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依托自身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为跨国公司代工等途径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已嵌入到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然而,伴随周边国家快速崛起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中国原有的人口红利和要素低成本优势日益趋弱,并面临环境约束、产能过剩和需求放缓等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挑战[1]。
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很难再依靠向发达国家引进高端技术设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来实现真正的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改变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方式和区域产业联动来推动产业经济增长与价值链升级。
2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价值链构成与地位分析
2.1全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价值链构成与分析
一般来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是按照不同工序或者零部件进行的,与之对应的环节及其价值链特征存在着显著差异。至于企业具体承担产业链上的哪一环节,通常是由其具有的核心能力与资源优势来决定,并由此导致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不同。综合张亚明[3]、卢明华W等人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全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按照本国企业所处产业链的不同位置,整体上又可细分为上、中、下游三类产业。
2.2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及分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日趋成熟的区域集聚协同发展网络已在全球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形成,每个相关区域分工备责产业链中的特定环节[5]。然而,受产业链地位和固有增长模式影响,跨国公司往往在研发、设计等核心环节给国内企业设定很高的技术壁垒,而且市场失灵和路径依赖等问题延长了企业在制造环节上的学习与升级过程[6],导致国内产业整体上被俘获在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处于被动地位,Bair也曾指出参与全球价值链并不能确保产业升级,除非出口导向活动能根植于区域并促进内生增长[7]。因此,单纯依靠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以及为跨国公司做代工这种模式,国内企业能够从中习得的核心能力以及在产业价值链上的攀升变得非常有限,难以占有绝大部分创造价值。
在全球范围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价值链整体上可划分为高、中、低端三个档次,分别对应相应的国家及其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最顶端的是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其所负责的内容是品牌创建、标准制定以及新产品研发[8];由于掌握良好的自主创新与技术研发能力,日本成为当今全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强国;位于产业价值链中端的是部分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地区等,其在制造水平、生产工艺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占据一席之地;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底端的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优势,承担着产业分工中的组装、加工等环节。'深入来看,由于跨国公司核心技术封锁,本国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能力不足,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高端产品研发、国际品牌创建以及参与产业链更高层次分工等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
3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构成与动力分析
通常来说,一个国家(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除了与其资源禀赋、起步基础和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外,还受区域产业市场及发展环境的重要影响W。
3.1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构成分析
总体来看,内资企业、国有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四大市场主体通过持续的外部扩张以及相互间的竞争与合作,逐渐形成了目前国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市场格局和发展环境。
3.2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动力分析
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与升级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一是产业层面,包括产业市场主体构成以及外部升级环境要素的诱导;二是本土企业的自我强化与学习创新。从产业层面看,结合上文对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主体构成的分析,不难看出东南沿海地区该产业呈现出显著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即港澳台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整个产业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其整体规模、产出水平与市场竞争力更具优势,成为该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相反,由于受先天产业基础及政策、体制等方面因素影响,靠近内陆地区的内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发展相对较好,尤其是内资企业在产业创收和人员吸纳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基于此,文章认为造成中国不同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升级能力存在巨大差异的关键原因就是产业市场主体结构;同时,产业政策、区域地理位置及其经济开放程度也是构成中国产业升级环境的重要因素,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与升级过程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
企业层面动力分析。全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可被看成一个大的整体,在其发展过程中,通常会自然选择链上的主体以及链条之间的关系,实行优胜劣汰,从而达到其契约目标或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产业链整合机制的作用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将不断地自我强化,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地位以及分工层次;此外,企业通过协作行动、承担主导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自愿放弃的功能以及通过集群的治理模式转变等途径也能实现升级[1°]。从现实情况来看,受跨国公司低端锁定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影响,国内企业沿着全球价值链向产业高端攀升的发展路径已经被阻断,在整个代工过程中,依旧未能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与树立自主品牌。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内资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摆脱被跨国公司低端锁定的状态,就应不断提升国内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突出体现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新产品和专利产出等各方面能力的增强。
4基于双重视角的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升级模式
通常来说,区位条件对产业聚集地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区域产业资源、市场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等因素提出了更高要求;反过来,这些因素的好坏也将对本地区该产业的发展与升级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区域产业配套以及产业链的完整程度是影响本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当前河北很多电通企业从事配套设备的生产与组装加工,而北京是中国三大pc企业(北大方正、清华同方、联想)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河北在为这些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时会占据地理优势和成本优势,然而三大PC企业的生产基地均不在河北,而是分布在东莞、苏州等地。同样,将生产基地设在天津的摩托罗拉公司,其很多零配件是由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生产制造b不难看出,北方电通企业交由南方企业生产零配件,无疑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利于本地区产业链的壮大和产业集群式发展。基于此,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传统的增长模式与产业升级现状间的矛盾不断加大,而通过强化区域企业合作与产业资源整合,继而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是走出当前该产业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为此,基于前文分析,结合产业升级战略方向与目标,从产业价值链与区域联动发展双重视角提出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升级模式。
5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联动发展与升级——以京津冀为例
5.1京津冀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升级环境分析
产业升级优劣势因素分析。优势方面,京津冀地区拥有较强经济实力和显著区位优势,在劳动力、技术、资金等方面能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同时该地区先进制造产业带日趋成熟,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劣势方面,本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在产业结构上缺乏梯次性配置,产业融合度较低,关联效益不高,区域内大型风投公司数量较少,产业创新融资渠道有限。
产业升级机会与挑战。机会方面,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为京津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联动发展与升级带来了重要契机,而科技革命和信息化又使得产业升级的节奏进一步加快;存在挑战,受国际尖端技术封锁,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依然处于产业链低端锁定状态,且京津冀地区面临着艰巨的节能减排压力,与产业快速发展间的矛盾不断增大,亟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5.2京津冀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升级投入与产出分析
产业基本规模、整体产出能力和研发投入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升级现状最重要的三方面。
5.3京津冀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联动发展与升级对策
(1)以“点”带“面”,构建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通过加强区域内各城市间的联动发展与分工协作,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单一地区生产要素和资源不足而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制约,有助于实现区域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集群升级。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指导下,坚持以“点”带“面”,构建起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加强三省市地方政府间在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和投融资规划的对接,为各类市场主体与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提供保障。
(2)合作互动,着力打造区域产业升级支撑平台。要实现京津冀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必须加强三省市间的产业合作与互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技术与人才的投入,因此京津冀三省市间应加强资源互动与优势互补,提升北京对于天津、河北两地在技术、人才方面的协助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河北的劳动力与土地资源优势,做好两大直辖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从而实现产业横向错位融合、纵向分工协作。要逐步完善区域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资源网络,促进区域企业交流、知识产权与技术成果转让。
(3)内“抓”外“放”,优化区域产业联动发展与升级环境。从本质上看,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升级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在整个升级过程中,环境因素发挥着促进或抑制作用,因而对于产业升级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内“抓”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抓政府部门政策支持与相互协调工作,二是抓产业融资与人才培养工作,三是抓区域产业经济带建设。外“放”是指要扩大区域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入和利用外资,使外资成为带动京津冀地区产业联动发展与快速升级的积极因素,并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互动,提升跨区域产业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志君•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发展战略转型[J].经济学动态,2013(9) :11 -19.
[2] 黄群慧.“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5 - 19.
[3] 张亚明,刘海鸥,朱秀秀.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与创新研究——基于耗散理论与协同学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 2009(12) :38 -42.
[4] 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63 - 69.
[5] 盖骁敏,高彦梅.产业集聚与集聚转移: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J].改革,2013(12) :1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