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通信论文

正确处理民生新闻与地方形象关系

2015-08-28 14: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媒体是社会关系宣传中重要的途径之一,媒体的报道内容、方式以及效果,任何一个环节都影响着该地区的形象,包括民风民情以及政府作为。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的一种新生事物,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内容平实可靠,成为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既拉近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沟通距离,也为树立良好的地方形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民生新闻;  地方形象;  正确处理
立足于以民为本的思想,用民众的观点和视角采用叙述的方式来表现和表达人民群众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是民生新闻区别于社会新闻的重要特征。民众的观点和视角、民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以及平实的叙述手法是民生新闻的根本和核心,这些民众日常生活发生的事件包括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工作就业、住房条件、养老问题等。
  民生新闻一般通过某个社会事件的小细节来深化所要表达的观点,而且这类新闻要遵循有理有据的原则、真实的画面、文字是必不要少的元素,新闻存在的环境脱离不了政治的影响,因此如何在本国政治的前提下以民众的观点去表达观点是民生新闻打动群众的关键。
     一个地方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自信和自豪,影响着当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然而,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抱什么样的初衷、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维护形象,本身就在向公众展示着维护者自身的形象,作为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地方形象的打造是一个综合工程,离不开政府和公民的合力。相比于个人,地方政府的责任更为重大,带来的影响也更大、更持久,地方政府对当地形象的维护,首要的工作应是树立政府对规则和法律的敬畏,对公民和企业权益的尊重,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品格和担当。
1  民生新闻是地方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最佳平台
  民生新闻是我国传媒特有的一种事实报道形式,题材取自百姓的身边事,关注事,内容平实而真实,与百姓的生存,生活,生计,地方政府的政策实施,方针制定息息相关,为百姓的心声寻找一个出口,为政策的制定实施,效果验证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反馈,成为实话实说,让地方政府与民众直接沟通的最佳平台,因此深受百姓喜爱。民生新闻的出现,提高了百姓言论的自由度,话语权,唤醒民众的维权意识以及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民生新闻的出现,解决了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诸多民生问题,通过沟通、反映民生、化解矛盾,为百姓排忧解难。因此,民生新闻为普通百姓和政府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话语平台。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2 民生新闻实现媒体责任、政府形象、民众心声统一
  地方形象的塑造与媒体宣传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事实类的报道更加是地方形象侧面塑造的主要方式,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的主要区别,也是本质区别在于,在淡化政治的前提下,通过平常百姓事来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并且从中验证效果,而且这种效果是地方政府作为一种政绩最直接、最可靠的表现方式来贴近民众、服务民众的。因此地方形象的塑造,不仅仅依靠的是报道地方政府的政绩,包括领导的总结,讲话,会议报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民生的关注程度,加强了地方政府与本地民众之间的紧密联系,注重解决公众普遍反映的问题。因此地方形象代表的是地方政府的作为,通过民众之口,民众身边事的报道,是最有力的塑造方式,也是落实“民呼我应”实现媒体责任、政府形象,民众心声的有机统一。
3 民生新闻是地方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传媒是形象传播的手段和媒介,它存在的意义在于传递和交流信息,民生新闻在形成传媒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完全的把地方形象进行了塑造,本土化的题材报道既可以从正面也可以从侧面,或者说从反面来突出本地形象的塑造,可以塑造美好的形象,也可以以反面实例衬托本地形象的丑陋化,因此民生新闻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为本地积聚资源、参与竞争,发展进步服务,与塑造途径相关。
  3.1 内容来源于民众
  民生新闻除了能够如实的反映百姓身边事以外,更重要的是传递当中的社会人文关怀和人文关系,能让人们通过一件习以为常的事发现当中的道理,并且获取一定的经验以及教训,了解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民生新闻的作用就是为了以小见大的显现事件发生的社会根源,人性本质以及时代的要求、变迁。广东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栏目于是广东南方电视台重要的民生新闻栏目,也是华南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该栏目自2003年创办以来,其收视情况和影响力都令人刮目相看,其内容涉及广,关注程度深以及效果完美,完全缩短了地方政府与民众生存,生活之间的距离,既解决了民众问题,又树立了地方形象。又如2003年的抗击“非典”活动、2008年的抗击雪灾活动等,民生新闻都有效地发挥了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凝聚民众思想,为树立地方良好的人文形象做出贡献。
  3.2 多角度的题材报道有助于彰显地方形象
  地方形象的打造,政府作为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然而除了政府的作为之外,地方的人文素质,自然景观等题材同样在凸显地方形象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旅游是现代生活标准以及人们陶冶情操的主要方式,在旅游的过程中领略地方的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成为旅游的主要目的。民生新闻的报道具有的双面性,可以很客观的彰显地方的民风民俗,一方面通过对本地旅游景点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前往;另一方面从游客的采访中获取旅游的感受,包括对本地人文素质,城市特色、市井人物、文化遗迹等,进而给当地的民众以及政府部门良好建议,达到不断改善优化的目的,从侧面塑造一个地方的新形象。
  3.3 突出积极的民生状态,提升地方形象
  民生新闻所要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报道民众周围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通过系列的事件引导民众的良好生活观念和态度,提高民众素质,调整社会行为,适应社会需求,帮助广大民众积极地探求解决问题的手段,为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奠定基础,这也是地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处理好地方形象的一个关键点。
     所以,民生新闻与地方形象之间的关系处理,一是揭发事件以事实为依据;二是向行政部门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三是做连续报道,留出改进后的效果报道;四是整个过程注意加强三方间的沟通。一个执政为民的行政体系绝不是以顾全自身面子为首要的,为民众利益谋取了最大的福祉是地方形象塑造的关键,因此民生新闻的自身思想修养和伦理素质应该非常高,但如果只是与行政力量形成附庸关系,非但不能塑造良好的地方形象,也失去了民生新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其最终结果就是被时代摒弃。
参考文献
 [1] 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7).
  [2] 李建秋.《对民生新闻概念与内涵的辨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3] 谢平,黄德林.《在“经营城市”理念下的地方政府形象重塑刍议》,特区经济,2005(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