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通信论文

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浅谈《开心茶馆

2015-09-17 11: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弘扬先进文化,是电视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被边缘化,甚至有的还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因此,如何才能担负起传播优秀传统艺术的重任,如何才能向受众巧妙地推介传统艺术并获得认同,如何才能形成传统艺术与电视媒体的双赢,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笔者以方言类曲艺栏目《开心茶馆》为例,对传统艺术类电视节目的形式进行一定的分析,以求拓展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联姻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联姻; 双赢; 形式; 创新

1 双赢的联姻
  中国传统艺术经过历史的洗礼,刻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面对目前现代化的进程,他必须积极面对。在电视已经相当普及的当代,电视这一平台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不论是它的具象性、综合性,还是他的通俗化、大众化,都可以为传统艺术所用。因此,通过先进的电视创作理念,对传统艺术进行包装、编排、制作、播出,可以极大地推广普及传统艺术,让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传统艺术需要电视这一良好的媒介,而电视传媒也需要传统艺术的融入。首先,作为具有传播和娱乐功能的电视节目,同时也承担着舆论引导以及弘扬先进文化的责任。其次,传统艺术植根于民间,它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及强烈的文化认同。这些传统艺术各具特色,雅俗共赏,具有贴近基层民众的“草根性”。因此,电视传媒如果在与传统艺术的联姻中,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不仅引入了一个鲜活的元素,能够寓教于乐,还能拓宽收视群体,对电视媒体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电视媒体和传统艺术的的联姻是一种双赢,对两者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 联姻的形式
  如何推动传统艺术在更广阔的受众里传播,如何使这些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为电视所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可谓历史悠久。在中国开始电视播出的时候,属于我国传统艺术瑰宝的戏曲就是其播出最多的节目之一。因此,戏曲也是与电视媒体合作较多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从戏曲与电视媒体的长期合作中,可以看到传统艺术与电视媒体联姻的几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单纯的录播。如戏曲的折子戏、戏曲大赛和戏曲晚会。除了专门的戏曲频道,这种形式一般会被放在比较差的时段播出,所取得的效果也差强人意。它很大程度上只起到填充播出时间的作用,并不利于戏曲艺术的积极推广。第二种是电视剧。如戏曲电视剧,就是在电视剧艺术和戏曲艺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艺术品种,也是电视界和戏曲界都比较重视的艺术品种。但是,这种形式局限性比较大,有很多传统艺术形式无法与之结合。第三种是纪录片。这种形式的门槛不高,可以为各种传统艺术服务,起到普及作用。然而,也有其劣势,即缺乏播出的连续性,无法建立长期固定的收视群体。第四种是栏目。如众多戏曲栏目,以票友打擂、名家教授等形式,既展示了戏曲艺术精华,介绍了戏曲知识,促进了观众参与。这类形式贴近群众,使传统艺术回归民间的土壤。但是它有一定的地域性,往往要在有群众基础的戏曲大省才能办起这种节目。
   以上是以戏曲为例,总结的几种合作形式。各种传统艺术与电视媒体的联姻形式,可从其中窥见一二。如果我们对生产量、影响力、推广性、收视率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一个综合考量,就会发现,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并非十分和谐,也存在着一定的尴尬。从心理上讲,传统艺术愿意通过电视这种强大的传媒手段来扩大自己的传播空间。但是,电视的发展需要收视率。为传统艺术牺牲收视率,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尽管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联姻仍然形势严峻。
3 电视娱乐节目在传统艺术方面的探索
   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究竟该如何联姻,才能既有利于传统艺术的发展,又不影响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达到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双赢呢?不妨以电视娱乐节目《开心茶馆》栏目为例,做一些剖析和研究。 《开心茶馆》是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于2005年推出的一档日播版的方言类曲艺栏目。该节目以小热昏、独脚戏、滑稽戏等具有江浙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表演为主,加上三位主持人角色化的主持风格,一直为杭城老百姓所喜爱。开播至今,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收视率,连续三年位居杭城落地频道综艺节目收视率之首。“开心茶馆热”也成为“2006年杭州生活品质、文娱活动的现象”,足见其影响之深远。为什么《开心茶馆》这档曲艺栏目能网罗广大的收视群,在杭城形成一种文娱活动现象,为广大群众所津津乐道呢?第一,形式创新。《开心茶馆》不同于之前所提到的几种合作形式。它是一档传统艺术类的栏目,却并不局限于传统艺术;它是一档本土娱乐节目,却并不与其它的本土娱乐节目相雷同。在方向上,它立足本土,根据杭城百姓的欣赏习惯,在定位上确立了一个以杭州传统地方文艺为主的表演方式,形成自身的娱乐节目风格;在取材上,它采取了平民化的视角,将百姓生活中的家长里短进行挖掘提炼,撷取有效素材;在主持人的角色化与表演任务的设定上,他采取平民化的角度,体现生活中的真实感;在场景的设计和氛围的营造上,他设计了一个观众可以随意就坐的茶馆式录制场地,达到了一种平民化的效果。这一切使得《开心茶馆》栏目一开始就奠定了一种平民化的基础,让百姓在感情上可以接受,并且一下拉近了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群众性是电视媒体和传统艺术的共同特性,也是二者联姻的最佳结合点。第二,寓教于乐。缺乏思想的娱乐节目只能算是“愚乐”。虽然娱乐节目不要求具备太强的教化功能,但并不等同思想文化的缺失。在观看的过程中,让人收获快乐的同时,又有所受益,达到雅俗共赏,这才是娱乐节目的最佳境界。而《开心茶馆》栏目则将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融入到各个元素的设计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节目人物的设定上,他们既是观众熟悉的小人物,又是有一定思想境界的人。在节目内容的选择和创作上,既考虑了主题的鲜明,又考虑了节目的可看性。在节目方式上,并不局限于纯表演的框框,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热门话题,进行现场互动式的交流和讨论。在轻松的氛围中,进一步提升节目的主题和意义。正是因为树立了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开心茶馆》才能在提高节目品位和艺术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栏目的知名度和诚信度。第三,兼容并蓄。如果说“茶 馆”是一个筐,那么,这个筐里装着很多东西。除了曲艺,民间故事,社会热点,甚至还有竞技,戏曲,戏剧,魔术,杂技,等等。由此可见,《开心茶馆》虽然是一档曲艺类的栏目,却并不死板,而是融合了众多的元素。哪怕是对曲艺不感冒的观众,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在不知不觉的观看中,又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关于曲艺的内容。于是乎,这道“电视娱乐大餐”便能吸引许多不是曲艺爱好者的观看。既起到了普及推广曲艺的作用,又吸纳了广大的收视群,提高了收视率。
4 结语
  应该说,《开心茶馆》栏目作为一档体现“三贴近”、走平民化路线、以地方传统文艺和老百姓参与相结合的综艺娱乐节目。为电视娱乐栏目在创新节目形式的同时,有效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探寻了一条正确的路子。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只有接地气、贴民心、健康向上、不断创新,才能真正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让传统艺术绽放光彩,实现精彩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李磊明. 搞好电视与戏曲联姻. 拯救和保护戏曲艺术,2006(2).
[3] 李和平. 草根文化对电视节目传播的影响,2005(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