视频的形式无疑更加生动、吸引人,也让人能更好地感受课堂氛围,因而甫一推出就好评如潮。

 

  在几年之前,卡耐基梅隆大学就针对初入学的学生,开设10门网络视频课程,建议新生在网上选修这些课程,并完成附带的练习和测试。这一举措旨在让新生了解课程,跟上教学进度。

 

  像这样拥有明确受众目标的网络公开课程并不多。对大多数高校来说,开放教学视频的目标人群并不明确,课程进度也完全由观看者自己掌握。因为这些课程大多都是本科生的入门课,因而只要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即使毫无基础,也可以轻松跟进。这些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目标,是让所有对学习抱有兴趣的人,都有机会获得知识。至于学生是谁,怎样学习,则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当然,即使跟随这些视频将这些课程完整学习下来,也不会获得这些大学的学分或者任何证明。在这种情形之下,学习的目的反而显得纯粹起来:不为应试,不为学历,百分之百为了知识而学习。

 

  20104月,休利特基金会与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一同开会,讨论开放教育资源(OEROpen Education Resources)发展的现状与将来。作为OER最早的建立者与主要的领导机构之一,休利特基金会每年都会对教育资源的开放状况与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和报告。在美国国内,名牌大学的开放课程只是教育资源开放的一部分。与之共同实行的还有社区大学的教科书开放计划,以及深入学习机会计划等多种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教育开放项目。但是,基金会方面也特意指出,在经济持续低迷、预算紧张的当前局面下,与科技、网络相关的举措显得尤为具有实效。

 

  在美国之外,一些欧洲高校也加入到开放教育资源的队伍中来。英国十二所大学共同联合建立了网上教育开放资源网站,而荷兰的大学也不甘落后。

 

  在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将开放教育资源视为满足当地教育需求的一个重要推动器。1989年,墨西哥实行教育改革。当年颁布的一部《教育现代化纲要》在二十年间被不断提及。其中明确提出,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让高质量的教育和平等的教育机会真正向一切人开放,实现平等的教育机会,实现平等的增长

 

  这种对教育公平的诉求也是各个名校推出开放课程的最大动力和最终目标。这也正应和了耶鲁大学为整个网络开放课程项目所做的注解:为所有想要学习的人提供教育资源。

 

  作者:王菲宇 来源:凤凰周刊 20102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