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与时俱进,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

2015-12-14 13: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计算机技术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本人做为一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和计算机发展需要,对计算机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做为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如何适应这种形势发展需要,培养合作计算机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呢?
一、增强教师自身素质
  计算机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有其独特的素质。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扎实的基本功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原则始终是课堂教学卓有成效的前提。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是调动学生情绪的媒介,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计算机教师基本功扎实,能准确地解答学生所提的各种问题,激化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之进入最佳思维状
态。
  2、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计算机教师必须不断充电,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自己过硬的素质,宽广的知识面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从而使计算机学习成为一个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比如,目前个人电脑主流机型已发展到PIV,在讲解计算机基本知识及组成时,就不能只停留于介绍以前的286、386和486,而应向学生介绍一些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随着因特网进入千家万户,讲课的内容自然也要作相应地调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网络方面的知识
  3、积极参与实际应用开发
  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利用寒暑假期,到软件公司、网络公司、计算机公司等参加实践学习,把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技能经过和理论的联系整理加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把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二、创新教育观念
  1、树立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突出能力的目标培养。注重人文素质(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和科学精神(求真求实、创新)的培养;结合新课程的实施,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和项目开发学习。
  2、教师要真正以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出现在学生面前,教与学过程中,尽量淡化权威者的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问题的研究者,给学生和自己留有共同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在探讨学习过程中出现偏差,尊重学生的意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式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是个漫长的过程。要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组织每一堂课的教学时,可设计高潮来调节课堂气氛,这种高潮设置的时机没有一定的模式,教师可视具体情况灵活确定。
  如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教学,当讲到数的排序时,可以冒泡法排序为例,请10名学生到讲台上来,让他们按身高顺序排列,然后根据排队过程进行分析,将这一形象的过程转化为C++程序,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冒泡法的含义了。以冒泡法为基础,可以引申出其他的种种排序方法。如:选择法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等等。然后及时组
织学生讨论分析,究竟那种排序速度快、占内存少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排序的数中含负整数或小数,程序又该如何编呢?就这样,整堂课都旨在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激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的气氛也因此变得相当活跃,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自然也高涨起来。
  2、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计算机可以说是继数学、语文后第三个对人的一生有巨大影响的学科,特别是对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各种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画出各种饶有趣味的作品。这样创作者可以在没有材料限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3、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如在教数据库时,可问学生本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在电脑里处理,将各科成绩汇总,还要排名次呢,应该怎么办?然后引出建立数据库的方法,通过数据库来完成这类任务,将轻松又准确。还可以进一步在其它课程中深化学习,比如在后续课程《VB语言程序设计》中,将前面学过的数据库知识如何应用到《VB》中,进而设计一个完整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以便将前后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我们教学培养目标的必经环节,只有抓住了这一环节,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我们的学校才能办出特色。因此,我们认为,教学实践是整个职业教育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职业学校教学计划中,实际实践教学时数只占总教学时数的30%左右。没有一定的实践教学时数,就无法保证较强的动手能力。30%这个比例显然不能适应培养第一线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要,德国、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它们的实践教学是时数在教学计划中都超过了50%。
  总之,我们广大老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能力、创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并勇于探索实践新方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将来就业。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明敏.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0,8
[3] 刘大明. 关于对计算机教学的浅见[J].新课程,2002,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