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疆是农业大省,农业年均产值占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3,是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自治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仍存在工程破旧、技术落后、管理薄弱等问题。而且,自治区人口、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畜牧业快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对小型农田水利又提出新的要求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如果不能迅速改变农田水利落后状况,不仅危及粮食安全,而且影响农业现代化及新农村建设。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明确要求,2020年新疆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将由现在的0.48提高到0.57,农业用水比重要降到90%以下,这一目标为新疆农田水利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新时期加强新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自治区农业高效节水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
1 新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小型农田水利发展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49年至1978年,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单一的投资主体,农民利用劳动力大规模兴建农田水利设施,虽然技术落后,但大量水利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为解放后我国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从1979年至1988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不再是由政府的单一投入,而是转向多渠道、分散化。三是从1989年至1998年,“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达到了高潮,在巩固和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是从1998年以后,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因取消“两工”,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投劳集资数量大幅度减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受到较大影响。2005年中央财政开始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完善“民办公助”、“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有效遏制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滑坡势头,同时也为未来新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自治区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低、配套措施不健全、资金投入少、设备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自治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并且,由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于长期的超负荷运行,部分水利工程已经到达或超过运行标准年限,急需更新改造,据统计,自治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平均完好率不足50%,由于工程原因,实际灌溉面积达不到工程设计控制的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低且排涝能力弱,无法满足灌溉和防洪的要求。
2.2 节水农业发展滞后
2010年,自治区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211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53%,其中:渠道防渗节水灌溉面积1811万亩,占节水工程面积的56.4%;滴灌面积1269万亩,占节水工程面积的39.5%;喷灌面积57万亩,占节水工程面积的1.8%;低压管道灌面积74万亩,占节水工程面积的2.3%。新疆水资源总量832亿m3,单位面积产水量仅有5万m3/km2,为全国倒数第三。一方面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水资源十分匮乏;另一方面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利用效率较低,浪费问题突出,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48,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5%,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缺水与浪费现象的并存,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滞后,落后的农业灌溉设施和技术已不能适应日趋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对自治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紧迫要求。
2.3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税费改革后,严禁强行以资代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显著减少。尽管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主要都用于大型骨干工程建设。虽然自2005年开始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但数量太少,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2010年中央和自治区合计下达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12.28亿元(中央3.07亿元,自治区9.21亿元)与新增300多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新建防渗渠道4000km,2000多km渠系配套改造、盐碱地改良和牧区水利等建设需要资金相比,严重不足。
3 对策与建议
3.1 多元化筹集资金,保障资金投入
自治区政府应尽快制定有利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经济主体,以任何形式展开投资建设,同时也应该把政府投资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渠道,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和财政补助机制,在确保政府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主渠道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水务部门专项资金并鼓励社会力量对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支持,对于涉及到基层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自治区政府应专题研究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农田水利基建项目的进度。加强水务财政收支管理,对政府投资的小型农田水利投入实行统一管理。
3.2 多种建设模式,提高工程质量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坚持多种建设模式并取,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有效监督,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包括,政府投资主导模式、社会资本主导模式、产权流转建设模式和农民参与建设模式。每种建设模式都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政府投资主导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政府各部门间的有效协调配合;社会资本主导模式可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和市场化运作,提高社会资本对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同时也保障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产权流转模式和农民参与模式可以广泛提高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改变过去政府一手包办、农户参与决策和监督少的做法,遵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民办公助”的原则,鼓励农户全过程参与的建设。
3.3 完善工程运行管护机制,保障工程运行效益
明确工程管理的主体和相关责任,完善管理机制并由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政策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明确安全责任主体,落实工程安全责任,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意识。自治区各级水利部门和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运行维护的监管和技术指导,督促工程产权所有者切实履行管理责任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
,保障工程安全长效运行。针对不同类型工程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专业化集中管理及社会化管理等多种管护方式。各管理部门应结合实际需要,成立专业化维护保养队伍,组建农民水利合作组织,开展集约化的维修养护服务等。在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农户个人经营管理、联户经营管理、协会或合作组织经营管理等方式,增强群众管护农田水利设施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水利设施日常管理维护的积极性,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水平和管护效果,从而使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工作初步实现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保障工程运行的效果和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王冠军.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若干问题.水利发展研究,2010(8):46-48.
顾斌杰,严家适,罗建华.建立与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若干问题.中国水利,2008(1):37-40.
钟玉秀,李伟.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水利发展研究,2010,3:12-16.
刘宗浩,杨明娟,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若干问题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297-297.
胡学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需要四种机制创新.中国水利,2008(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