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摘要: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实际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是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基础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具备在网络环境下操作和处理信息处理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 为后继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大学计算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史。从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教育进入了普及阶段。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之后,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必将面临新的变革。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2.1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都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其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设计、互联网、电子邮件等,几乎涉及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部内容,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起点”。而且, 由于地区差异、经济发展差异等原因造成了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有的学生则很少接触计算机。如果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去进行教学, 很难找到一个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教学切入点。计算机水平好的学生可能对所讲的基础知识产生不了兴趣,计算机水平差的学生可能对所讲的知识不能全部理解和掌握。这就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越来越不爱学,基础差的学生越来越学不好的现象。
2.2 教学内容无区别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对所有专业而言没有区别, 其教学目标、大纲、计划及内容都相同。但是,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需求,如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介绍一下乐谱编辑软件的使用,针对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介绍三维设计软件的使用。因此,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会使一些专业的学生学了却没多大用处, 而对专业有用的内容又没有学。
2.3 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虽然现在教学多采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模式,但是换汤不换药,仍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学时只是照本宣科, 则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且,一般是在教室上完理论课后, 过几天才到机房上实验课, 因为时间间隔较长,所以在实验课上又要把前几天讲过的内容再讲一遍;同一个问题, 本来可以有多种操作方式, 但由于时间的关系, 只能讲其中的一种操作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和发展。
2.4 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有时任课教师也无以适从:讲简单一些, 就会有学生不愿听;讲深一点, 又会有学生听不懂;满足了大部分学生, 少部分学生又跟不上趟。从教学效果来看不尽人意,学生为考而学, 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
3.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建议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负担较重,所以学校更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多让骨干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经验交流会和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新的高度。
3.2 采用传统和网络整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边讲边练,以练促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建设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体系。可以利用校园网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并有针对性地增加合适的教学实例以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个体的需要。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完成,实践操作在机房进行,课后辅导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这样三位一体,将传统和网络整合起来,既可以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优势,加强师生面对面交流,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3.3 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
通过实验教学,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等的感性认识。在实验教学中,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一般验证性实验较多,在确保这种类型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尝试逐步增加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能力强的学生自主设计、独立完成有一定水平的创新性实验。
3.4 针对学生起点不同,实施分级教学
大学新生入校后,由于计算机水平有一定差别,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有针对性。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对不同起点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具体实施方法是在新生入校后组织学生参加分级考试,根据学生分级考试的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类级别。若学生为A级,则可以免修计算机基础课程;若学生为B级,则可以免听计算机基础课程,但必须完成相应的综合作业和参加这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若学生为C级,则必须完整地参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和考试。
对学生而言,分级教学的优点和好处是十分明显的。学生按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高低分级学习,有利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不会有人觉得太难或有人觉得太易,满足了起点不同、水平不一的学生的需要,保护了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激情和兴趣,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教师而言,分级教学可以根据教师的不同水平和教学特点分配相应的教学任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节省教师的劳动,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摆脱以前那种难以兼顾水平强和水平差学生的境地。通过分级教学教师就可以集中精力,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作用。
3.5 针对学生专业不同,实施分模块教学
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掌握一些对自己专业有用的另外的计算机知识。这就要求针对学生专业不同,实施分模块教学。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多媒体基本知识、网络基本知识等作为必修模块,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之上,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设置多个选修模块:三维设计软件、乐谱编辑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等。
3.6 改
革考核方式
若是分级教学,那么A级学生可以免试,B、C级学生要参加考核标准一致的期末测试。若是分模块教学,则对于所有专业学生必须参加必修模块的考试;而对于选修模块,用做课程设计的方式来考核;课程总成绩则由必修模块成绩和选修模块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而得。
4. 结语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计算机素养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在这门课的教学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将阻碍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我们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该课程更适应社会的发展、更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志欣.关于我校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的思考[ J].计算机教育 ,2005,5.
[2] 陈兵.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 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 金世双,王未央.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 J].福建电脑,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