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基于SOA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开发策略

2015-07-18 09: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过程中,资源共享意识淡薄,重复建设问题等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各大高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尤其是数字化资源提供服务,缺乏统一的标准,增加了开发成本,造成了校方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研究者将面向服务架构这一概念引入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中。面向服务架构简称SOA,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其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2]SOA是一种松散耦合的软件体系结构,在这种体系结构中,由各自独立可复用的服务去构成系统功能,这些服务向外公布有意义明确的接口。[3]通过应用SOA,一个机构可以使用一组分布式服务来构成并组织应用程序。这样,该机构就能通过重用他们自己的资源及其伙伴的业务功能来构造新的应用程序。[4]
  目前,有关基于SOA相关思想进行图书馆建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前人成果基础上,本文从理论方面构建了一个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模型,从实践方面阐述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具体思路,以期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做出有益的启示。
  1 基于SOA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原则
  为了实现良好的SOA的构架,笔者认为,基于SOA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应遵守以下原则:
  (1)服务具有明确的边界,服务内部是自治的。服务调用时,边界规定范围内的业务都应该被传递并触发,并且不会因为服务环境的不同,服务的调用出现不同的结果。
  (2)遵循共同的协议和标准。特定的服务描述可以被不同角色同时理解,强调遵循标准,而不是专有的API。
  (3)服务粒度的确定要符合实际需求。服务的粒度太小,耦合性会变小;服务的粒度太大,会造成封装与实现的困难,具体应用中需要详细论证。
  面对实际问题和具体应用,设计者可以细化上述原则,但不能与基本原则相冲突,否则,得到的结果可能会脱离SOA的本质,图书馆的建设也可能会回到原点。
  2 基于SOA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模型
  2.1 模型中服务的定义
  面向服务的建模中,服务的定义非常关键。笔者通过对图书馆业务的调研,对服务粒度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最终定义了八种图书馆服务:
  (1)阅览服务。读者除了可以自己按照专业兴趣选择书刊文献外,图书馆还提供了多种特殊设备。如显微设备、试听设备等。
  (2)外借服务,外借服务又可以分为很多方式,比如个人外借、集体外借、馆际互借、预约借书、邮寄借书等。现代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显示书刊的借阅信息,为图书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培训服务。传统的培训服务多由图书馆工作人员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现在培训可以在线进行,培训集成在信息服务平台之中,以视频、PPT的形式进行远程培训。
  (4)数据库资源服务。图书馆要进行数据库的订购,向高校的用户开放,并以电子阅览室或网络查询中心的形式展现给用户。
  (5)SDI服务。又称定题服务,图书馆根据用户需要的课题内容,从新到的信息资源中选择符合用户需要的内容呈现给用户。
  (6)咨询服务。以用户的需求为契机,以文献为工具,通过各种方式为用户提供搜集、检索、传递、揭示信息的服务,可以采取面对面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虚拟咨询的方式,通过网络进行异地的信息服务。
  (7)导航服务。导航服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实体图书馆中的文献目录系统,另一种是网络数据库中的导航器,虽然形式不同,但二者都能为读者提供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的功能。
  (8)文献调研服务。根据用户的需要,利用二次、三次文献进行系统搜集,通过分析、研究、归纳、整理,最终以专题报告形式呈现给用户。
  其中前四种是标准化的服务,可以经过标准的业务流程进行提供,而后四种服务务具有不同程度的个性化需求。但是,上述八种服务只是几种典型的代表,所以,笔者定义服务时的基本思路是:对于已有的服务,尽最大限度地重用;而对于不在上述八种服务之内的新应用,则需要进行初始的开发。
  2.2 模型的设计
  本文基于SOA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SOA的图书馆服务模型
  上述框架总共分为用户层、业务层、服务层和数据层四个层次,自底向上封装集成,上层对下层进行调用。
  数据层是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集合,是整个架构的基础设施。
  服务层是架构的核心。定义服务要根据图书馆的功能需求进行,通过基于组件的设计方法,把图书馆的业务分解为一系列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对应的就是图书馆的服务。
  业务逻辑层是SOA架构的基础,经过对业务流程的考察,以及对资源和技术的相关调查,笔者归纳了图书馆提供的四种主要业务。分别为读者业务、信息获取业务、信息系统业务、Web资源业务。
  用户层也可以称为表示层,是一个统一的门户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个平上通过用户图形界面进行交互。平台针对不同用户比如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其它人员等不同用户身份进行个性化定制,通过浏览器登录为他们定制的环境。
  3 基于SOA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基于上述模型,笔者将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分为六个侧面,并针对不同侧面展开阐述。
  (1)图书馆业务的构建。一方面,图书馆的每项业务与商业中的一项产品相似,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促使更新的业务产生。另一方面,在处理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方面的业务时,图书馆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或者挖掘,使这些图书馆管理层的业务不仅实现数字化,而且实现数据驱动。
  (2)图书馆的服务的构建。本文将SOA的思想同时应用于图书馆中Web环境和实际情景当中。平台最终的构建,要求考虑到用户新的的需求不断出现,平台要预留新的服务接口。由于SOA的架构中,服务相互之间并不影响内部的实现,所以开发新的软硬件系统并不影响原来系统的继续使用。
  (3)软件系统的构建。这部分内容不仅包括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包括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用户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读者业务,调用借阅等服务,造成状态的变化及时地在系统中得到更新;同时用户可以进行Web资源业务,调用导航服务和数据库资源服务等,找到自己所需的数字文献资料。在开发这个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时,也采用SOA在软件工程中的思 想,实现服务级的程序代码重复使用。这要求开发单位在系统构建时具有面向服务开发的思想,采用Web标准和协议,隐藏平台之间的差异,无论是何种中间件,都可以对服务进行互操作。
  (4)信息组织与信息资源的构建。利用SOA的架构进行信息组织与信息资源构建的总体思想是:保持原来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不发生变化,在应用层与数据层之间加入一个资源整合层,把目前的检索服务封装成一系列小的服务,每个服务专门进行某一数据库的信息查找。然后将这一系列的服务在Web端发布,向服务中心注册,表明自己可以被用户调用。[5]
  (5)平台集成的构建。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领域和数字图书馆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做到真正的“一站式”服务,最终实现兼容图书馆所有服务的、面向服务的架构模型。在本文中,平台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现实平台,用户在图书馆内与服务提供者的交互就是在现实平台中进行的,基于SOA的平台建设思想要求把现实中可以重用的业务流程的某一阶段也定义为一种服务。其次是数字环境的平台,主要是指一个统一的软件系统,对软件系统进行功能分解,直到合适的粒度,封装并定义为服务。平台的集成建设把所有的服务都集中起来管理,形成一个服务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相当于SOA架构模型三个角色中的服务代理角色。
  (6)接口的构建。对数字环境而言,已经有许多现成的接口标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其一是完善接口标准选择的制度,保证接口之间没有冲突;其二是加强网络管理与防范,保证良好顺畅的网络环境。
  4 结束语
  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SOA的具体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模型,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笔者对图书馆的服务进行了比较适中的粒度的划分,并对这些服务进行了集成和融合,弥补了“模型过于粗略、所定义的服务没有触及具体图书馆工作”的问题。
  (2)本文同时关注数字环境中和现实情境下的服务定义,将所有服务进行划分和封装,不仅强调IT软件资产的重用,也强调了图书馆硬件资产的重用。
  (3)本文设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建模的基础上,采用SOA理念对各项建设内容提供了构建思路,将这一思想融入不同侧面中。
  笔者认为,SOA的架构符合图书馆发展的主流方向,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按照SOA思想设计的信息服务平台能够使众多图书馆用户获得个性化服务的体验,对未来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薇.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报,2011(01):122.
  [2]孙瑾.面向服务的(SOA)数字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07(05):52-55.
  [3]胡良.按需服务的数字图书馆模型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01):58-59.
  [4]孙瑾.面向服务的(SOA)数字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07(05):52-55.
  [5]张红.SOA在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7(06):85-87.
  作者简介:李灿(1988-),男,重庆黔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信息分析与竞争情报研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