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软件开发论文

移动互联软件开发专业分层分组教学模式探讨

2016-05-19 16: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针对高职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自制力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差,如果课堂枯燥无趣或者内容太难,大多学生会选择放弃专业学习这一现状,作者提出了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分组教学的观点。

 

  如何充分发挥传统教学优势,改善课堂教学中欠缺的要素,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方法,考核指标单一。[1]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目前高职类的学生都是“95“95学生跟“70“80不同,读书、学习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不会有那种知识改变命运的强烈欲望,所以“95的高职生学习动力不一,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课堂教学活动无趣枯燥,那么大多数学生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一节课下来什么也没听进去,越无趣越不爱听,越不听就越不会,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什么都没学到。

 

  现代教学

 

  1.教学理念创新

 

  现代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现代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投影+实训室+仿真职业环境。这些只是技术的革新,教学手段的更新而更应该重视教学理念的创新。

 

  翻转课堂和MOOC教学就是教学理念创新的成果。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且强调课外的自学扩展能力。

 

  2.翻转课堂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翻转课堂的: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以及互联网优势资源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答疑解惑,变成教师学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2]

 

  翻转课堂要求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改变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的现状,活跃课堂气氛。但这些都是基于学生有自学能力且真正在课前去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否则便不能实现课堂上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答疑解惑。

 

  这种先学后教模式,过分依赖和夸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确定教学难易程序,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将教师传授和学生自学讨论有效结合。

 

  3.MOOC教学

 

  MOOC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其价值所在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免费获取来自名牌大学的资源,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设备进行学习。

 

  MOOC教学的视频一般在半小时或1小时以上,一门课程有很多视频,所以自制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况且很多MOOC视频都是英文的,语言又是一大硬伤。所以,针对大多数高职学生英语水平较差、自制力较差等特点,在高职生中开展MOOC教学难度很大。

 

  分层分组教学

 

  1.分层分组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自制力自学能力较差等特点,笔者提出分层分组教学模式,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活动中或多或少有所收获,使学生渐渐产生学习兴趣,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分层分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将学生大致分为三类,再对每一类学生进行分组,也就是先分层再分组。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因素将学生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占10%20%;第二类是学习一般的学生,占60%;第三类是学习相对较困难的学生,占10%20%。再针对每一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组,一般46人一组,方便讨论学习。虽然是分层分组教学,但教师课堂传授内容是相同的,只不过对每一类学生的要求不同,而且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准备三类指导手册。

 

  2.分层分组教学案例

 

  笔者以Android课程的适配器Adapter为例,单元教学设计安排如下图所示。

 

  课堂上介绍作品1”作品1扩展,也就是介绍2个知识点:ArrayAdapterSimpleAdapter。课后需要学生完成作品2”(巩固练习)作品2扩展部分是针对自学能力比较好的那10%20%的学生(即完成指导手册1的学生),教师提供一些视频等学习资料,学生最终完成作品演示的效果,下一次课进行学生汇报成果和教师答疑环节。

 

  以SimpleAdapter为例,三类指导手册的设计分别如下所示。

 

  (1)指导手册一的设计

 

  包含详细的SimpleAdapter实现步骤,整段代码需要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掌握该知识点之后,课后除了要做巩固练习之外,还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视频等资料自学自定义适配器内容,并完成相关作品。

 

  // 分两步操作:创建SimpleAdapter对象,传入5个参数。将控件与该对象绑定。

 

  /* SimpleAdapter adapter=new SimpleAdapter(contextdataresourcefromto);

 

  SimpleAdapter对象的创建需要传入5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上下文对象。

 

  第二个参数:Map类型的数据,也就是要显示在视图上的数据信息(HashMap保存文字和图片)

 

  第三个参数:布局文件,数据需要通过布局文件显示在手机界面上。

 

  第四个参数:String类型数组,即Map对象的key

 

  第五个参数:int类型数组,即布局文件中控件的id */

 

  (2)指导手册二的设计包括详细的SimpleAdapter实现步骤,预留一些让学生进行代码填空。

 

  学生掌握该知识点之后,课后要做巩固练习(可以模仿),但也会有少量知识点需要学生通过查资料学习掌握。

 

  // 分两步操作:创建SimpleAdapter对象,传入5个参数。将控件与该对象绑定。

 QQ截图20160425163005.jpg

  /* SimpleAdapter adapter=new SimpleAdapter(contextdataresourcefromto);

 

  SimpleAdapter对象的创建需要传入5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上下文对象。

 

  第二个参数:Map类型的数据,也就是要显示在视图上的数据信息(HashMap保存文字和图片)

 

  第三个参数:布局文件,数据需要通过布局文件显示在手机界面上。

 

  第四个参数:String类型数组,即Map对象的key

 

  第五个参数:int类型数组,即布局文件中控件的id */

 

  // ArrayList动态数组,可增加、减少元素。

 

  // list中每一个元素对应Spinner的一行(有图片和文字)

 

  List<HASHMAP<STRINGObject>> data = new ArrayList<HASHMAP<STRINGObject>>();

 

  // 定义一字符串数组,存放显示的文字信息。

 

  String tags[] = { "20岁以下""2030""3040""4050""5060""60岁以上" };

 

  // 定义一整型数组,存放显示的图片id信息。

 

  int imgs [] = 【代码1

 

  // 通过循环操作,将文字和对应的图片添加到map,最后添加到list

 

  for(int i=0;i<TAGS.LENGTH;I++){< p>

 

  // HashMap映射操作:key-value键值对, HashMap的每个键值数据映射到layout中对应的id组件。

 

  【代码2

 

  }

 

  // from数组中的值必须与map中定义的key相一致。

 

  String from[] = 【代码3

 

  int to[] = 【代码4

 

  // 创建SimpleAdapter对象,将5个参数值传入。

 

  SimpleAdapter adapter1 = new SimpleAdapter(thisdata

 

  R.layout.myspinnerfromto);

 

  // 将视图与SimpleAdapter对象绑定。

 

  (3)指导手册三的设计

 

  包含详细的SimpleAdapter实现步骤和实现代码。

 

  学生掌握该知识点之后,课后要做巩固练习(可以模仿完成)

 

  // 分两步操作:创建SimpleAdapter对象,传入5个参数。将控件与该对象绑定。

 

  /* SimpleAdapter adapter=new SimpleAdapter(contextdataresourcefromto);

 

  SimpleAdapter对象的创建需要传入5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上下文对象。

 

  第二个参数:Map类型的数据,也就是要显示在视图上的数据信息(HashMap保存文字和图片)

 

  第三个参数:布局文件,数据需要通过布局文件显示在手机界面上。

 

  第四个参数:String类型数组,即Map对象的key

 

  第五个参数:int类型数组,即布局文件中控件的id */

 

  // ArrayList动态数组,可增加、减少元素。

 

  // list中每一个元素对应Spinner的一行(有图片和文字)

 

  List<HASHMAP<STRINGObject>> data = new ArrayList<HASHMAP<STRINGObject>>();

 

  // 定义一字符串数组,存放显示的文字信息。

 

  String tags[] = { "20岁以下""2030""3040""4050""5060""60岁以上" };

 

  // 定义一整型数组,存放显示的图片id信息。

 

  int imgs[] = { R.drawable.so_happyR.drawable.happyR.drawable.laugh

 

  R.drawable.not_happyR.drawable.sadR.drawable.cry};

 

  // 通过循环操作,将文字和对应的图片添加到map,最后添加到list

 

  for(int i=0;i<TAGS.LENGTH;I++){< p>

 

  // HashMap映射操作:key-value键值对, HashMap的每个键值数据映射到layout中对应的id组件。

 

  ……

 

  // 创建SimpleAdapter对象,将5个参数值传入。

 

  SimpleAdapter adapter1 = new SimpleAdapter(thisdata

 

  R.layout.myspinnerfromto);

 

  // 将视图与SimpleAdapter对象绑定

 

  spinner1.setAdapter(adapter1);

 

  作者:潘益婷 潘修强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