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带来的思考

2015-12-15 14: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实际技能需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及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因此必须对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从组织有实力的教学团队开发实用软件和社会通用工具、学科专业工具软件及立体化教学资源;分层次教学等方面就如何改善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思考
1. 前言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实际技能需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及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因此必须对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实施过程中,在强化了学生计算机实用技能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启发、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以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辅助各自专业课程的学习。
2.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对象层次不齐
  教育部规划在21世纪的前十年,要逐步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课程,这就是说大学生在进校前都基本上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知识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存在地区差异,导致高校新生之间计算机操作水平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Windows操作系统、文本编辑、上网、发邮件,而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可能连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
  (2)教学内容滞后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而目前多数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普遍存在教学设备与教材更新相对滞后。前几年就已经开始流行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办公软件Office也升级到2003,可很多院校还在使用Windows2000、Office2000,甚至有的还在使用Windows98和Office97。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各校的经济状态造成的,没有条件更新实验设备,但也不排除某些院校的教师缺乏前瞻性,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3)教学方法陈旧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已从原来的“黑板+粉笔”转变为在多媒体教室大屏幕投影,但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看、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加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没有办法做到边听边做笔记,当时来看印象还很深刻课后却容易遗忘,这样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构建,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3. 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带来的思考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授课方式上由粉笔发展到多媒体大屏幕投影、实验环境也由多人一机到一人一机、教学内容也从原来的Dos+WPS+Basce转变为Windows+office+VFP或C、考核方式由笔试转变为无纸化考试,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该积极思考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水平。
  (1)组织有实力的教学团队开发实用软件和社会通用工具、学科专业工具软件及立体化教学资源。
  计算机公共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工具性、时代性等特点。组织省内有实力的教学团队以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若干门实用软件和学科专业工具软件的教学指南(要求)与技能认证标准;并充分体现灵活性、开放性、动态性、立体化的特征,按照“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项目标准要求开发“文字教材——学习辅助光盘——在线学习资源——技能实训”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2)分层次教学
  新生进校后统一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对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可免修,留出时间学习其他知识,85分以下60分以上的可由学生自愿选择普通班或提高班,60分以下的一律为普通班。两种班的教学可以采用同一个教材,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可以有所不同。普通班的要详细些,具体可在教学上适当增加一些学时,特别是上机学时便于基础差的学生能理解消化,更快的掌握所学知识及技术。提高班的可以由教师统一授课也可由学生自学,最后都统一参加无纸化考试。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可避免因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引起的好学生不够吃,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申永祥. 关于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5,(05) .
[2] 刘淳,胡伏湘.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3,(04) .
[3] 刘宏妮. 对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S1) .
[4] 沈振平. 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J]. 常州工学院学报 , 1994,(02) .
[5] 刘瑞挺,陈砾. 关于我国大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CCC2002和CFC2004[J]. 新电脑 , 2004,(11) .
[6] 杨忠泽.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3,(04)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