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浅谈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2015-12-14 13: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凸现出来。高性能的计算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计算机的全面应用,可以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进步、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等方面一系列的挑战性问题,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是以回顾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历程,分析如今计算机应用现状,然后对于一些发展的不足提出一些建议,如有不足之处,请给予斧正。

关键词:计算机;高性能;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应用
1.我国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产业是更新发展速度较快、受科技影响变动较大的一种产业。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人类的生活就与计算机相融合,人类社会也因此跨入到以计算机的开发利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信息革命时代。计算机从问世到现在仅仅六十余年,但是已经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5个阶段。
  对于我国计算机发展的历程,可以概括为起步晚,发展快等特点。我国的计算机事业,总的来说起步晚,发展快。在1958年8月1日,中国的第一台国产电子计算机103问世,代表了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在1959年,104计算机完成,运行速度达到每秒一万次,是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郭沫若曾经为其题词:“计算技术开新元,一○四型冒尖端。百尺竿头进一步,实事求是埋头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计算机事业逐渐向顶峰攀登,在1983年长沙工学院研制成功出了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机,速度达到每秒一亿次。这代表了我国在科技研发能力上已经达到不容小觑的实力。在20世纪90年代,“神威”巨型机在十亿次的基础上,跨过了百亿次的台阶,直接研制成三千亿次以上的计算机,实现了我国巨型计算机的跨越式发展,并且我国CPU芯片研制及其在巨型机上的应用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2.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较快,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人才缺乏,技术落后等多方面因素,导致计算机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呈现以下不足。
  首先,计算机应用人才不足。虽然我国大力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但是由于人们认为如今计算机普及很广,人们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计算机基础,认为再深层次学习没有必要,导致拔尖的计算机人才较少,对于岗位上需要应用问题抽象、模型建立、并行算法研究、并行程序实现、应用系统测试验证等多个阶段的全面的技能型人才现在仍是缺乏。
  其次,国内计算机应用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区信息化指数高低相差20多倍,计算机应用数量普遍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几乎不到总数的10%。
  第三,计算机应用、信息化的市场经济和政策法律环境没有完善,没有相关的应用技术的政策与管理体制,因此使许多网络犯罪和商业活动在计算机应用上没有约束,计算机应用领域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环境尚不完善。
3.国外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状况
  美国是世界上计算机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计算机应用领域为核心的信息化革命极其重视,在美国的政府为了计算机产业而大量发展科技,培养高科技的尖端人才。在学校与单位的计算机应用极其重视,专门配备相关设备和设施,全面推广计算机的应用。在1992年美国就率先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投入巨资,把全球计算机技术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应用的范围更广泛。人类社会也因此进入了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阶段,计算机把世界的经济教育等全球化,平面化的社会变革时期。
4.针对我国计算机应用现状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首先,技术的进步才能让计算机应用更加广泛,应该把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为技术性与生活性两种应用范围。通过不同的应用范围,调动新的应用需求。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改善高计算机使用的方式,降低其技术门槛。对于人们实际生活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可以研发成为便捷易操作的方法,让大众在使用的同时感受到智能化的作用。
  其次,政府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去支持培养高性能全面化的计算机人才,要充分发挥我国计算机人才的专长及优势,建立良好的用人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计算机这一领域来学习与服务。
  第三,支持计算机应用市场的扩大和升级。鼓励计算机起其他行业进行融合,比如电子商务,教育业,交通运输业等,让计算机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去。
结语
  随着科技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因此重视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大资金的投入和科技开发的力度,培养高性能计算人才等都是改变我国计算机应用现状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计算机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炳铮;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欧阳峰;刘良惠;企业信息化模式的分类与选择因素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5年11期.
[3]龚炳铮;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战略的思考[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