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

2016-07-07 14: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网络心理健康的概述以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状况等方面展开,论述了网络环境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示高校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上网的心理行为和意识,并采取积极态度与科学方式介入大学生网络平台,通过分析大学生的网络心理与行为特点,建立系统全面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进而实现大学生健康成才成长的教育目标。

 

  21世纪以来,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国民生活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6月,中国网民总数达6.32亿。其中,学生是最大群体,占25.1%。在当代网络化发展进程中,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正处于成长与发展时期,其心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据报道,高校学生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心理紊乱[1]。而研究发现,24.5%大学生有通过网络寻求心理帮助的经验;如果未来有心理困扰,57.5%大学生愿意选择网络心理咨询获得帮助[2]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1 网络心理健康概述

 

  网络心理健康,顾名思义,即区别于传统方式的心理健康。狭义上是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上网成瘾等问题;广义上指在网络环境中的心理方面的健康,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和意志行为反映,它涵盖理念到内容、方法、途径与运行模式等问题。网络平台作为网络化进程中的载体,凭借着其无界性的优势,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学生群体随时随地可以借助有线或无线网络上网,只需轻松一点便能高速获取资源,一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单一的传播特点;其次,突破传统口头言语表达的局限,网络上海量信息尽收眼前,形式灵活多变,图片、声音内容生动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此外,通过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能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援助和互动平台,心理健康形式灵活自主。

 

  2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网络技术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主体或如鱼得水,或作自缚。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引导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我国最早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论文发表于2001年,而后随着“90新生代日渐成为校园群体的核心力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可以反映在学生群体网络心理与行为结果上。大学生网络心理包括大学生对网络环境的认知、情绪反应、态度和意志等。毛家武等认为当今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心理特征包括从众心理、拖延心理、猎奇心理、宣泄心理和逃避心理等[3-4]。而网络行为就是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产生的人际交往、学业恋爱、就业择业等方面的问题。张澜等提出了当前大学生网络心理与行为特点主要为求知型、情感型、游戏型和匿名型等[5-6]。大学生的网络心理与行为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大学生的网络心理主导着网络行为,网络行为又反作用于网络心理[7]。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与行为方面的研究,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观点偏向批判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消极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当代“90大学生几乎都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子设备。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相当多的问题。第一,当下学生群体个性鲜明,自我中心,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人际交往的复杂化使部分学生情感交流受挫,而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契合学生情感流露又恐惧受伤的脆弱心理[8-9]。然而,暂时的逃避和解脱并未改变学生本质的心理问题,真实与虚拟世界的转换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心理问题的恶性循环。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排遣孤独、宣泄情绪、获得认同的同时,也阻碍了现实世界的情感表达,给自己的心门上锁,衍生出了现实生活中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10]。第二,学生上网目的不明确,意志力薄弱。QQ、微信、微博、优酷土豆等社交娱乐平台越来越受大学生青睐,且部分学生难以自控。凌传繁对南昌地区7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网络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出现网络依赖,上网时长最长为看电影,听音乐和聊天,以获取学习知识为上网目的的不足20%,而游戏是最容易导致网瘾的上网活动等[9]。杨斌等对塔里木大学31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被试群体平均上网时间高于我国网民平均时间,但对自身言行有较好的控制能力,上网目的主要以聊天或交友为主,其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和多元[7]。黎慈对全国12个省100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弱,网络道德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存在网络行为失范的情形,极容易损害国家、社会、他人的合法权益[11]。赵丹宇对福建省某校4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上网聊天、娱乐等比例很高,这与学生压力大、网络环境多元化以及虚拟世界给予的满足感有关[12]。孙乐栋等通过对20042006年广州大学大学生网络心理问卷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广州大学生平均上网时间逐年增长,且上网地点由以网吧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网吧和学校为主,上网目的从查资料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聊天和打游戏为主。第三,虚拟实在的网络特征让大学生获得了假象的暂时满足,部分学生进而沉迷于互联网,日渐逃避现实交往,与现实的人际关系相隔离,甚至过分依赖网络而导致其现实生活交际圈缩小,出现社交回避或产生自卑心理。张海音对浙江省30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表现为缺乏独立的人际关系技巧、恋爱心理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并提出了应建立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差异性体系。第四,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会使大学生混淆视听,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可能形成与现实世界中不同的人格,并且这种人格将作用于现实中的个体行为,在这种人格作用影响下,大学生难以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方式,难以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怖、逃避等。冯文艳以辽宁省12所高校519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发现部分大学生存在迷恋网络、人际情感淡化、放任心理突出等问题,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肖征对辽宁省1410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发现网络在扩展学生眼界的同时,也引发了人际交往障碍、逻辑思维能力下降、人格异常和网络成瘾等心理与行为问题[4]

 

  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正常,相信学生有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国内学者陈家麟认为,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评定中,存在着许多方面的误差,从而导致了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在数量上估计偏高的倾向。尽管网络无处不在,鱼龙混杂,信息参差不齐,但大学生参加网络活动的心理与行为基本健康。郑倩等对海南3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尽管部分大学生存在网络规则意识不强,且认为网络只是作为交流的便捷途径,但随着年龄的成熟,由娱乐休闲向交友和学习活动转变,大学生参加网络活动的心理基本健康。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


  3 建议与对策

 

  网络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大学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的净化难度较大,网络监管力度欠佳,各种虚假错误信息、色情信息、非法信息等充斥网络,学生出现激进、扭曲、冷漠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及行为。此外,部分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脱节,弱化社交功能,进而产生了许多心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两面性,提高上网自律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使用主体,需在高校积极引导下充分发挥自我监管和控制的能力,正确用网,合理上网。大学生应在高校的引导与自律下,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提高网络心理健康。

 

  其次,高校应该采取积极态度与科学方式介入大学生网络平台。高校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常规环境和主要载体,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刻将积极态度植入日常的学生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症下药,全方位把握当代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中,把握学生的行为倾向和网络动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网络观,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性、全面性和针对性,深化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高校应当建立系统全面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网络为中心载体向学生生活辐射的教与学过程,其中涉及网上与网下环境、课程、学生心理、教师素质、管理等内容,是一个多元化、系统化的教育网,高校应当在自身认识与对当代学生群体认识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符合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而提升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实现大学生健康成才成长的教育目标。

 

  作者:陈琳莹 梁瑞琼 肖羽 李璟 王书妮 来源:科技视界 2016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