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校网络文化以不同形态不断涌现,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和阵地,发挥着思想引导、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等功能。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校园网、新闻网以及辅导员博客、BBS论坛、微博等多种网络文化平台,但很多都局限于日常性事务工作,内容不够丰富、主题性不突出,致使很多网络文化平台缺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难于发挥网络文化平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加强网络文化整体构建,使之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效平台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
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的文化产物,是人类文化发展在信息时代的新形态与新趋势,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创建活动,以及校园整体的网络文化氛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所需的重要教育资源。构建高校网络文化是适应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打造网络文化媒介,占领思想文化新阵地,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消除腐朽或落后的错误文化,为大学生思想素质和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由于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使社会上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化、观念在网上交流,成为各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它加剧了各种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若不积极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宣传和引导大学生思想行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网络文化阵地就会被一些消极或错误的思想充斥和占领,从而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迈向新台阶的客观要求
网络文化己经成为校园文化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现状而言,随着信息技术更新与网络设备升级,校园网、新闻网、学院网、大学生主题网以及BBS论坛、微博等网络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网站创新与设计、内容丰富与更新、功能多元与设置、技术维护与保障、制度健全与完善等方面各高校之间、同一高校不同网络平台之间仍然存在显着的差距,尤其一些红色网站、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大多功能单一,内容更新过慢,技术维护滞后等,背离了网络迅捷与信息多样的特点,从而造成不少大学生不愿意登陆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増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效平台。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满足大学生学习研究和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们正处于网络时代,一个数字化革命不断渗入教学、学习与思维的时代,通过网络、视频、播客以及电子书、博客、论坛、微博等强大科技支撑的新型教学和学习方式己日益凸显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向大学生需求与思想特点生产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化产品,在思想性、专业性、互动性、新颖性、丰富性以及原创性等方面都能够优越于社会其他商业性网站,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知识园地,思考和进步的精神家园。目前,网络己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根据近年来全国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通过网络,占到80%以上。由此看来,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兴趣爱好,打造高校网络文化精品,使之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突出吸引大学生兴趣的功能设置,构建多样性的大学生网络社区,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创造力量,把大学生获取不同信息、思想、文化路径从校园外转向校园网络文化精品的阵地。
二、建设高校网络文化精品,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园地
高校网络文化是在各类校园网络平台支撑下所构成的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它是网络和传统意义上校园文化相互结合的新型文化。相对比传统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突破了时空限制,内容传播更迅捷、更丰富、更广泛、更加多姿多彩。对此,构建高校网络文化需要从以下四个主要方面开展。
(一)专题网站与主题网页类
建设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是基于校园网发挥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客观要求。当前,许多高校尚未开辟专题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即使开设也往往由于缺乏管理、信息更新速度太慢以及功能局限等原因导致访问量甚少,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突破这一现状,就在于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和主题网页。一要坚持全面性,开辟校园即时信息、论坛、国内时事、国际动态、党建、中国文化、历史回顾等网页,设置学校资料下载、红色电影、邮件、博客以及评价高的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链接功能。技术功能全面和理论内容丰富是吸引大学生登陆网站的基本前提,也是优越于社会商业性网站的重要标志。二要坚持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五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应以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以更为深厚的历史文化,以更为独到的观点分析和更为迅即的功能设置,増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吸引力与生命力,以网站的内容丰富与观点独到取胜。三要坚持时代性,紧密联系国内时事热点与国际动态,在网站基础上每周设置一个专题网页,如建党90周年专题网页、“六个为什么”等主题网,通过特定性网页模式,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报道、深度分析、专家评论,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网络视频与图片类
网络视频是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校园新闻视频、专业教学与学习视频、学者论坛视频、大学生自创视频等。构建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要坚持丰富性与正面性相结合原则,既要在现有技术力量和设备基础上提供大量可供大学生选择的视频内容,又要通过设置网评、论坛等方式坚持积极引导与正面宣传;二要坚持严肃性与日常生活化相结合原则,既要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媒介平台宣传国家建设成就、历史发展、红色主旋律等严肃性、政治性主题,又要通过视频平台选择优秀视频内容,反映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对时事热点的正面看法、观点等内容,増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图片是増强网站吸引力的重要构成,包括学校建筑、自然环境、学习活动、学校形象宣传图片、课外活动图片以及大学生、教师个人图片库等等。图片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是让大学生以视觉直观形式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国家、社会、学校发展的蓬勃力量与进步趋向。网站图片的设定首先要结合网站主题和方向,选择导向要明确,方向要明晰;其次,要适合首页设计风格、内容布局和栏目版块架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审美特点。只有对图片展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技术人员及美工的水平,増强图片动态与静态结合能力,才有可能吸引大学生点击,实现图片的引导作用。
(三)迅捷即时通讯类
迅捷性是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优势,也是网络能够迅速发展和网络文化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原因所在。迅捷即时通讯类网络文化媒介包括QQ、MSN、手机短信、微博等。构建此类网络文化就是要在现有技术平台基础上,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増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参与性和实效性。对此需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辅导员为教育主体的积极引导原则,通过即时通讯,辅导员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状态,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思想引导与疏通,达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二是坚持设立群主,进行引导与预警原则,在大学生中间选择思想素质好、网络语言生动活泼和追寻新潮的优秀学生担任群主,对不同的即时类网络语言进行引导、监控与疏导,并对一些可预见性心理性、安全性等方面信息及时上报与预警。三是坚持辅导员、学生与家庭教育结合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手机、飞信、微博等方式联系日益便捷和増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方参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辅导员、学生和家长通过QQ、MSN、微博等方式能够及时沟通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交流,达到问题的化解。
(四)网络社区与微博类
网络社区与微博等网络个性空间是当前大学生喜爱的自由空间,在此空间内大学生尽情表达个人思想,展现自我心理、兴趣导向与价值取向,通过相互交往,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重要教育平台,一般包括辅导员博客、大学生博客、校园BBS、微博等。当前,高校BBS等社区网络空间活动由于实行实名制,在整体上体现出网上行为从被网络控制转向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网络传播从无序走向有序,网络道德意识、自律意识日益増强等特征。高校网络社区空间内,大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形成共识,在讨论话题中渗透着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意志品质与审美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些都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构建网络社区与微博精品需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实行实名制与引导原则,实名制的实施有利于在关系非法传播、安全、心理等方面重大信息或预警信息的查询。同时要在大学生中进行积极宣传,实行实名制并不是为监控学生言论,而是为了网络论坛健康发展,文明上网,合法办网。大学生实名登录后可以使用虚拟名字,即使要查询,需要严格程序与制度,须学校分管领导的签字同意后查询。二是要坚持辅导员开设精品导向的博客、微博原则,辅导员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设置不同的主题网版栏目,从学习、心理、社会热点、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解答疑问,积极引导,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健康成长。三是坚持大学生自我教育原则,社区网络是大学生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有效平台,大学生不同的思想观念与价值理念,以及社会热点见解可通过社区网络进行碰撞、交流、分享与提升,尤其要发挥大学生网络评论员的引导作用。因此,构建网络社区与微博类需要坚持上述三个原则,从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积极发挥辅导员和大学生版主的引导作用,使之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精神家园与思想交流园地。
三、把握网络文化建设规律,不断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建设,充分发挥丰富信息、迅捷传播、思想高地、育人环境和专业特色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把握大学生思想脉搏与发展趋势,増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此,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高校网络文化构建需要把握不同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规律
针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阶段性特点鲜明、学习生活的时间规律较强的特征,对大学生不同时期的引导内容和引导重点要区分清楚,分阶段逐层深入,这是发挥高校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键点。第一阶段是学生初进大学校园时,要积极通过辅导员博客、QQ群、微博、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等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形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借助老师的言传身教和优秀学生的讲解示范,着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帮助他们初步掌握使用网络的科学方法和利用网络的法律道德规范。第二阶段是熟悉网络,发挥自由个性与创造力。大学生在利用网络文化媒介进行学习、获取信息基础上,尝试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挖掘网络使用的高层次技巧,如怎样进行国内外专业信息查询、怎样使用数据库、怎样订阅特定信息等。第三阶段是发挥大学生网络传播与影响力。大学生己经相当熟悉网站的各种功能,充分认识到各种网络平台的价值所在,要鼓励他们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对低年级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解答疑惑,促进共识,开展自我教育。
(二)増强高校网络文化的管理与引导,保障网络文化空间的健康与文明
由于大学生思想成长迅速,喜爱新生事物,易接触开放性信息,敏感易变,创新性强,追求个性等特点,高校网络文化构建要针对大学生的不同思想特点,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首先,把好网站信息“入口关”,如有专人负责信息筛选,把握内容取舍,确保传播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对消极负面,甚至不健康的信息要及时清除,保持网络环境的洁净,努力避免信息鱼龙混杂局面的形成。其次,主导网络评论,设立“网络评论员”,关注国内外和学校事件,及时撰写评论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发表正面观点,引导学生全面理性地看待问题、把握整个事件进程,防止不必要的猜测和流言传播,把握网站舆论的大方向。最后,在大学生层面进行广泛、深入引导。网络文化能够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好的平台、更便利的功能、更好的主题活动等,促进大学生用户的自我引导、学生间的同伴引导和学生意见领袖的引导,并从旁协助和帮助,尽量创造条件,营造和谐的氛围,最终达到引导学生、发展网站的目标。总之,引导的方式方法很多,不能彼此孤立,要根据不同情况和主题,灵活运用,达到通过网络精品教育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
(三)加强顶层设计,切实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的领导与管理
高校网络文化平台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完善,客观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与运作管理机制,形成一套严格的精品策划、组织建设、财政支持、技术保障等制度。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凝聚师生共识,扩大学校形象影响力;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服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升网络文化氛围营造作为评判标准,并以此作为检验高校网络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果的试金石。同时在网络文化建设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建立三级管理制度,实现网络流程各个环节具体负责落实到个人。三级管理制度是指一级为师生采编责任到人、二级是网络信息审批责任到人、三级是发送网络信息以及关注网络评论方向责任到人,三级管理制度对于提升和保障网络文化的质量水平与评论导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申小蓉,李怀杰(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四川成都61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