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创建健康校园网络文化势在必行

2015-11-13 10: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传统教育模式被突破,网络教育教学已成为一股新的潮流。学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手段来接受了解最新科技文化研究成果,参与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但由于网络市场管理的不规范和网络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利用也出现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净化网络市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利用网络,创建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这副重担就落在了每一个教育工作着的肩上。

关键词:网络教育;市场净化;正确认识;健康文明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我国的教育更是步入了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三千所不同层次和规模的高等院校。无论这些高校是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还是实用型,都在不遗余力地为国家培养输送着有各自特色的新时期建设人才。传统教育模式被突破,网络教育教学已成为一股新的潮流,学生受教育的形式又多了一条新的途径,也多了一种新的选择。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一方面,网络为教育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大学生们适时的传播人类文化遗产、当代最新资讯、最新科技成果,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新的信息,帮助大学生对各种问题作出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学生可以借助世界各地专家、学者的力量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网络的互动性和包容性又使大学生通过网上聊天广交朋友,参与问题的讨论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极大的激发了大学生潜能的发挥,使他们敢于用其独特的观点、视角挑战权威,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总之网络拓宽了新的求知空间,优化了知识结构,极大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网络使一些大学生玩物丧志,学业荒废。网络游戏的惊险刺激,扣人心弦,使得大学生为了增加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为获得高级别高积分而每日每夜奋战在网吧;沉溺于网络中的不少大学生,因无钱上网而编着故事向父母索要钱。笔者曾经接触过这样一名专科生,其父亲不在世,是母亲无论寒冬酷暑替人补鞋钉掌挣钱供其读书。按理说,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应该知道甘难辛苦,应该刻苦勤奋自强才是,可是这位学生却挡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而无心学习,还不断向艰难的母亲伸手要钱,供其上网挥霍,最终因各科成绩纷纷亮红灯,被学校要求退学时,其母亲匆忙赶到,流着泪向校方求情。
   -----网络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性格变得更加孤僻和封闭。境内境外的黄色网站,发布黄色图片、信息,使得不少意志力、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流连忘返,不能自拔;网络聊天的互不相识,身份的隐藏,说话便无拘无束,海阔天空,既可以诉说心事,指责谩骂,又可以用虚假的情谊、身份去欺哄骗,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大学生,网络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封闭,更加离群和孤独,以致引发一系列自杀事件。
   -----网络使一些大学生滋生是非,损害了校园环境和学习风气。由于网恋而导致的争风吃醋、斗殴;骗取他人钱财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是层出不穷;利用网络窃取试卷和答案,瞒天过海,不学无术。已经有有识之士将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聊天称之为网络里的三只魔爪,他们像海洛因般毒害着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原本健康的心灵和机体。
   “救救孩子”,鲁迅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呼声重新摆在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的不断增长,需要年青人作为接班人。而作为年青人中拥有高学历、高知识、高技能的大学生却沉迷于网络之中。“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些课题都不该是纸上谈兵。新形势迫切要求教育工作者、学校和社会思考探索研究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利用网络: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力度,适时调整教育方式。网络时代的兴起,思想政治教育已不是纯粹的学科知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网络这一传播媒介为载体,对已经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不健康行为和苗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剖析问题的过程中,找准症结和源头,抓住思想性和倾向性,讲现象,论危害,要一针见血,直击痛处,既注意就事论事,又注意就事论理,在论理时不能简单定其思想动机,而要恰如其分地讲情理;在论理时不是无限上纲,而是深入浅出地摆道理,既体现教育的严肃性,又要注意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唤醒良知,明辨是非,转变上网动机。
   ----加强网络规范法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严禁不健康信息和言论充斥网络,对不良信息要进行屏蔽,对发布非法和不健康内容的网站和网吧坚决予以打击,乃至依法取缔其营业资格。对网络中涉及的刑事和民事案件,做到网络犯罪“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社会各界,学校应义不容辞地为网络注入新鲜血液,让健康的内容、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占住网络领地,让危害学生的网络垃圾文化无可乘之机,无立足之地。
   唯有构件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高科技的作用;只有在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接受、利用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让网络为人才的成长做贡献。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为创见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献计献策;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做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的思考者、引路者。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