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水利工程论文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5-08-25 08: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水利工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如:三峡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如:农田水利工程,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兴化市张郭镇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了调研,并指出其在建设以及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促进了张郭镇的农田水利的发展,以取得更好的效益。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建设;管理
1.引言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保证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它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近几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数量逐渐增加。而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施工以及管理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因此,实现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以及管理的加强,才能保证其有效的发挥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张郭镇水利基本情况
  张郭镇地处兴化市东南角,属圩南农业区,光照充沛,气候宜人。总面积86.131平方里,耕地面积80808亩,全镇共新建加修圩堤23个,总圩长157.273公里,受益面积75775亩,占耕地面积的93.8%,敞口田5033亩,全镇尚有15个圩堤的部分段面没有达标,险工患段总长计9850米,为确保安全度汛,汛前急需加修土方9.76万方;其它圩都能挡4米水位。全镇圩堤建筑物、绿化管理已见成效,现有圩口闸149座,其中在建1座,排涝站41座,其中在建2座,计配套电机2970千瓦,抽水机船427条,排涝流量128.04m3/s,其中站80.2 m3/s,船机47.84 m3/s,座机每万亩耕地流量达9.9 m3/s,在险工患段加修达标以及排涝站修复的基础上基本能抗御日雨150-200毫米的雨情,确保安全度汛,农、副、工三业稳产高产。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较长出现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圩堤的挡排、耕地的灌溉以及农村饮水的问题。目前状况下,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施主要是由两个部分共同建设的。其一,主要是由乡、村集体投资投劳进行建设的;其二,主要是通过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来进行建设的。然而,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之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数量急剧增加,在建设过程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问题的产生。
  3.1 设施不足
  目前状况下,小型农田水利的设施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老化以及失修现象,而且季节性以及工程性的缺水问题较为突出。而因为现今有些水利工程项目仍没有建设完成,导致数量上还存在着不足。不仅如此,工程的完好率也相对较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水利工程的挡排能力相对较弱,对灌溉面积的有效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3.2工程技术不全面,设计标准偏低
  目前状况下,所存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70年代。因此,其设计的标准偏低,这一先天的不足致使相关的配套维修并不理想,导致小型水利工程老化、退化以及失修严重。不仅如此,它在合理化、规范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漏洞。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等,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不尽人意。
  3.3投入不足,建设缓慢
  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日益深入,国家加大力度进行对于农村水利建设以及管理的扶持。尽管如此,因为我国部分农村处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并不多,这样一来,就导致了部分工程不能按期启动。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地区因为缺乏资金,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不够,使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而原本的工程也难以进行维修,损毁现象严重。
  3.4工程建设制度不完善,工程质量差
  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制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监控措施以及检查的手段存在漏洞。这样就极易引起工程上的质量问题。目前状况下,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测仅仅是通过目测来实现,并没有相关的监测设备及仪器。同时,在监测方面的人才也极度匮乏,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建议措施
  ①建立一套系统的农田水利综合体系,加大节水的力度。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水资源承载能力以及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此来实现对于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并提高用水的效率,对灌溉用水的损失实现减少,以此来加大节水的力度。引导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能够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②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多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统筹兼顾,实现农田水利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对于农业的经济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然后实现对其的科学规划,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求,以此实现对于相关体制的健全与加强。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相关机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加大管理的力度,保全工程能力,促进农田水利的全面发展。
  ③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业人才,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原动力。对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进行高度的重视,加大培养的力度。同时,对现有的水利技术人员进行分工,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发挥作用,并且提高工作计划性以及高效性。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④实现对于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的加强。要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以及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并建立一套系统性的激励机制。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设计过程质量控制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
  ⑤对相应的监控方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使其更能适应发展需求,并实现检测水平的提高。为了实现监测水平的提高,需要健全相关的设备,如检验测试仪等。并且通过相应的实测、实量、实敲以及实弹等手段,获得相关的数据,并保证其准确性、客观性以及公正性,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 。
  ⑥加大资金的投资,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对其适当的增加投资。而地方政府应当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提高重视程度,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⑦对在建工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汛期发挥作用。同时注意备足加坝、保坝物资,密切关注雨情、水情,确保汛期安全。
  5.结束语
  张郭镇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当中的不足,不断汲取经验,加强学习,进行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施工以及管理的加强,并运用到实际之中,提出了建议措施,促进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尹利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85.
[2] 邓彦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77 - 78.
[3] 程玉彬,王庆芳,胡传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3):20-21.
[4] 郭德宏.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价值工程,2010,29(12):15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