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新时期“三网融合”发展趋势探析

2015-11-19 10: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从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推进"三网融合",到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首度明确其"时间表",已经走过整整十年。

关键词:三网融合;发展
  “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从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到今天的十年间,“三网融合”的发展有目共睹,它进一步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给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带来了无尽的利益,同时也形成了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那么,在信息化的今天,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哪些?
  一、广播电视向网络摇动橄榄枝
  在三网融合的今天,传统媒体主动向网络媒体摇动橄榄枝。现在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战略合作,这样才可以延伸其收视率,并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首先必须看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的诸如在广告市场、受众市场以及新闻信息的及时性上的挑战和冲击;未来广播电视若想继续开发广告空间,就要将节目内容与广告相结合,并大量策划与观众间的活动,将活动与广告节目进行商务化改革。但电视台有自身的局限性,一是广电节目只能播一次;二是缺少互动性观众难以参与其中,这种情况下,与网络的合作就是一种解决办法。网络可以实现节目的多次重播,可以成为广电的活动参与平台,用户可以先在网络上观看节目参与活动,再将最终的结果在广电上展现。广电的品牌性能吸引网民与观众的参与热情,而网络的互动性与低门槛能增加受众的参与机会及扩大参与人数。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广电媒体在内容制作上的优势,仍是网络无可比拟的,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也有自己的特点,它的交互性、海量信息,是传统媒体没有的。如果广电媒体在内容制作方面加大投入,网络新的渠道就能给它产生增值效果,从而会产生广电和网络的共赢。同时,“三网融合”给终端制造业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国电视机年销售总量有可能达到8000万台。进入“网络电视”时代后,未来只需要买一台网络电视,就可享受电视和网络的双重功能了。
  二、差异化业务是主流
  三网融合归根结底,在于应用融合业务的普及。其最简单的体现就是三屏融合,即屏幕的融合。以后的手机可以上网、看电视,电视可以打上网、电话,电脑同样可以打电话、看电视。电视、手机和电脑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相关专家认为,三网融合的最终朝向是互联网。今天的互联网仅仅是依靠电信网作为基础网络支撑技术,似乎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承担不起三网融合重任。但我们要清楚:互联网是近十几年发展最快、最成功、最有前途的,从终端、业务方面来看,将来总有一天,电视、手机都有向互联网靠拢的趋势。在三网融合的服务差异化阶段,广电网也能成为互联网的一个基础,形成计算机通信网和计算机广播网络共同支撑起未来互联网的新局面。
  三、广电网和电信网的合作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网融合”对广电网和电信双方都提出了挑战。广电网积极进行内部整合,以省为单位整合各地市有线网,整合的目的就是统一资源和运营模式谋求做大做强,以改变广电网目前形似块状孤岛的运营局面,广电网按照其过去十年来发展的速度和步伐,有可能受自身的体制影响,后知后觉,原来的防弹衣反而成为其制约自身发展的桎梏。而电信网资本雄厚,掌握着很大主动权,三网融合可以为电信网带来预期的收益,谋而后动可能是电信网采取的主要战略,一旦相关的技术成熟了,在三网融合方面,电信网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形成相当运营能力。同时,三网融合要求广电网迅速适应宏观环境的改变,顺时而为,加快体制转变的速度,调整经营思路,才能在三网融合中有所作为。
  融合是大趋势,符合国际潮流和产业之路,不融合则将陷入各自瓶颈中无法完善和做强各自的产业链,如果今年“三网融合”能够真正开始实施,则2010年可称得上三网融合正式启动的元年。 “三网融合”是一个过程,它是为了推进信息化,而信息化本身也是个过程,而且是产业和社会变革的过程。广播电视业与电信业无论在体制、功能、定位方面,还是在经营理念、运作方式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电信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第一原则,而广播电视则必须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因此,广电与电信的合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技术、商业模式齐头并重
 按传统的办法推进三网融合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如何绕过传统的三网来达到成功融合的目的?那就是寻找通信体制革命的这条路。我们必须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建立商业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择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
  我们的实际情况是数据通信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规模不大,比起发达国家的多协议、多业务的包袱要小得多,因此,可以尽快转向以IP为基础的新体制,在光缆上采用IP优化光网络,建设宽带IP网,加速我国Internet网的发展,使之与我国传统的通信网长期并存,既节省开支又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同时,另一个关键就是,有没有建立一个坚定的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来支持这样的平台和运营框架。面对三网融合的机遇,网络运营商不但是要从质量、流量的硬指标入手,更重要的是怎么样将运营商从原来单纯的B2C扩展到B2B、B2C,使运营商、内容供应商、广告商和商家在框架上,能够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服务给消费者。
  小结: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国家之所以如此注重三网融合的发展,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广电拥有内容资源优势、内容管理优势,而这些由是电信业所不具备的;电信拥有交互网络优势,这又是广电目前做不到的。因此,注重三网融合,使电信、广电双方凭借各自的优势进行资源互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才有可能带来真正的产业发展,为我国进一步实现国家信息化助一臂之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