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病害与防治分析

2015-08-03 09: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钢筋混凝土病害防治,钢筋混凝土病害防治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病害与防治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水利水电;钢筋;混凝土;病害;防治;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水利工程作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的全面展开,而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极为广泛。如何保证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采取何种病害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的常见病害进行分析,针对病害产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并针对已经产生的病害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1.水利水电开发概述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众多,由南到北分布着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及松花江等七大江河。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3.78亿千瓦,截止2006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28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20.67 070,到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9亿千瓦。因此,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我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常见病害及其原因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病害主要有:蜂窝、麻面、孔洞、露筋、裂缝、缝隙及夹层和缺棱掉角等。
(一)蜂窝
  蜂窝指的是在结构构件中形成的类似蜂窝的窟窿,骨料间出现空隙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材料的配合比不准确或搅拌不均造成砂浆和石子分离,或振捣不足,或模板严重漏浆以及浇筑方法不当等。
(二)麻面
  麻面指的是在结构构件的表面出现众多小凹点,但并没有钢筋暴露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模板不平整、不严密、不够湿润,振捣时发生漏浆或者振捣不足、气泡未能及时排出以及在振捣之后没能很好养护。
(三)露筋
  露筋指的是钢筋暴露在混凝土外面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在浇筑时垫块位移,钢筋紧贴模板,导致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够从而造成的。有时,保护层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者模板不够湿润,吸水过多也会造成露筋。
(四)裂缝
  裂缝指的是在结构体的表面或内部出现的各种裂缝现象。混凝土在施工中湿度和温度变化,拆模过早,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不连续,早期受振动,超长混凝土施工未采取措施,主体结构长期外露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
(五)缝隙及夹层
  缝隙及夹层指的是由于结构内部存在缝隙或夹层,而导致结构被分割成了几个不相连的部分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处理不当的温度缝、收缩缝、施工缝,以及掺杂了外来的杂物。
(六)孔洞
  孔洞指的是在结构内部存在空隙,全部或者局部没有混凝土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捣空,砂浆分离严重,石子成堆,水泥和砂子分离。除此之外,泥块内掺杂物和混凝土受冻等都会造成孔洞。
(七)缺棱掉角
  缺棱掉角指的是在柱、梁、孔洞和墙板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出现的局部残损掉落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没有充分湿润,使得棱角处的水分被模板吸收,因为水化不充分、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损坏。另外,拆模过早或者拆模后保护不好也会造成棱角损坏。像珠海的前山立交桥、前山大桥就出现了严重的露筋和裂缝等病害,危害出行安全。
3、病害的预防
  在施工前或者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能够很好的预防混凝土病害的发生,根据上文提到的各种病害,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几项预防措施。
(一)蜂窝
  预防措施: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一般要保持在2m内,如果超过2m,要采取溜槽、串筒等措施下料;要分层振捣;灌注层的厚度要保持在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1.25倍以内;对于细骨料混凝土拌合物,要不高于它的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捣实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要不高于它的作用半径的1.5倍;灌注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灌注,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二)麻面
  预防措施:模板面应清理干净,不得附着杂物;在模板灌注前,要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不能留有积水,要让模板缝隙严密拼接在一起,若出现缝隙,要填严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均匀涂刷;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并保证振捣密实,防止漏捣,均匀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
(三)露筋
  预防措施:灌注前,先要检查保护层厚度和钢筋位置是否准确;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一般要大约隔1m在钢筋上固定一个水泥砂浆垫块;钢筋比较密集时,要选择适当的石子,其最大颗粒的尺寸不能大于钢筋净距的3/4,不能超过截面最小尺寸的1/4,当截面较小,而钢筋又比较密集时,可以采用细石混凝土来灌注;为了防止钢筋移位,不允许振捣棒撞击到钢筋;混凝土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拆模时间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脱扣或踩弯者,要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四)裂缝
  预防措施:加强早期养护;超长混凝土施工要严格控制其内外温度并选择适合添加剂;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要求、达到标准;大体积的现浇混凝土施工,应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降低水热化,防治施工缝的出现;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好才可拆模。
(五)缝隙及夹层
  预防措施: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其抗压强度大于等于1.2MPa时,方可继续灌注;在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进行灌注之前,要先除去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软混凝土或松动石子,并充分湿润,冲洗干净,清除积水;在灌注前,施工缝最好先铺抹水泥浆或一层与其相同的减石子砂浆;在模板上沿施工缝的位置通一开口,以便用来冲洗和清理杂物;冬季施工可使用高压风吹;在全部清理干净之后,将通条的开口封闭,并抹减石子砂浆或水泥浆,最后灌注混凝土。
(六)孔洞
  预防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可以使用细石混凝土来灌注,使混凝土充分填充模板的间隙,仔细振捣密实;当机械振捣遇到困难时,可与人工捣固相配合;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容易灌注不满,振捣不实,可以在侧 面开口灌注,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再往上灌注。
(七)缺棱掉角
  预防措施:模板在灌注前充分湿润,灌注后认真养护;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拆模后要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要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以防受冻。
结束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病害的防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出现此类病害时,应秉承认真严谨的态度进行原因的调查分析,并彻底整改,杜绝再次发生,争取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陈贤强.水利水电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7).
[2]张栋,闫丽萍.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 中国科技财富,2010,(8).
[3]余龙.浅述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通病与处理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1,(9).
[4]刘新霞,姚国智.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混凝土钢筋锈蚀预防与处理[J].石河子科技,2007,(2).
[5]卢延武,李德成.工程隧洞混凝土钢筋锈蚀预防与处理[J].水利天地,2007(8).
[6]龚朝蜀,李光宗.钢筋混凝土水工结构物中的线差温度应力[J].水电站设计,2004,(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