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三网融合下的数字终端发展初探

2015-10-21 09: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网络的终端(即用户)将通过网络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用户终端(机顶盒)必须合乎NGB下一代新型网络标准,增加多种创新服务项目功能,适应多种网络模式,并具有可兼容性和可升级性、一体机。这样的机顶盒,才能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才能占领市场。

关键词:三网融合;数字终端;初探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早在2005年出台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今年 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通知,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在内的12个城市均在其中。三网融合尽管有技术上、各自网络上、监管责任、政策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还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经过近几年业内人士的讨论,一个基本的共识业已达成,即“现阶段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有线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尖端技术应用的融合。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才能够融合,融合后的新型网络,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类业务,共同构成信息社会的网络基础设施。”三网融合,为广电、电信和互联网三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空间。
    三网融合后,用户只要安装一个网络,通过一个网络数字终端,便可同时完成看电视、打电话、上网等多项日常信息处理,能够极大地方便用户。
  解决有线数字电视收看问题的设备叫做机顶盒,机顶盒就是以视、音频业务为主的数字终端。不论是经济型,还是普通型,或者是增强型数字电视机顶盒,解决了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整体转换后的解码与收看问题。增强型数字电视机顶盒,还具有点播多媒体节目和信息、电子节目指南(EPG)等功能。而面对“三网融合”,现行的数字电视机顶盒,不具备多种接入模式,也不具备大容量、多种格式的综合信息处理功能,必将被新型的网络数字终端所取代。
  就未来三网融合下的数字终端应如何发展,做以下探讨。
  从技术层面看,三网融合,使语音、视频、数据业务统一起来,并通过一定带宽的网络传输到用户。跨网络、多格式、全业务的家庭综合网关,是网络数字终端的必然使命。
  首先,新型的网络数字终端一定是跨网络的平台,并具有多种接入模式,它是未来宽带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指的跨网络,不单是实现从有线电视扩展到IP网络的双模,而是具备跨Cable、IP、移动等网络的多格式视、音频解码与应用。 这种跨网络具有两重意义,一是涵盖了网络传输的所有内容,二是增加了用户个性化应用的可能。在多格式解码方面,除MPEG-2,MPEG-4AVC(H.264)、AVS、Real等都在视野范畴之内,还必须兼容互联网上流行广泛的流媒体格式。
  第二、新型的网络数字终端要具备与不同网络的通信功能。如终端上能够实现视频可视电话,实现对手机,固定电话用户的呼叫,Web网页的快速访问,互联网信息搜索等。就是说,数字终端必然要从视、音频业务延展到接入网络适配、语音及数据业务的提供和转发。
  第三、新型的网络数字终端需要对家庭其它电子产品互联提供支持。包括MP3、U盘、游戏手柄、摄像头、电话、信用卡等金融支付设备等。在与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内容交互和应用交互中,形成数字用户的多媒体应用。
  第四、新型的网络数字终端要在图形界面与性能上实现大幅改进。可以实现动态的图形图像显示,交互式EPG、Flash应用,互联网浏览器及主动下载功能等。图像界面的改进,提供用户的操作主动性,进而增加三网融合后应用其业务的吸引力。
  第五、就广播电视行业而言,有线电视数字化和双向改造正在全国范围内积极进行。当然,改造后的网络,是否合乎NGB下一代新型网络标准,现在很难确定。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数字化和高清晰的图像,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画面效果,也是新型网络数字终端发展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增加多种创新服务项目功能,也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新型网络数字终端应该具有可兼容性、可升级性、一体机,同时使价格压到易普及的程度。
  三网融合后,多家运营商共同面对的是用户。用户是来消费业务的,不会关心是谁给他提供服务,更关心是否能随时随地享受业务、享受优质业务服务。最直接、最频繁的操作界面就是终端,所关心的就是终端的融合、终端的实用性和价格是否接受。提供广泛业务并具备综合处理能力的新型网络数字终端,将成为“三网融合”后用户终端的核心。总之,在继续发展以视、音频为基础的数字终端同时,适应多种网络模式,并不断增强网络终端的功能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